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索美國白蛾的無公害防治的效果,確定其相對更有效的稀釋倍數,以遼寧省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為例,選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液劑和25%滅幼脲懸浮劑,將美國白蛾幼蟲按3齡級分別施藥。施藥后于1、3、5、7、9 d
后記錄,并計算防治效果。結果顯示:1.2%煙堿·苦參堿乳油及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美國白蛾,藥后1 d,所有濃度對美國白蛾的防效均能達到100%,但25%滅幼脲懸劑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果。1.2%煙堿·苦參堿乳油防治3~4齡美國白蛾,5~7 d才能獲得100%的成效,1.0%苦參堿可溶液劑需5 d,2.5%滅幼脲懸劑至少需7 d。1.2%煙堿·苦參堿乳油防治5~6齡美國白蛾,
9 d以上才能顯著顯現防效;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美國白蛾的成效優(yōu)于1.2%煙堿·苦參堿乳油,7 d的防效達100%,化蛹量減少;25%滅幼脲膠懸劑可能是稀釋倍數過大而導致藥效不理想,多數大齡幼蟲化蛹。3齡以上美國白蛾的防治需降低3種無公害藥劑的稀釋倍數,且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美國白蛾的成效要快于滅幼脲。
關鍵詞:美國白蛾;無公害防治;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763.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0–00-03
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屬鱗翅目燈蛾科,是一種植物檢疫害蟲,其食性雜且食量大,適應能力較強,繁殖力旺盛,寄主和傳播途徑較為廣泛,直接危害的農林作物多達300余種,嚴重破壞農業(yè)和林業(yè)資源[1]。因此,在我國,美國白蛾是唯一被農業(yè)和林業(yè)共同列為檢疫對象的一種害蟲。國家林草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美國白蛾疫區(qū)主要涉及11個?。▍^(qū)、市)的近600個縣級行政區(qū),并向南擴散到安徽的12個地級市和湖北的4個地級市。如何防治美國白蛾已經成為林木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的工作重點之一。美國白蛾的現行防治方式主要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其中,化學防治應用最多,成效最好。當蟲害大規(guī)模出現時,可選用高效低毒的仿生殺蟲劑或生物殺蟲劑實施化學防治?,F行化學防治藥劑主要有除蟲脲、滅幼脲等苯甲酰脲類及雙酰胺類(如氯蟲苯甲酰胺)。
美國白蛾現分三個類群:一是遼寧/山東類群、二是北京/天津類群、三是美國類群。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是遼寧/山東類群美國白蛾的易發(fā)地,2022年,瓦房店市美國白蛾發(fā)生面積為5 240 hm2,遍布25個鄉(xiāng)鎮(zhèn)[2]。其中,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的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39°20′~40°07′N,121°13′~122°17′E)是重點防治區(qū)域。它由龍門湯、黑靈山、龍?zhí)渡饺齻€片區(qū)組成,總面積3 440.81 hm2,森林覆蓋率87.12%。獨特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加快了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美國白蛾的發(fā)育進度。瓦房店市第二代美國白蛾成蟲羽化、產卵始盛期在7月末;8月上旬出現初孵幼蟲,中旬進入幼蟲網幕高峰期。且二代白蛾幼蟲數量多于一代,位于樹冠上部位置,危害較為嚴重。2022年發(fā)生總面積為3.5萬hm2;2023年發(fā)生面積為7.86萬hm2,對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美國白蛾的科學防治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對此,此次試驗采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液劑、25%滅幼脲懸浮劑3種藥劑稀釋噴霧防治美國白蛾,探尋有效的藥劑和適宜的濃度,為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開展美國白蛾大面積防治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蟲種:美國白蛾1~6齡,均取自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
