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痛風病是養(yǎng)雞業(yè)中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血液中尿酸濃度異常升高,以及尿酸鹽在關節(jié)和其他組織中沉積,進而引起機體炎癥和疼痛。本文深入探討雞痛風病的常見病因,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供養(yǎng)殖戶參考。
關鍵詞:雞;痛風;尿酸鹽;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1-0086-03
雞痛風病是影響家禽養(yǎng)殖業(yè)的一種重要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水平異常升高,尿酸鹽在關節(jié)、腎臟等部位沉積,導致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該病在肉仔雞、籠養(yǎng)雞中尤為常見,不僅影響雞群的健康和生產(chǎn)性能,也給養(yǎng)殖戶帶來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雞痛風病的發(fā)病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尿酸代謝障礙、腎臟功能異常、飼養(yǎng)管理不當?shù)?,需對其常見病因深入研究,以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p>
1" 病因分析
1.1" 蛋白類飼料飼喂過量
蛋白質代謝過程中會產(chǎn)生氨、尿酸等終產(chǎn)物。當養(yǎng)殖戶為雞只提供過量的蛋白類飼料時,雞只體內的蛋白質代謝速度會顯著加快,從而增加尿酸的生成。這一變化對雞只的腎臟造成嚴重負擔,因為腎臟作為主要的排泄器官,需要處理并排出這些多余的尿酸。當尿酸的生成量超過腎臟的排泄能力時,尿酸會在體內積累,進一步增加腎臟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過量的尿酸在關節(jié)、腎臟等部位沉積,引發(fā)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最終導致痛風病的發(fā)生[1]。
1.2" 腎臟排泄機能障礙
機體攝入過量蛋白質飼料,其體內蛋白質代謝速度加快,導致尿酸顯著增加。然而,腎臟作為尿酸的主要排泄器官,一旦排泄機能障礙,就無法有效地將過多的尿酸排出體外。這種情況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藥物和毒素損傷如磺胺類藥物和霉菌毒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如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法氏囊、雞包涵體肝炎等。這些損傷和感染會直接影響腎細胞的正常功能,損傷腎臟,造成尿酸鹽排泄受阻。隨著尿酸在機體內的不斷積累,當超過一定濃度時,會以尿酸鹽的形式在關節(jié)、內臟器官和其他間質組織中沉積。這種尿酸鹽的沉積會引起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成為雞痛風病的主要病理特征。過量的尿酸鹽沉積會引起關節(jié)腫大、疼痛和運動障礙等,不僅影響雞只的健康,還顯著降低生產(chǎn)性能。
1.3" 管理不當引發(fā)痛風
雞群管理不當是引起痛風等多種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環(huán)境惡劣、溫度控制不當會直接影響雞只的健康。雞舍衛(wèi)生條件差、空氣污濁、有害氣體濃度過高時,雞群煩躁,產(chǎn)生應激,不僅降低雞群的生產(chǎn)力,還削弱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使雞群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同時,溫度過高或溫度波動大也可引發(fā)雞群的應激反應,進一步影響健康。此外,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也容易導致飼料、墊料發(fā)霉和寄生蟲滋生,增加雞群霉菌中毒和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寄生蟲病會間接導致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
在藥物使用方面,長期或過量投給磺胺類藥物也是一個雞痛風病的潛在致病因素?;前奉愃幬锟捎绊懩蛩岽x,導致尿酸在體內積累,進而引發(fā)痛風。飲水不足也可導致尿酸濃度升高,增加痛風的風險[2]。
2" 臨床癥狀
內臟型痛風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但通常不易被發(fā)現(xiàn)。病雞表現(xiàn)消化紊亂,食欲不振、消瘦,雞冠蒼白,伴有腹瀉,排白色半粘液狀稀糞,有時糞便呈白色石灰水樣。血液中尿酸水平持久增高,在0.15 mg/mL以上,有時超過正常范圍[3]。尿酸鹽在腎臟中沉積,導致腎功能受損,病雞多因腎功能衰竭,零星或成批死亡。
關節(jié)型痛風的早期癥狀之一是關節(jié)腫大,尤其是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腫脹,伴隨熱感和疼痛。隨著病程的延長,關節(jié)周圍會出現(xiàn)由尿酸鹽沉積形成的結節(jié),通常呈白色或黃色,質地較硬。隨著尿酸鹽的不斷沉積,結節(jié)會逐漸增大并融合形成更大的團塊。病情較重的,結節(jié)可能會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此外,結節(jié)周圍的組織可能會出現(xiàn)炎癥反應,導致局部紅腫、疼痛。同時,病雞會因為疼痛、不適導致行動遲緩和跛行。
