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畫江南”到“塞外江南”,從揚子江畔到伊犁河谷,相距8000多里的江蘇與伊犁因對口援疆政策而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我是來自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一名學生,在我們學校,有許多江蘇捐贈的體育器材,學生們畫素描和國畫的文具也是由南京的美術老師捐贈的。更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們離開家鄉(xiāng),和親人相隔兩地,不遠千里來到伊犁,為祖國的邊疆教育事業(yè)默默無私地奉獻著自己。
我們學校還開設了一門特色課程“秦淮花燈”,這門課由南京的老師遠程網(wǎng)絡授課。全市沒有學校開設這門課程,我們是獨一份。授課的老師不僅給我們科普了這個花燈的歷史由來,還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制作花燈的材料都是老師自己親手裁剪好給我們用的。看著老師滿是老繭的雙手,同學們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課程。寫到這里,我的鼻子有點酸酸的,我愛這些老師們!為了不辜負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也要像他們一樣揮灑汗水,傳播知識。
新疆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這里不僅有壯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民族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我期待江蘇的朋友能親自來感受這份美好。我沒有去過江蘇,但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就讓我對江蘇充滿了向往,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我想,只要我好好學習,這個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的。
陳悅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第二十八中四年級(3)班學生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