試驗林地: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廣泛,不同片區(qū)的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及林木資源的不同,帶來美國白蛾的發(fā)生情況及病害度可能不同。因此,此次研究分兼顧3個片區(qū)進行調查、試驗和取樣。
試驗藥劑:1.2%煙堿·苦參堿乳油選自北京綠色農華植??萍加邢薰荆?.0%苦參堿可溶液劑選自山東禾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滅幼脲Ⅲ號膠懸劑選自德州奧博化工有限公司生產。上述3種藥劑都按需要分別配制2 000倍液、4 000倍液和6 000倍液。
其他供試器械:佳多PS-Ⅱ型頻振式光控殺蟲燈(河南湯陰佳多科工貿)、玻璃缸、計數器、自計式溫濕度計、50 cm×50 cm×60 cm紗蟲網袋、20 W黑光燈、背負式噴霧器、紗布口袋、紗網等。
1.2 方法
結合瓦房店森林公園二代美國白蛾的病害特點,選擇8月上旬至9月上旬二代美國白蛾的3個齡級(1~2齡、3~4 齡、5~6齡)幼蟲開展林間防治試驗,林間試驗期未噴施其他防治美國白蛾類藥劑,無異常天氣出現。選擇低矮且有不同齡期幼蟲的枝條,分別按各處理,通過背負式噴霧器進行人工噴霧施藥,以藥液在楊樹葉上欲滴為滴為準,而后用紗網罩住處理過的枝條[3-4]。
試驗前先調查美國白蛾的蟲口基數,以紗網罩樹,樹下鋪設塑料薄膜。選擇晴朗天氣下午常規(guī)噴霧法噴施藥液,以藥液在樹葉上欲滴未滴為準。分別按3個濃度梯度稀釋1.2%煙堿·苦參堿乳油、1.0%苦參堿可溶液劑和25%滅幼脲Ⅲ號膠懸劑,配置出2 000倍液、4 000倍液和6 000倍液。在瓦房店森林公園試驗油松林內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設4組,每組選取有美國白蛾幼蟲的油松9棵,每3棵樹為一個處理,試驗重復3次,取均值,每個處理間相隔6 m,同時增設清水對照(CK)。通過常規(guī)藥劑噴霧法將其噴于油松樹葉的表面,由低濃度向高濃度遞進噴灑,且噴霧總量為60 mL/m2。同時在施藥后的1、3、5、7、9 d(1 d計
24 h)分別詳細記錄殘存的美國白蛾活蟲數量及死蟲數量,并對各個階段的防效進行記錄,提取詳細的數據。
防效=(試驗組的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組的蟲口減退率)/(1-空白對照組的蟲口減退率)×100%。
其中,蟲口減退率=(藥前的蟲口數+藥后的蟲口數)/藥前的蟲口數×100%。
1.3 數據分析
記錄、獲得基礎試驗數據后,在SPSS 23.0環(huán)境下分析試驗所得數據,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比各處理間的差異,同時采用LSD法對差異的顯著性進行充分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1.2%煙堿·苦參堿乳油的防治效果
經3次重復,試驗顯示,1.2%煙堿·苦參堿乳油經不同濃度處理后,對不同蟲齡的美國白蛾的防效存在一定的差異。按稀釋倍數看,整體防效從高到低為稀釋2 000倍>稀釋4 000倍>稀釋6 000倍。
按蟲齡來看,1~2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稀釋倍數的1.2%煙堿·苦參堿乳油后,1 d的防效均能達到100%,各個濃度處理的防效差異不顯著(P>0.05)。3~4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濃度的1.2%煙堿·苦參堿乳油的防治效果極顯著(P<0.01)。且不同時間的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其中,1 d的防效最高且能達到33.61%;而3 d的防效相對更顯著,其中,2 000倍液的防效達到91.63%,4 000倍液的防效接近85%,6 000倍液的防效為75.15%;5 d時,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的防效都是100%,6 000倍液的防效也達到99.22%。
