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癌組織內環(huán)氧化酶-2(COX-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c-erbB-2)的表達情況及臨床意義,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儀征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于儀征市人民醫(yī)院進行體檢的4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觀察組乳腺癌組織及對照組正常乳腺組織中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比較觀察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結果 觀察組研究對象COX-2、c-erbB-2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Ⅲ~Ⅳ期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Ⅰ~Ⅱ期的觀察組患者,低分化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的觀察組患者,有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c-erbB-2陽性率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均Plt;0.05)。結論 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與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臨床應給予監(jiān)測。
【關鍵詞】乳腺癌;環(huán)氧化酶;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病理特征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1.001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07
乳腺癌指是發(fā)生于乳腺上皮或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家族史和乳腺癌相關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營養(yǎng)與飲食、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臨床表現(xiàn)為乳房腫塊、疼痛等癥狀,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1]。目前,乳腺癌的臨床治療遵循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的原則。然而,由于該病在早期階段缺乏特異性癥狀,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發(fā)生轉移,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深入研究乳腺癌病情進展及相關生物標志物,對于制訂治療方案、改善預后及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顯示,環(huán)氧化酶(COX)為前列腺素(PG)合成中的限速酶,環(huán)氧化酶-2(COX-2)為誘導型酶,在人體正常組織中難以檢測,但在有絲分裂原等刺激下可誘導產生,其表達與生長因子、致癌物等聯(lián)系密切[3]。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c-erbB-2)具備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作為乳腺癌的預后預測因子[4]?;诖?,本研究探討乳腺癌組織內COX-2、c-erbB-2表達情況及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儀征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于儀征市人民醫(yī)院進行體檢的4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研究對象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5.11±12.32)歲;BMI 20~25 kg/m2,平均BMI(21.83±1.38)kg/m2。觀察組研究對象年齡36~73歲,平均年齡(54.99±12.64)歲;BMI 19~24 kg/m2,平均BMI(21.79±1.41)kg/m2。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儀征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患者納入標準:⑴符合乳腺癌的診斷標準[5],且均為首診;⑵TNM分期為Ⅰ~Ⅳ期[6];⑶均行保乳術、全乳切除術等手術治療者;⑷術前未接受放化療治療者;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⑵合并精神、認知功能異常者;⑶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⑷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⑸合并急、慢性感染者;⑹合并免疫、凝血功能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 ⑴收集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lt;50歲,≥50歲)、TN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其他類型腫瘤)、腫瘤最大直徑(lt;3 cm,≥3 cm)、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7]、有無淋巴結轉移。⑵實驗室指標: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留取觀察組患者手術切除的癌組織標本及對照組研究對象體檢時留取的正常乳腺組織標本,使用4%的甲醛溶液(無錫市亞盛化工有限公司,批號:20240410,規(guī)格:500 mL/瓶)固定,通過脫水、通明、浸蠟后采用石蠟包埋保存,連續(xù)切片,切皮厚度為4 μm,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原修復緩沖液(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批號:240621S954g,規(guī)格:250 mL/瓶)修復,過氧化氫溶液(天津市東方廣誠醫(yī)藥化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31,規(guī)格:3%)孵育10 min,磷酸鹽緩沖液(PBS)(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閩榕械備20150005號,規(guī)格:2 000 mL/包)洗滌3次。加入對應的COX-2蛋白抗體(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批號:2405290549c,規(guī)格:3 mL/瓶)、c-erbB-2蛋白抗體(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批號:2408070701e,規(guī)格:3 mL/瓶),孵育過夜,經復溫后滴加二抗,37 ℃孵育20 min,之后滴加三抗,37 ℃孵育20 min。然后行二氨基聯(lián)苯胺(DBA)顯色、蘇木精復染等操作,制片。以PBS代替一抗為陰性對照,分析、評估檢測結果,采用數碼顯微鏡(秦皇島市惠斯安普醫(yī)學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冀械注準20232220283,型號:EIS-100)在400倍清晰度下,每張切片隨機選3個視野,以視野陽性表達較好的切片作為該標本測量結果。根據標本染色范圍及強度判斷COX-2、c-erbB-2陽性情況:COX-2定位于細胞質,c-erbB-2定位于細胞膜及細胞質。①染色范圍:染色細胞占比lt;25%(1分),25%≤染色細胞占比lt;50%(2分),50%≤染色細胞占比lt;75%(3分),染色細胞占比≥75%(4分)。②染色強度:無色(0分),淺黃色(1分),棕黃色(2分),棕褐色(3分)??偡?染色范圍評分×染色強度評分,總分范圍為0~12分,總分≤1分判定為陰性,總分≥2分判定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觀察組乳腺癌組織及對照組正常乳腺組織中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⑵比較觀察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乳腺癌組織及對照組正常乳腺組織中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比較 觀察組研究對象COX-2、c-erbB-2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觀察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COX-2、c-erbB-2的表達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同年齡、病理類型、腫瘤最大直徑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的表達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觀察組患者不同年齡、TNM分期、病理類型、腫瘤最大直徑、分化程度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erbB-2的表達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Ⅲ~Ⅳ期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Ⅰ~Ⅱ期的觀察組患者,低分化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的觀察組患者,有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c-erbB-2陽性率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患者早期常表現(xiàn)為乳房疼痛等癥狀,隨著疾病進展,腫瘤細胞可通過血管轉移至全身,威脅患者生命安全[8]。