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各種球蟲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主要癥狀是下痢、便血,要綜合根據病原檢查結果、臨床表現(xiàn)、病理變化等因素進行確診,從而盡快進行治療和控制。本文簡要介紹了略陽烏雞球蟲病的發(fā)病原因、流行特點、主要癥狀、診療方法和綜合預防措施,為科學防控略陽烏雞球蟲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略陽烏雞;球蟲??;下??;便血;治療;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1-0080-03
略陽烏雞先后于1982年、2011年被編入《陜西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并在2009年被列入《陜西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10年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獲得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2018年入選“CCTV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在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經常免費宣傳推介播出。2020年略陽縣出臺了《財政銜接資金支持產業(yè)發(fā)展獎補辦法(試行)》,對養(yǎng)殖略陽烏雞的單位和個人制定了具體獎補辦法。2021年被陜西省政府列入全省現(xiàn)代化農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扶持產業(yè)。2024年10月底,略陽縣略陽烏雞飼養(yǎng)量已達380萬只,已成為略陽縣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
略陽烏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各種球蟲引起的一類原蟲病[1],常常是一種或幾種球蟲的感染,其中致病性最強的是脆弱艾美耳球蟲(又稱柔嫩艾美耳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兩種。脆弱艾美耳球蟲主要危害雛雞,引起盲腸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引起成年雞小腸球蟲病,這兩種球蟲在臨床上往往會混合感染。
球蟲病多侵害略陽烏雞幼雞和青年雞,易引起大批死亡,雛雞病死率可高達80%,在我國被列為二類動物疫病。略陽縣是山區(qū),自然環(huán)境、氣候條件很適宜球蟲發(fā)育和成長,特別是略陽烏雞最適宜的飼養(yǎng)方式是放養(yǎng)(散養(yǎng)),因此球蟲病在略陽烏雞中高發(fā)、多發(fā)且分布廣泛,是危害略陽烏雞養(yǎng)殖戶最易感染且最嚴重的疫病之一。筆者根據三十多年略陽烏雞球蟲病的臨床診療經驗,總結以下綜合防治措施,供大家結合實際情況參考應用。
1" 流行病學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各年齡段的雞都可感染發(fā)病,特別是在溫熱潮濕條件下最易發(fā)病,通常發(fā)生于4~10月,尤其以7~9月最為嚴重。發(fā)病最早可為12日齡,最晚為82日齡。25~35日齡雛雞發(fā)生盲腸球蟲病較多,60日齡以上的雞發(fā)生小腸球蟲病較多。散養(yǎng)雞和舍飼雞最易感染發(fā)病。
本病的病原體種類較多,發(fā)展迅速,分布較廣,對養(yǎng)雞業(yè)威脅很大。環(huán)境衛(wèi)生差、飼養(yǎng)時間長、不重視按期嚴格消毒的老舊雞場最容易發(fā)病。感染球蟲卵囊是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本病唯一的感染途徑是經口感染,病雞是主要傳染源。被污染的飼養(yǎng)人員的鞋、工作服、用具等以及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都可成為球蟲卵囊的傳播媒介。另外,蠅、甲蟲、蟑螂等昆蟲都可以傳播卵囊而引起雞群發(fā)病。
2" 主要癥狀
2.1" 急性型球蟲病" 又叫盲腸球蟲病,多見雛雞發(fā)生,病程數天,多者為2~3周。病初表現(xiàn)為不飲不食,羽毛蓬亂、逆立,蜷縮、嗜睡,拉稀、排出帶有鮮紅色血液的稀糞或血便,糞便常粘糊肛門周圍的羽毛,病死雞肛門處可擠出血凝塊或糊狀血水。有的病雞后期出現(xiàn)共濟失調、兩翅下垂、呆立等神經癥狀?;疾‰r雞死亡率可達70%左右,嚴重甚至全群死亡。
2.2" 小腸球蟲病" 多發(fā)生于日齡較大的雞。主要癥狀是下痢,兩腳無力,癱倒不起。糞便中含有血凝塊和壞死脫落的上皮組織,排出大量粘液樣棕褐色血便,易發(fā)生自體中毒。感染后第5天開始死亡,第7天死亡最為嚴重,病程可拖延至第12天。
2.3" 慢性球蟲病[2,5-6]" 多發(fā)生于4~6月齡雞或成年雞,病程可達數周或數月。多是在治療過程中用藥控制不佳而轉為慢性,帶蟲生長,長時間危害群體,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比雞群暴發(fā)球蟲還要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雞冠蒼白,足和翅膀輕癱,飲欲增加;間歇性下痢,水樣糞便為乳白色或磚紅色,夾雜有未消化飼料或血液;后期病雞逐漸消瘦,貧血,生長發(fā)育緩慢,產蛋雞產蛋量減少。
3" 病理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是腸黏膜破壞、自體中毒和繼發(fā)感染。寄生于小腸的堆型艾美耳球蟲和巨型艾美耳球蟲雖致病性不強,但對略陽烏雞的增重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3.1" 盲腸球蟲病" 由脆弱艾美爾球蟲引起,主要侵害盲腸,可導致盲腸發(fā)炎、腫大數倍,盲腸漿膜面上可見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腸腔內有血跡,深層充血嚴重,結締組織和黏膜肌層壞死,黏膜下層水腫,大面積出血。切開盲腸,腸內容物為血液和血凝塊混合物,或混有血液的黃色干酪樣硬固壞死物,黏膜下層因結締組織增生而發(fā)生纖維化。
