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冥想
慢慢地,石峽中的苔蘚,變成青石——
我的女人,將變成一片密林
孩子們會變成灌木
深山里的兄弟姐妹變成一陣風(fēng)
吹拂著森林,吹拂著十里峽谷里的四個部落
也吹拂著我那又健壯又俊秀的隱身的祖先
“在秋天,密林里將走失我的女人
草木將化為土壤,流水也回到起始的血脈
我和我的祖先,衣不遮體,出現(xiàn)在穴居時代”
這是時間的力量,它出生于黑暗,生長于巖層
讓眾生漸漸安靜下來,皈依了自己的魂靈
鏡頭下的迭部少女
1925年,約瑟夫·洛克在卓尼、迭部考察期間,拍攝了大量照片,為我們留下了了解當(dāng)時甘南藏區(qū)民眾生活真實狀況的第一手資料。
那時,健碩的你站在自家院子里,面向拍攝者
也許對方說了什么有趣的話,你禁不住
露出皓齒大笑起來。這一瞬間,成為永恒
成為永恒的,還有你那細羊毛飾邊的藏式皮襖
釘有銅扣的皮質(zhì)腰帶,甚至還有那些
作為背景的迭部的山水、植被和秋收后的田壟
我能想象那身高馬大的深目洋人,在照相機后
觀察藏地女孩的情形。面對來自西方的異族
你看你神情自若,沒有一丁點擔(dān)驚受怕的樣子
白色的河流
1935年8月,紅一方面軍離開了廣袤的川北大草原,來到山勢陡峭高峽奇崛的迭部。
達拉:白色的河流
幾位戰(zhàn)士蹚河而過,是時,秋雨連綿山水橫溢
一路上疲勞不堪
但對生的渴求,對命的不服,對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信念
支撐著戰(zhàn)士們前行的脊梁
那來自密林的冷槍,那坍塌的橋梁
都不曾改變這些青年的行程
據(jù)說,蹚過白色河流,就是回天之地
一位牧民想?yún)⒓蛹t軍
1935年,一位迭部達拉溝的牧民,在聽聞了紅軍的經(jīng)歷后,想?yún)⒓蛹t軍。
身穿破襖的男子站在高山之巔
他的臂膀粗壯,氈靴堅挺
他渾身散發(fā)的,是看得見的對未來的執(zhí)著
通往山頂之路崎嶇卻明朗,仿佛
暗喻著他曲折但美好的人生
——只要有強大的自信,就不會迷茫
然而,除了破襖和氈靴,他幾乎身無一物
除了自信與執(zhí)著,他幾乎身無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