有研究表示,COX-2具有抑制細胞凋亡等多種生理功能,其表達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較低,不易被檢測,但在生長因子、癌基因等多種刺激因素作用下會升高[9]。而c-erbB-2可增強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參與細胞信號處理、增殖分化過程,是乳腺癌診療的敏感指標[10]。因此,本研究觀察乳腺癌組織內COX-2、c-erbB-2表達情況及臨床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研究對象COX-2、c-erbB-2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乳腺癌患者COX-2、c-erbB-2表達均出現(xiàn)異常。分析原因為,COX-2作為一種誘導型酶,其表達的增加與多種炎癥因子和生長因子的刺激有關,這可能導致細胞增殖失控和凋亡抑制,從而促進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c-erbB-2作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的一員,其過度表達與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能力增強有關[11]。因此,COX-2和c-erbB-2的異常表達可能共同促進乳腺癌的進展。本研究結果顯示,Ⅲ~Ⅳ期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Ⅰ~Ⅱ期的觀察組患者,低分化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的觀察組患者,有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OX-2陽性率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這提示COX-2在乳腺癌組織內中表達增高,且與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分析原因為,TNM分期為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性增強,導致炎癥反應加劇,從而誘導COX-2的表達;在低分化乳腺癌組織中,低分化腫瘤細胞可能通過上調COX-2逃避宿主的免疫監(jiān)視,促進腫瘤的存活和進展[12]。淋巴結轉移是反映乳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一個重要指標,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系統(tǒng)擴散會導致COX-2的高表達。此外,COX-2可能通過影響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進一步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移[13]。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乳腺癌組織中c-erbB-2陽性率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的觀察組患者,這提示c-erbB-2在乳腺癌淋巴結轉移患者中表達顯著升高,且與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分析原因為,c-erbB-2是一種與腫瘤細胞增殖和侵襲性相關的受體,其過度表達會激活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絲氨酸等與細胞增殖、存活和遷移密切相關的多條信號轉導通路,促進腫瘤細胞逃逸原發(fā)部位并侵入淋巴系統(tǒng),導致淋巴結轉移[14-15]。在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中,c-erbB-2陽性率的升高可能反映腫瘤細胞的高侵襲性,這與COX-2的高表達相一致。因此,c-erbB-2和COX-2可作為評估乳腺癌患者預后和治療效果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綜上所述,COX-2、c-erbB-2在乳腺癌組織內中表達增高,且上述指標與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竇迪,羅雯.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形成機理及臨床治療[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21, 40(2): 946-952.
鄭伊妮.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GP化療方案對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療效及生存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 2021, 36(11): 2465-2468.
尹劍橋,李午生,劉彩剛,等. 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隨訪療效的評估及與Ki67和COX-2表達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 2021, 18(7): 83-87.
金龍,曹菲,安改麗,等.非轉移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完全緩解的影響因素及列線圖模型建立[J].癌癥進展, 2022, 20(14): 1437-1440, 1444.
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5版)[J].中國癌癥雜志, 2015, 25(9): 692-754.
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7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 2017, 27(9): 695-759.
河南省腫瘤診療質量控制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河南省腫瘤診療質量控制中心早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21, 28(22): 1699-1702.
陳潔文,李姣,馬微妹,等.早期浸潤性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與術前MRI及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20, 31(9): 618-623, 654.
田平,宣小山,陳敬. CA15-3、CEA、CA125和COX-2聯(lián)合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2, 14(6): 1012-1015.
許鳳銳,江澤飛.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乳腺癌診療新進展及解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 2020, 100(30): 2324-2327.
李瑞青,張杰.乳腺癌組織COX-2蛋白c-erbB-2P53VEGF-C蛋白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參數和預后的關系[J].河北醫(yī)學, 2023, 29(5): 747-751.
王聰,張娜賢,周陽,等.血清miR-141-3p、sE-cadherin、COX-2水平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3, 15(8): 1422-1425, 1430.
李慧芳,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郭晨明,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后復發(fā)轉移的危險因素及血清CA125、COX-2、sTNFR-P55的預測價值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3, 23(2): 384-389, 308.
馬強,楊麗,何建信,等. T1~2期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型及非陽性型浸潤性乳腺癌微鈣化特點比較[J].臨床外科雜志, 2022, 30(2): 156-159.
李娟,王建成,陳小紅.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對乳腺癌患者p53、bcl-2和c-erbB-2表達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23, 15(1):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