3" 病理剖檢
病雞的肌肉組織通常脫水,表現(xiàn)為肌肉干燥、彈性降低,切面呈暗紅色或深褐色。腎臟是痛風病變的主要器官之一,剖檢可見腎臟腫大、質地堅硬,表面暗紅或黃褐色。腎實質切面呈均勻的淡黃色或黃白色,質地細膩,有時可見尿酸鹽結晶沉積形成的白色斑點或條紋。此外,腎小管上皮細胞可變性、壞死和脫落,導致腎小管腔內有尿酸鹽結晶和管型形成。泄殖腔和輸尿管剖檢,可見輸尿管內充滿灰白色尿酸鹽結石或濃稠尿液,輸尿管壁增厚,甚至形成纖維化或壞死[4]。肝臟、脾臟表面可見尿酸鹽結晶沉積形成的白色斑點或條紋,萎縮、變性。關節(jié)型痛風,剖檢時可見關節(jié)腔內充滿灰白色尿酸鹽結晶和粘稠液體,關節(jié)軟骨和滑膜組織充血、水腫和炎癥反應。關節(jié)型痛風嚴重的,發(fā)生關節(jié)畸形和功能障礙。
4" 治療方法
4.1" 癥狀較輕的雞群
調整飲食,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一般減少10%~15%,以減少尿酸的產(chǎn)生。增加青綠飼料的飼喂量,以促進尿酸排泄。提供雞群充足的清潔飲水,加速尿酸排出。飲水中可添加0.2%腎臟解毒藥供雞群自由飲用,連用3 d,以緩解尿酸鹽的沉積;飼料中可添加0.2%禽腎靈供雞群自由采食,每天2次,連用7 d,以提高腎臟的代謝功能。
4.2" 癥狀較重的雞群
立即減少飼喂量,比正常減少約20%,連續(xù)5 d,減輕雞只的消化負擔。加強護理,隔離癥狀較重的雞只,單獨治療和觀察。使用阿托品等能夠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每次使用0.5~1.0 g/只,每天2次,連用3 d,加速尿酸排出。可在飲水中添加腎臟解毒藥腎舒康50 g,兌水200 kg,供雞群自由飲用,連用3~5 d,加速尿酸鹽排出。若因缺乏維生素A發(fā)病的,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魚肝油;若因飼料中因高水平蛋白發(fā)病的,除減少蛋白水平外,還可在飲水中加入0.05%的碘化鉀,連用3~5 d,以改善腎功能[5]。
5" 預防措施
5.1" 飼料管理
合理調整飼料營養(yǎng)水平是預防痛風病的關鍵。降低飼料中蛋白質水平,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如動物內臟、魚粉等原料,有助于減少尿酸生成。同時,飼料中適量添加青綠飼料,如胡蘿卜、紅蕃薯、菠菜等,這些飼料富含維生素A、D,對腎臟健康有益。此外,還需注意飼料中鈣磷比例的平衡,避免高鈣低磷導致的鈣磷比例失調。確保飼料原料質量,不使用霉變的玉米等原料,確保飼料的新鮮和衛(wèi)生[6-7]。
5.2" 飼養(yǎng)管理
應合理使用藥物,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等,如磺胺類藥物及消毒劑。保證飲水充足,特別是夏季,提供清涼的深井水有助于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減少尿酸鹽在體內的沉積。同時,控制飼養(yǎng)環(huán)境,保持舍內環(huán)境衛(wèi)生,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通風量和溫濕度,能夠減少應激的發(fā)生。
5.3" 疾病預防
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是減少腎臟損傷風險的重要措施。針對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敗血性支原體等可能導致腎臟損傷的傳染病,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和控制,如疫苗接種、隔離患病雞等。為促進尿酸的排泄和減少尿酸鹽在體內的沉積,可在飼料中添加0.2%小蘇打,連用7 d,可堿化尿液,提高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進尿酸排出,從而有效預防痛風病的發(fā)生。
6" 總結
綜上所述,雞痛風病的發(fā)病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應從飼料調配、飼養(yǎng)管理、疾病防控及藥物治療等多個方面入手。通過綜合防治措施的實施,可有效降低痛風病的發(fā)病率,提高養(yǎng)雞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玥,沈雙.雞痛風病常見病因及防控[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23(7):70-72.
[2]" 范英言.肉雞痛風病的發(fā)生原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診斷及防治措施[J].現(xiàn)代畜牧科技,2019(12):66-67.
[3]" 田豫軍,張彬.雞痛風病的常見病因及防治[J]. 中國畜禽種業(yè),2019(9):188-189.
[4] 盛繼躍.治療雞痛風的措施[J].中國畜牧業(yè),2020(4):114-115.
[5]" 惠孝鑫,趙鳳玲,高建峰.雞痛風病的研究進展[J].獸醫(yī)導刊,2020(7):23-24.
[6]" 王占平. 雞痛風病的診斷與防治 [J]. 家禽科學," " " 2018(11): 58-59.
[7]" 丁明霞. 一起雞痛風病的防治及鑒別診斷 [J]. 家禽科學, 2018(7): 37-38.
收稿日期:2024-07-25
作者簡介:唐志明(1968—),從事畜牧養(yǎng)殖及畜禽疫病防治研究,E-mail:gaohanqian08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