5~6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濃度的1.2%煙堿·苦參堿乳油的防治效果差異極顯著(P<0.01),且不同時間的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其中,美國白蛾施藥后1 d的防效不佳;3 d時,相較于其他兩個處理,4 000倍液的防效最佳,達到73%,且紗網上附著的開始化蛹的幼蟲有5只;5 d后的防效更加明顯,5 d時,2 000倍液防效達87.25%;7 d時,2 000倍液的防效可達100%,2 000倍液的防效也超過90%,而6 000倍液的防效偏弱,且紗網上附著的開始化蛹的幼蟲有7只;9 d時,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的防效均達100%,而6 000倍液的防效偏弱,且紗網上附著的開始化蛹的幼蟲有4只。
綜上可知,通過1.2%煙堿·苦參堿防治4齡下的美國白蛾,其防治效果越佳;5齡以上美國白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難度。
2.2 1.0%苦參堿可溶液劑的防治效果
生物堿——苦參堿(Matrine)提取自豆科植物苦參、苦豆子和廣豆根中,主要在化妝品領域、農業(yè)領域以及醫(yī)藥領域中應用??鄥A應用在農業(yè)當中,是種新型天然植物源殺蟲劑,其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無公害、低毒且高效,能快速防治害蟲且長期持效,適用于多種林業(yè)有害生物的防治[5-7]。
此次試驗通過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瓦房店國家公園的美國白蛾,經3次重復結果顯示,1.0%苦參堿防治美國白蛾的成效因美國白蛾蟲齡的差異而表現不同。按蟲齡來看,1~2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稀釋倍數的1.0%苦參堿可溶液劑后,1 d的防效均在100%,這與1.2%煙堿·苦參堿乳油3種稀釋倍數處理的防效相同,說明1.0%苦參堿可溶液劑和1.2%煙堿·苦參堿乳油對1~2齡美國白蛾的防治尤其有效。
3~4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稀釋倍數的1.0%苦參堿可溶液劑后1 d,2 000倍液的防效能夠超過60%,其余處理雖也有效果呈現,但總體弱于50%;3 d時,2 000倍液的防效達到100%,4 000倍液的防效為92.39%,
6 000倍液的防效為80.52%;5 d時,3種稀釋倍數處理的防效達100%。
5~6齡美國白蛾噴灑3種稀釋倍數的1.0%苦參堿可溶液劑后3 d的防效更優(yōu)于1 d,且紗網上可見化蛹的幼蟲3頭;到5 d時的整體防效能夠超過70%,同時出現化蛹的幼蟲7頭。從對比來看,2 000倍液的防效更佳,能夠達到97.40%;7 d時,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的防效均能夠達到100%,6 000倍液的防效略弱,但接近99%,且紗網中化蛹的幼蟲有2頭。
方差分析顯示,1~2齡美國白蛾,不同稀釋倍液之間的防效無差異;3~4齡美國白蛾,不同稀釋倍液和不同時間之間的防效均呈現出極顯著差異(P<0.01);5~6齡美國白蛾,不同倍液和不同時間之間的防效均表現出極顯著差異(P<0.01)。
2.3 25%滅幼脲膠懸劑的防效與分析
滅幼脲別名一氯苯隆,是昆蟲激素類農藥,并不能溶于水中,很容易被堿或強酸分解。其主要通過抑制昆蟲表皮幾丁質合成酶和尿核苷輔酶的活性,致昆蟲蛻皮失常而死亡[8-11]。
此次試驗通過25%滅幼脲膠懸劑防治瓦房店國家森林公園的三齡期美國白蛾,結果顯示,25%滅幼脲膠懸劑防治美國白蛾的成效顯現較為緩慢。且整體防效因稀釋倍數的不同而表現不同。1~2齡美國白蛾施以3種稀釋倍數的無公害農藥3 d后,整體的防效約為80%~90%;施藥后5 d,2 000倍液的防效為97.85%,4 000倍液的防效達到100%,6 000倍液的防效達93.02%;施藥后7 d的防效均為100%。3~4齡美國白蛾施藥后前1 d無死亡;施藥后3 d的防效也不夠理想;藥后5 d開始初步顯示防效,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能夠達到94.45%,但2 000倍液和6 000倍液的防效低于85%;施藥后7 d,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的防效均為100%,但6 000倍液的防效距離100%還有一定的差距。5~6齡美國白蛾施藥后不容易產生藥效,僅有極少數美國白蛾落網和死亡,絕大多數美國白蛾在3 d后停止發(fā)育而開始化蛹,但此蛹能否羽化產卵尚未可知。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1~2齡下,不同稀釋倍數防效間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時間的防效差異極顯著(P<0.01);3~4齡下,不同稀釋倍數間防效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時間的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5~6齡下,不同稀釋倍數間防效差異不顯著(Pgt;0.05)。
