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住在煤礦 老排房的時候,有兩間平房和一個小院子,一到周末,鄰居、朋友、同事,經(jīng)常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侃大山,其樂融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煩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煤礦給職工改善住房,蓋起了四層住宅樓,一座樓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八戶共二十四戶。吳宇當時還是井下一線工人,當時分房子打分排名還很公平,所以他分到了頂層一套兩居室,讓許多人好是羨慕。
那時剛剛時興住樓房,也剛剛盛行房屋裝修,雖是簡單的吊頂、貼壁紙、鋪地板磚,可每家每戶煞有介事地鋪排開,作為全家老小關心的重點工程,叮叮當當忙碌起來。
吳宇當家不做主。吳嫂是既主內(nèi)又主外,無論裝修風格、整體布局、隊伍選擇,都是她一人說了算。
吳宇陪吳嫂去過建材商店,面對琳瑯滿目的各種材料,兩個人誰也分不出個好賴。賣建材的老板是熟人,給他們裝修的工頭也是熟人,吳嫂偷偷和吳宇講,她見不得他們笑瞇瞇的樣子,總覺得他們笑里藏刀,坑熟殺熟是必定的。吳宇不和老婆分辯,也不說她說的對不對,一副順從的樣子。他下井掙錢不少,比一般家庭寬裕,吳嫂摳門那是她的性格使然,而不是他吳宇掙不來錢。
見吳宇幫不上什么忙,吳嫂以后就自己騎上自行車上街挑選裝修材料了,裝修的工頭好說歹說自己買的比她便宜,可她就是不聽,寧愿跑斷腿,也只相信自己親眼驗證過的東西。
為了省錢,吳嫂把她當電工的弟弟叫來,幫助在墻上挖槽布線。還把裝修隊提出的每天管的兩頓飯折算成錢計在工錢里。
吳嫂的想法一天一變,一會兒這不對,一會兒那不行,指揮得工頭團團轉(zhuǎn),她伶俐干練的行事風格吳宇以前未曾見過,如今領教過了令他刮目相看。
吳嫂的工作清閑,每天早午晚去水泵房六趟,按點兒把水泵開了,讓人們吃上水就行,其余時間自己支配。以前她還在泵房織個毛衣、打個盹啥的,現(xiàn)在是一刻也不想多待,裝修家成了她天大的事情,每日急匆匆往返于新家與建材市場。
他們?nèi)龤q的女兒吳嫂根本顧不上管,像皮球一樣被她在娘家和婆家踢來踢去,每天吳嫂來來回回去娘家或婆家蹭飯。家里不開灶,吳宇出了井,洗了澡,約三五好友在礦上常去的小飯店喝點小酒,自在逍遙。
有時候,有親戚或者原來的鄰居想去看看他們新家裝修得怎么樣,這種時候,吳嫂就會叫上吳宇一起去。無論去的人評頭論足還是出謀劃策,吳宇只會連連點頭或連聲說好,他不是不敢表達意見,而是知道自己說了也白說,如果說的與吳嫂意見相左,晚上回去免不了一頓數(shù)落,他領教過吳嫂的蠻不講理,深知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不發(fā)言,不出錯,不挨罵。
新家裝修工程勝利完工,吳嫂又整日開始跑家具店、燈具店、五金店了。面對高中低檔、價格離譜的木床、沙發(fā)、廚具、浴缸、馬桶等等,吳嫂這次不會了,她虛心向吳宇請教,該買什么樣的裝備才能讓他們的新家熠熠生輝。
吳宇沒有被吳嫂的低姿態(tài)所打動,他不假思索地告訴吳嫂,你想買什么樣的裝備就買什么樣的裝備,不過千萬不能買便宜貨,哪怕現(xiàn)在我們錢不富裕,開了資攢夠錢,一件一件買,他們還可以在排房舊家過渡一段時間。吳嫂這回把吳宇的話聽進去了,決定按照這個思路慢慢裝備新家。
吳宇最近發(fā)現(xiàn),給他家裝修的那個包工頭隔兩天就往他家跑,而且避開他和吳嫂嘀嘀咕咕,像是在商議著什么。吳宇晚上就和吳嫂開玩笑,問包工頭是不是看上她了。
吳嫂罵他不正經(jīng)。她說,別的人家裝修完,會扣下一些工錢,過很長時間,確定質(zhì)量沒有問題,才支付剩余部分。
吳宇罵吳嫂小屁眼,人家裝修工人多可憐,材料差價你不讓人家掙,工錢你七扣八扣,還要拖欠,于心何忍!在吳宇的再三催促下,吳嫂總算不情愿地給了工頭錢。而且她還按照吳宇的囑咐,說他們兩口子改天想請裝修隊的工人吃個飯。工頭拿到錢,說這么順利就拿到全部工錢,你家是第一個,飯就不吃了,千恩萬謝走了。
新家裝備得差不多了,他們擇日放了鞭炮,搬進了新家。吳嫂愛干凈,她給女兒約法三章,不許亂扔玩具,不許在墻上胡寫亂畫,更不許把小朋友領到家里。她還給吳宇立了規(guī)矩,不墩地不給吃飯,不洗澡不許上床,不許把狐朋狗友叫到家里打牌喝酒。
有時候女兒和吳宇壞了規(guī)矩,吳嫂一怒之下,會把他們趕出家門。排房小院已經(jīng)交還給礦上,他們像關禁閉一樣,會在樓下對面同時給他們分的小平房里住上幾天,待吳嫂消了氣,才能又回到新家。
他們的樓沒有地下室,小平房是讓他們放閑置物的,他們在排房沒有扔掉的雙人床和一些東西就放在這里,不想還派上了用場。
【作者簡介】李軍民,筆名歲寒,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獲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提名獎、“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優(yōu)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