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博納影業(yè)AIGMS制作中心出品制作的AIGC生成連續(xù)性敘事科幻短劇集《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在抖音上線,引發(fā)廣泛關注。播出期間,該劇全端傳播總量超過1.4億次,其中抖音話題總播放量1.35億次,躋身抖音短劇最熱榜前五名,并成為抖音科幻類短劇播放量第一名。此外,相關話題詞多次登上熱搜榜,例如“#抖音首部AIGC科幻短劇上線#”總榜排名第九,“#三星堆AI短劇大結局文明重啟#”總榜排名第十,“#AI撞破科幻短劇視效天花板#”更是在北京榜上名列第一。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共13集,主要講述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近未來,地球古文明遺跡發(fā)生異變。三支勢力的不同人物共同進入數字生成的古蜀國,展開一場橫貫古今的冒險之旅,揭開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神秘面紗,尋找拯救文明危機的密碼。劇情深入探討三星堆與人類文明的關系,將古蜀文明與未來科技相結合,并利用AICG技術“復活”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取材三星堆考古工程,講好中華文明起源和文化傳承故事。
取材歷史,科幻與現實結合
“三星堆的種種謎團,給予我們無限想象空間?!痹搫≈破?、博納AIGMS制作中心負責人曲吉小江介紹這部短劇的創(chuàng)作起因時說,“三星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的創(chuàng)作基礎。我們查閱大量資料,多次到訪包括三星堆博物館在內的多個地方。但是到劇本創(chuàng)作的階段,還是覺得準備不夠?!鼻〗^的“不夠”,是對于這部短劇“合理想象和探索真相之間的結合”:三星堆背后迷霧重重,它從何而來、所指何處,眾說紛紜。在如此多的“尚待考證”之下創(chuàng)作,團隊直呼“太難了”。
“我們進行了兩年多創(chuàng)作,秉持‘不能瞎寫、不能胡想,一定要基于現有的考古成果’的原則。還好這兩點我們基本上都做到了,所以才能獲得立項?!薄安幌箤憽?,所以翻閱考古資料,邀請多名專家指導;“不胡想”,所以實地走訪三星堆博物館,將科幻與現實結合。最后,創(chuàng)作團隊將整個科幻故事構想為兩季26集,用當下網絡上熱度頗高的短劇形式呈現,《三星堆:未來啟示錄》歷時近三年,終于得以問世。
與AI合作,構建“人機共創(chuàng)”模式
目前,不少電影在特效制作過程中用AI技術“錦上添花”,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傳統(tǒng)影視作品而言,已經起到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被稱為“電影+AI”模式。而《三星堆:未來啟示錄》采用“AI+”模式,將AI技術放在主要創(chuàng)作者的角色上,把AI當成合作者,而不僅是當成工具。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在技術應用層面取得不少創(chuàng)新突破,無須真人實拍和虛擬拍攝,克服傳統(tǒng)影視制作中的許多限制,并為作品增添強烈的科技感和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但由于AI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最大問題是不可控,不具備統(tǒng)一性場景,也不具備統(tǒng)一性人物。為了確保人物表情細膩和場景一致,團隊需要不斷對AI生成內容進行人工干預和后期優(yōu)化。因此,制作團隊需要跑通一套人機共創(chuàng)的創(chuàng)作模式,也就是說,只靠人或者只靠AI,都沒有辦法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最終呈現的這部影劇作品。為此,博納影業(yè)集團組建一個由專業(yè)影視人員和AI研發(fā)人員構成的AIGMS制作中心,由一群愿意擁抱AI技術、掌握AI工具的影視人,根據編劇、導演、造型、美術等各自分工,在與多個創(chuàng)作平臺的反復磨合中,打造這部具有電影質感的三星堆主題短劇集。
持續(xù)發(fā)力,在科幻古文明深耕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是博納影業(yè)古文明和未來IP宇宙的第一部?!度嵌眩何磥韱⑹句洝房苹秒娪霸?022年就已經立項,但由于制作周期長、資金投入巨大等問題,項目進展一度緩慢。隨著2023年人工智能元年到來,各種人工智能工具涌現,讓制作方博納影業(yè)如虎添翼,借助AIGC技術賦能,電影制作流程仿佛插上翅膀,迅速實現構建多個IP儲備的構想。
除了三星堆,故宮、兵馬俑、樓蘭、喜馬拉雅等古文明IP,都在博納影業(yè)文明寶藏的IP宇宙計劃之中。博納影業(yè)未來將在科幻與古文明系列IP方向深耕,以微短劇的模式,將古文明與科幻相結合,以既具有歷史厚重感又充滿未來想象的創(chuàng)意方向,應用AIGC技術及電影制作工業(yè)流程,展現中華文明。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的亮相,不僅是一次文化與科技的完美結合,更是人工智能與影視藝術的輝煌交響。它通過“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的視聽表達,讓觀眾跨越時空界限,感受古老文明的脈動,體驗科幻短劇的獨特魅力。
(本文由博納影業(yè)AIGMS制作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田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