3 結論
(1)3種無公害農藥對1~2齡美國白蛾幼蟲的防效均較佳。1.2%煙堿·苦參堿乳油及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美國白蛾,藥后1 d,所有濃度對美國白蛾的防效均能達到100%,但25%滅幼脲懸劑存在一定的滯育效果,在施藥后5 d才達到100%的防效。通過1.2%煙堿·苦參堿乳油防治3~4齡美國白蛾,耗時5~7 d才能獲得100%的防效,1.0%苦參堿可溶液劑需5 d,2.5%滅幼脲懸劑至少需7 d。通過1.2%煙堿·苦參堿乳油防治5~6齡美國白蛾,其防效伴隨稀釋倍速的提高而降低,9 d以上才能顯著顯現防效,且此時幼蟲也快速滯育而化蛹;1.0%苦參堿可溶液劑防治美國白蛾的成效也伴隨稀釋倍數的提高而降低,但要優(yōu)于1.2%煙堿·苦參堿乳油,7 d的防效能夠達到100%,化蛹量也減少;25%滅幼脲膠懸劑可能由于稀釋倍數過大而導致藥效發(fā)揮不理想,而出現絕大多數大齡幼蟲化蛹的現象。
(2)3種無公害藥劑的稀釋倍數不同,防治美國白蛾藥效高峰不同,25%滅幼脲2 000倍液、4 000倍液和6 000倍液的防治高峰期為第7 d;1.0%苦參堿可溶液劑苦參堿2 000倍液、4 000倍液和6 000倍液的防治高峰期第5 d;1.2%煙堿·苦參堿乳油2 000倍液,防治藥效的高峰期為第3 d。
(3)1~2齡美國白蛾幼蟲可噴灑1.0%苦參堿可溶液劑和1.2%煙堿·苦參堿乳油,其防效能夠達到100%;3~4齡美國白蛾可噴灑1.0%苦參堿可溶劑2 000倍液和1.2%煙堿·苦參堿乳油2 000倍液,第3 d的防效就能夠超過90%;5~6齡美國白蛾可噴灑1.0%苦參堿可溶劑,其防效更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祝軍.3種仿生藥劑對美國白蛾防治效果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2022(4):50-51,56.
[2] 敖特根,韓明海,白守寧.7種無公害農藥對美國白蛾林間防效評價[J].防護林科技,2021(3):31-33.
[3] 拉巴次旦,紀鵬,趙年壽,等.苦參堿類生物堿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純化方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21,42(3):119-122.
[4] 范建,杜紅蓮,馬玉梅,等.1%苦參堿水劑對甘藍菜青蟲和蚜蟲的田間藥效[J].云南農業(yè)科技,2022(2):36-39.
[5] 胡猛,李勝國,文楊,等.3種無公害農藥防治美國白蛾試驗[J].現代農業(yè)科技,2023,(20):62-64,73.
[6] 曾文豪,呂曉君,趙玉清,等.3種仿生藥劑防治美國白蛾幼蟲試驗初報[J].湖北林業(yè)科技,2020,49(5):39-42.
[7] 孫守慧,高道雄,閆秀英,等.2種殺蟲劑對美國白蛾的聯合毒力作用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22,53(6):717-722.
[8] 閆家河,楊啟萌,高佳敏,等.20%除蟲脲飛防美國白蛾長持效期觀察試驗[J].山東林業(yè)科技,2022,52(3):69-71.
[9] 韓明海,敖寶成,韓鳳英,等.不同施藥技術防治美國白蛾的防效比較[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力,2022(3):68-69.
[10] 陽貴平,王志男,吳國文,等.美國白蛾防治藥劑篩選試驗[J].湖北植保,2019(1):51-53.
[11] 杜艷紅,那順勿日圖,白守寧,等.通遼地區(qū)美國白蛾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對策初探[J].林業(yè)科技,2020,45(1):52-54.
收稿日期:2024-08-15
作者簡介:趙克金(1989—),男,遼寧瓦房店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植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