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出臺,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帶來了學習的新樣態(tài)。這是一個怎樣的改變?我想從家里的餐桌、書桌和球桌講起。
溫馨桌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家里的餐桌就成了“快餐桌”。晚飯時,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進了房間就寫作業(yè)。盡管忙忙碌碌,可是效率并不高,因為寫作業(yè)磨蹭,常被我們批評。越罵越笨,越笨越難,越難越慢,孩子忙到十點多是常有的事。
“雙減”落地,作業(yè)在校完成,晚餐時間成為一家人最快樂的時光。兒子會在餐桌上分享在校的“喜怒哀樂和雞毛蒜皮”,雖說“食不言、寢不語”,但我們很享受美好的餐桌時光,彼此分享生活的點滴,餐桌成了溫馨桌、快樂桌。
閱讀桌
孩子升入高年級后,我買來成堆的練習題、輔導書,偶爾還帶他去補習班加強訓練??粗∩剿频臅篮痛髦坨R、埋頭學習的孩子,心中也是滿滿不舍與不忍。但,“別人能做題,我們家的為什么不能?別人都做我們不做,能行嗎?”抱著這樣的想法,孩子除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做我們布置的作業(yè),晚上回家沒有運動、勞動的時間,喜歡的閱讀有時也不得不放棄,更不要說去公園散散心、吹吹風了。就連周末,書桌也是他“最親密的伙伴”。
“雙減”來到我們身邊,孩子有時間練琴,有時間散步,也有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了。看到孩子親近自然、陽光健康的樣子,我們突然明白,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良好品德等。書桌上的某密卷、某大試卷、某練、某自測統(tǒng)統(tǒng)消失,把清清凈凈的書桌還給孩子,把閱讀的興趣找回來,把丟下的吉他捧起來。書桌不再是題海桌,而是閱讀桌,更是熱愛桌。
興趣桌
看著伏案疾書的孩子,我常常想起我小時候,放學后和小伙伴一起去田間玩耍,天黑了一起回家。那時的我們,看得到夕陽,數(shù)得了星星,認得了水稻,釣得起小魚……長大后照樣努力生活,成小家,為大家。為什么我的孩子日出而作,卻不能日落而息?
對于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我們一直很重視。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打乒乓球,在他上幼兒園大班時,就開始帶著他打乒乓球。后來上了學,孩子的節(jié)假日被淹沒在繁重的作業(yè)和課外輔導班中,哪里還有上球桌的時間?隨著“雙減”的到來,孩子每天放學都有時間去葛仙湖公園和伙伴一起打球、運動。他又回到了帶給他快樂和活力的球桌,真開心啊。
“雙減”也讓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和諧起來。有了時間,我們一起閱讀更多的書,從文學名著到科普讀物,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我們一起培養(yǎng)興趣愛好,他學習吉他,我學習古箏,感受音樂的“和而不同”;我們一起畫畫,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我們一起享受著學習的樂趣,也享受著生活的美好。
“雙減”政策讓我明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和升學,更是為了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這是一股清新的風,吹散了孩子身上的壓力,吹走了我心頭的焦慮,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教育的意義。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