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到劉學浩的物語系列,總是會讓人放下出于對陌生畫面的本能的防備。仿佛能夠品嘗到午后茶歇般的清香酸甜,悠悠地通過眼睛蕩入腦海。柔和舒展的用色,調動著每一位觀者平和的情緒。
繪畫的語言亦是色彩的語言,它是畫家主觀情感的外化,是畫家用來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理解與認識的方式。牡丹粉、鳶尾藍、鸚鵡綠、葵扇黃像飄然仙子般游蕩穿梭在作品畫面之上。這是劉學浩在多年藝術研修中通過對傳統(tǒng)國學色彩上的汲取融合到當中的巧思,與畫面里木椅、瓷瓶、木刻雕件相呼應,我想是只有國人才能體會到的浪漫……仿佛我們閑坐在午后的窗前發(fā)空,擼貓賞花,覽書品茗。又或是,嬌俏的顏色好似在勾勒那個手中攥緊紙條的青澀少年,那個俏皮甜美的女同學……時光啊,流淌的溪流再慢些吧。
這些油畫的整體意境,可以形容為“靜謐而深邃的詩意棲居”。它仿佛是一扇通往寧靜世界的窗,引領觀者進入一個遠離塵囂、充滿和諧與美好的精神領域。畫面中,每一筆色彩、每一道光影都交織成一首無聲的詩,訴說著對自然之美的無限向往與贊美。
在這些油畫作品中,靜謐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安寧,更是一種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它讓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于世俗紛擾的寧靜之美,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沉浸在這份寧靜之中。而深邃,則體現在畫面的層次感和情感的深度上。畫家通過精湛的技法和獨特的視角,將畫面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同時,畫家還巧妙地運用色彩和光影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邃而神秘的情感氛圍,讓人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畫家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
總的來說,這些油畫作品讓觀者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領略到自然之美的獨特魅力,更能夠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心靈寄托。
劉學浩曾說,在這幾年時間里的創(chuàng)作,自己感受是更加自由松弛的。獨處的時光讓他更加有機會得以察覺到生活中的小而美,慢下來的節(jié)奏在彼時于他而言更像是天降的蜜糖,讓他可以一下子卸下許多外化的被動因素。所以在創(chuàng)作時,愿意也樂于運用浪漫的色彩基調,抒發(fā)他對過往歲月的追憶。
從這個系列作品上,出于一位觀者對畫家的“淺顯揣測”,這是畫家劉學浩對這個世界一次溫柔的無聲表白。
劉學浩,出生于山東聊城,畢業(yè)于西華師范大學,研修于北京畫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青年畫院特聘畫家、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油畫學會會員、2020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人才資助項目成員,現任職于濰坊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院。泉城油畫學社成員。
2020年,作品入選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行千里 致廣大”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獲入會資格獎(最高獎)作品被組委會收藏(中國美術家協會)。2021年作品入選第四屆“郵驛路 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入會資格獎(最高獎)(中國美術家協會)。2021年作品入選“百年輝煌 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2021年作品入選“新時代 新使命 新征程”奮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2021年作品入選“精神 圖式”第二屆寫意油畫雙年展,獲入會資格獎(最高獎)(中國美術家協會)。2021年作品入選第九屆中國(大芬)中青年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2023年作品入選研究與超越——第三屆中國小幅油畫作品展(中國油畫學會)。2023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沂蒙精神 薪火相傳”全國美術創(chuàng)作作品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