3.2" 小腸球蟲病" 由毒害艾美爾球蟲引起,主要侵害小腸中段,小腸中部高度膨脹,有時可腫至正常大小的兩倍以上,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2月齡以上的中雛雞易感。腸壁常顯著地出血和壞死,腸壁增厚,腸管擴張,腸內容物帶有血液、血凝塊和壞死脫落的上皮組織。漿膜面呈淡紅色,可見許多小瘀斑。黏膜增厚,有許多黃白色斑點。腸壁黏膜涂片檢查,可見第二代裂殖體。
3.3" 慢性球蟲病" 由致病性較差的種屬或輕微感染引起,容易被養(yǎng)殖人員忽視。腸壁漿膜面上可見許多黃白色病灶,漿膜面有許多小瘀斑,有時融合成片。腸壁發(fā)炎增厚,無彈性。
3.4" 其他球蟲引起的球蟲病" 堆型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于小腸前段和十二指腸部分,腸壁發(fā)炎增厚,腸管變粗、彈性消失,呈明亮的灰白色。巨型艾美耳球蟲:主要損害小腸中段,腸壁增厚,腸管擴張,腸道內容物為淡褐色或淡紅色的粘性物質,有特征性的大卵囊。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病理變化等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應結合病原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4.1" 病變部位刮取物檢查" 可刮取病變顯著的腸黏膜部位,在顯微鏡下檢查有無各發(fā)育階段的球蟲卵囊或球蟲體,若看到裂殖體、裂殖子或配子體即可確診。
4.2" 糞便檢查" 耐過雞或表現(xiàn)慢性球蟲病癥狀的病雞,可取其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制成涂片,低倍鏡檢查。若糞便中發(fā)現(xiàn)球蟲卵囊即可確診。
5" 治療
球蟲病的治療原則是突出一個“早”字,即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合理制定用藥方案,選擇抗球蟲譜廣的藥物穿梭和輪換用藥,殺蟲、止血和消炎,消除自體中毒。在臨床實踐中,治療略陽烏雞球蟲病的藥物較多,筆者總結療效較好的藥物主要有以下7種,要嚴格按照國家對獸藥使用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規(guī)范用藥。
球痢靈(硝苯酰胺):混合拌入飼料中,濃度為0.025%,連用3 d。
氯苯胍:按30%~60%的濃度混合拌入飼料中,連用1周[3]。
氨丙啉:按0.013%~0.024%的比例混合拌入飼料,連喂1周;或以0.006%~0.024%的濃度混入飲水中,連用1周[3]。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混入飲水,連用2 d;或按0.05%混入飲水,飲用4 d,停藥7 d后,再治療一個療程。
磺胺六甲氧嘧啶:按100~200 mg/kg濃度拌入飼料或600~1 200 mg/kg混入飲水,連用3 d,停藥2 d后再連用3 d。
百球清:按25~30 mg/kg濃度飲水,連用2 d,停藥2 d后再連用2d。
6" 預防
本病最主要的預防措施:在雞球蟲病高發(fā)的春夏秋季和高發(fā)日齡段交替或聯(lián)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球蟲譜廣的藥物,獲得的效果最好。
6.1" 及時清掃雞舍中的糞便和垃圾,對糞便和垃圾無害化處理,避免雞體與糞便、污物直接接觸。雞舍、運動場、棲架、籠具、料槽、水槽等飼養(yǎng)環(huán)境和用具可用1%~2%燒堿進行定期消毒。
6.2" 保持雞舍干凈、干燥以及通風良好。嚴格搞好消毒工作,避免雞舍積水,濕度以55%~60%為宜,特別注意濕度不宜過高。
6.3" 雛雞與成年雞分群飼養(yǎng),發(fā)現(xiàn)病雞立即隔離治療,發(fā)現(xiàn)死雞尸體要及時焚燒或深埋,做無害化處理。
6.4"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雞群飼養(yǎng)密度,確保飼料、飲水、食槽等飲食和用具干凈衛(wèi)生,防止被患病雞的糞便污染。
6.5" 適當使用藥物預防。常用的抗球蟲藥:球痢靈(硝苯酰胺):濃度為0.0125%混合拌入飼料中飼喂,15~60日齡連續(xù)服用3 d;氯苯胍:以0.003%濃度拌入飼料中,連喂1周[4];從15日齡起,每日給雛雞飲2~3次0.015%呋喃唑酮(痢特靈)水,連喂4~7 d。
其他保健藥物: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和維生素A,尤其在本病流行季節(jié),可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提高抗體水平。維生素K能有效降低柔嫩艾美耳球蟲感染后的死亡率,可縮短血液凝固時間和阻止出血;維生素A可加速球蟲病暴發(fā)后的康復時間,提高治愈率。另外,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益生菌制劑也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筆,張自忠,李彩霞.淺談略陽烏雞八種常見多發(fā)病的診治與預防[J].家禽科學,2020(10):31.
[2]" 簡載華,黃良織,陳昭奕,等.獸醫(yī)手冊[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548.
[3]" 張德生,涂應平,楊琳芬,等.農業(yè)職業(yè)培訓統(tǒng)編教材動物疫病防治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339.
[4]" 王彥學,吳思前,劉萬恒,等.蘭州軍區(qū)后勤部衛(wèi)生部編基層獸醫(yī)教材[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372.
[5]" 應海剛. 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雞球蟲病的致病特點及防治措施 [J]. 家禽科學, 2022(3): 26-27.
[6]" 周劍輝. 淺談林下養(yǎng)雞球蟲病的有效防治 [J]. 家禽科學, 2022(2): 42-44.
收稿日期:2024-09-20
作者簡介:劉金筆(1967—),男,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檢疫和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工作,E-mail:liujinbi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