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種愜意是聽雨。
聽雨的最佳時間是晚上,輕紗素床,輕衣仰臥,雙目微瞇。聽雨屬于一個人的事兒,除了雨聲,萬籟俱寂,如此才聽得真切,聽得入心??耧L肆虐、暴雨突襲、雷電交加、窗欞震顫,令聽者驚心動魄,卻也滌蕩心靈,解郁化結(jié)。然而,這種雨來得急去得快,不耐品,耐品的還數(shù)小雨。微風隱隱,細雨如絲,如泣如訴,不絕如縷。這時或想起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則滋生怨慕,柔腸百轉(zhuǎn),難以自已。微風習習,細雨沙沙,不張不弛,不疲不倦。這時或想起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則心靈溫潤,情緒舒徐,感受物我相宜之妙。當然,值得品味的還有雨后余音,時斷時續(xù),點點滴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點滴之間是心境,方寸之間是人生。在寂靜的雨夜,靜靜地聽雨,放飛的是孤獨和自由,回歸的是萬丈紅塵中的自己。
不同的時節(jié)聽雨的感受不一樣。春季聽雨,聽的是萬物復蘇,聽的是清新明麗?!按核逃谔?,畫船聽雨眠”,韋莊聽的就是這份自由自在,就是這份明麗溫馨?!靶且灰孤牬河?,深巷明朝賣杏花”,客居京華的陸游盡管心情不佳,因為聽的是春雨,聽出的依然是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如果是暮春之雨,那么聽起來也難免引發(fā)傷春失意之情?!耙箒盹L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聽的則是時序更替的感傷。夏季聽雨聽的是草木蔥蘢,欣欣向榮?!包S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里趙師秀聽的就是夏季雨聲的陰綿與熱鬧,而這熱鬧的雨聲更把約客未至的失落襯得清晰。秋季聽雨又是另一番滋味,古代文人墨客愛在秋雨中書寫心事。秋景的蕭瑟、秋雨的悲涼恰是為傷心人準備的禮物?!扒镪幉簧⑺w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在雨聲里還聽出殘荷的凄訴,怎能不讓多情的詩人肝腸寸斷?至于冬季聽雨,在北方怕是沒有機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是陸游十一月四日聽雨,聽的應(yīng)該算是冬雨吧,聽的是悲憤無奈,傷的是筋骨精神??磥矶曷牪坏?,還是讓冬雨化做北方的雪花,一塵不染,在靜靜的夜晚,簌簌而下,撫慰人心吧。
除了季節(jié)不同雨音不同,年齡、心境、身份、處境都決定著聽雨的感受?!吧倌曷犛旮铇巧?,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笔Y捷在《虞美人·聽雨》中道盡悲歡,與其說他聽的是雨,不如說他聽的是人生。與之相通,年少的你聽雨,聽的都是人生的希望,草木的蔥蘢;壯年的你聽雨,聽的已是人生的悲喜,草木的枯榮;而今的你聽雨,聽的或許是青山有夢淚不同,或許是倚天照海,流水高山的冷靜從容……我曾經(jīng)填了兩首有關(guān)聽雨的詞,一首《蝶戀花·聽雨》:“窗外雨聲聽漏晚。滴盡柔情,怎念寒和暖。曉夢輕來還復淺,側(cè)身猶把清愁揀。池面明朝應(yīng)未滿。水上殘紅,何處隨風遣。誰料波心因雨亂,平生抱恨無人見?!辈恢@是否表達出入世者的聽雨感受。另一首《定風波·聽雨》:“寂寞檐頭雨落聲,輕輕點點伴三更。還坐窗前聽舊夢,誰懂,不曾悲喜不曾驚。庭院梧桐應(yīng)未老,當擾,深情泣盡正如聽。莫問明朝云散否,抬首,任天風雨任天晴?!辈恢@是否表達出出世者的聽雨感受。不同年齡不同心境聽雨的感受不一樣,相同年齡不同處境聽雨的感受也不一樣。暮年閑居的白居易“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而垂暮的唐明皇在避亂的路上“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看來心安則雨閑,心悲則雨苦。聽雨,歸根到底聽的是心不是雨。無論什么身份,什么處境,“睡美雨聲中”算是一種最好的境遇吧。
說到聽雨自然不能不提黛玉,她的日?;蛟S就是在瀟湘館里聽雨,“寒煙小院轉(zhuǎn)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這疏竹虛窗間的滴瀝聲里不知道有多少嘆息。對于黛玉,很少有人真正讀懂她的至真、至慧、至美,倒是都讀懂了她悲劇命運,那綿綿的細雨或許就是她情路上的眼淚。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還好,我們沒有黛玉的深情和聰慧,在每一個聽雨的日子里,終不至于被細雨淋透;還好,我們已看慣秋月春風,在每一個聽雨的日子里,既能超然紅塵之上,又能不忘人間煙火。
責任編輯"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