人總是有個性的,共產(chǎn)黨員也不例外。誰都不能抹殺各種不同的個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上,允許黨員有個性、有想法、有脾氣,但在對黨的態(tài)度上,對大是大非的認識上,個性必須服從黨性。離開黨性的個性,就像無桅之帆、無舵之船,容易變得任性大膽、恣意妄為,以至逾越規(guī)矩、觸碰底線、踩踏紅線,不僅個人犯錯誤、入歧途,還會影響班子建設、黨的事業(yè);失去個性的黨性,也會唯唯諾諾、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活力可言。一切基于黨性的個性當大力提倡,脫離黨性的個性萬萬要不得。
早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就深刻闡釋了黨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指出“黨性就是普遍性,個性就是特殊性。沒有一種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礎上的”,強調“任何一項凡是我們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黨性,也有個性。這種個性必須是與黨性統(tǒng)一的”。黨性是魂,個性是形;黨性決定個性,個性體現(xiàn)黨性;黨性是個性的內在根據(jù),個性是黨性的外在表現(xiàn)。廣大黨員應當在堅持堅強的黨性的同時,又保持鮮明的個性,以黨性管住個性、使個性服從黨性,以黨性升華個性、使個性展現(xiàn)黨性,實現(xiàn)黨性與個性的同頻共振、交相輝映。
當然,我們強調黨性不意味著不要個性,而是要在正確張揚個性的同時更好彰顯黨性。習主席曾引用毛澤東的話強調“不要把棱角磨掉”。黨員干部在貫徹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統(tǒng)一領導中,要發(fā)揮個性和特長,在訓練、教育、管理等各個領域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因此,黨性和個性是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二者并不矛盾。
用黨性管住個性,以個性彰顯黨性,并不會天生實現(xiàn),也不可能隨著黨齡增加、職務晉升而自然相統(tǒng)一、互促進,必須以堅強的領導為保證、以科學的理論為根基、以嚴肅的斗爭為動力,確保黨內上下步調一致、行動統(tǒng)一。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黨性錘煉,堅持用習主席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性修養(yǎng)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提領認識、提純思想、提振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注重在解放思想中統(tǒng)一思想,在提高認識中強化認識,在服從黨性的前提下發(fā)揮個性特長,敢于仗義執(zhí)言、監(jiān)督批評,善于“拉袖子”“敲警鐘”,在提醒他人的同時自身也高度警惕、常省吾身,不斷提升政治素養(yǎng)、思想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作風素養(yǎng);切實促進黨性與個性辯證統(tǒng)一,堅持將個性融入黨性,時刻站在黨的事業(yè)高度想問題、作判斷、干工作,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實現(xiàn)以堅強黨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不斷推動工作質量和個人素質的提升。
提高黨性修養(yǎng)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正確處理黨性與個性的關系是黨員干部必修的終身課題。新時代新征程,亟待廣大黨員自覺將個性統(tǒng)一到黨性的標準上,結合使命任務發(fā)揮優(yōu)長、提高質效,努力讓自己的思想更純潔、黨性更純正、靈魂更純粹,主動知責擔責盡責,自覺苦干實干快干,鍛造履行使命的強軍先鋒、恪守黨性的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