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參加老戰(zhàn)友聚會,聽到一個塵封50年的海軍故事。
1975年夏季的一天,黃渤海某海域。海軍某潛艇支隊162艇(后改為232潛艇),例行性展開早出晚歸試驗試航訓練。
作為我國第一艘國產(chǎn)035型常規(guī)動力潛艇,162艇于1969年12月3日開工建造,1971年7月5日下水,1974年4月20日交付部隊。入列1年多的162潛艇,主要使命就是出海執(zhí)行各種試驗任務。
潛艇解纜起錨,離港出航。經(jīng)過近1個小時的水上航道航行后,162潛艇潛入水下,進入航行部署。
“水下一級戰(zhàn)斗部署!”“雙車進二!”隨著艇值官下達的一系列口令,戰(zhàn)艇如同一條虎鯊,悄然穿行在潛流暗涌之中。
三艙聲納室內,聲納班長來紹頭戴耳機,聚精會神地監(jiān)聽著周邊海里的各種聲音。來紹,浙江杭州人,1969年入伍,作為新組建艇隊的原班人馬之一,他的專業(yè)技術得到領導和戰(zhàn)友一致認可。按說,今天聲納室值班應是聲納軍士長夏雨章,因夏軍士長赴北京大學參加培訓還沒回來,軍士長的崗位須由聲納班長來紹一個人來擔任。
162潛艇按照試驗和訓練計劃,在水下10多米的深度航行,并且要按照裝備試驗要求,不斷地上浮下潛,在一定范圍內變化著航行深度。來紹的眼睛盯著各種儀表指針變動,頭戴耳機專心致志地聽著各種聲音信號,手中還不停地做著記錄。
突然,一種持續(xù)的信號從3海里處傳來。來紹根據(jù)信號判斷,這是一種潛艇航行所發(fā)出的信號。但是,這種信號是水上傳來還是從水下傳來,來紹難以判斷。也就是說,他不敢確定對方的所在深度。而這一信號的出現(xiàn)無疑是一個重要情況,他立即向艇長王競彪報告:“報告艇長,方位XX、距離XX,發(fā)現(xiàn)潛艇一艘!”
聽到報告,王艇長先是被嚇了一跳,臉“刷”地一下變白了。雖然他擔任艇長時間不長,但畢竟是從戰(zhàn)爭年代過來的,臨戰(zhàn)的機智和警覺非常高。同時,王艇長根據(jù)訓練常識分析:不太可能是潛艇啊,同一海區(qū)怎么會有兩條潛艇呢?要么是美國的潛艇,或者是蘇聯(lián)的潛艇?但是,這兩種可能很快被王艇長否定了,因為這里的海區(qū)環(huán)境,也不太適合外國潛艇進入啊。
艇長進入聲納室,問道:“可以確定是潛艇嗎?”
來紹堅定地報告:“報告艇長,我可以確定,這肯定是條潛艇!”
艇長睜大眼睛,用嚴肅的教訓口氣質問道:“你聽清楚了嗎?如果沒搞準可不要下結論。繼續(xù)觀察,隨時報告!”此時的艇長,心中做好了隨時上浮到潛望深度的準備。
聽到艇長的命令,來紹的心中也不免一陣緊張?!笆前?,這可不能搞錯??!”他進行反復監(jiān)聽鑒別。若是在平時,他還能與夏軍士長商量,可現(xiàn)在,只有靠自己作出判斷了。
認真細聽聲音,反復分析波長,精心品味強弱……來紹憑著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和訓練經(jīng)驗技術斷定,這就是一條潛艇!“不會有錯!”他再次向艇長作了報告。
“你能不能確定?”艇長再次詢問來紹。
目標越來越近,信號越來越強,本艇與對方相交匯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來紹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得到,對向的潛艇與本艇呈90度夾角的航向,加速駛過來,雙方艇艏越來越接近。
來紹不敢怠慢,他快速地把主動聲納、被動聲納和水下對講機全部打開,全力與對方聯(lián)絡。他用主動聲納打過去,對方?jīng)]有回應。再用水下對講機呼叫:“162呼叫!162呼叫!”對方依然沒有回答。
來紹每隔兩三秒鐘就向艇長報一次對方的距離與方位。當時,三艙的戰(zhàn)友們全部聽到了,大家心中格外緊張起來,現(xiàn)場像是凝固了一般沉靜。
當聽到來紹報告與對方距離只3至4鏈的時刻,艇長果斷指揮采取緊急規(guī)避措施,改變航向與深度,并且使本艇的航向與對方成為平衡方向,及時避開了對方。
一場兩條潛艇相撞的特大事故避免了,國家重大財產(chǎn)和艇上幾十名官兵的生命安然無恙!
在確認處于安全位置之后,162潛艇快速浮到半潛狀態(tài),升出潛望鏡觀察。果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上方,航行著本支隊的另一條潛艇,他們正在進行海面科目訓練。由于對方是在水上航行,所以沒有打開聲納設備,難怪162艇無論怎么呼叫也沒有得到回應。
162潛艇返航靠碼頭后,艇長直接跑到支隊機關匯報。經(jīng)首長組織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值班參謀疏忽,導致兩條潛艇進入了同一海區(qū)。
這一事件,當時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情。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戰(zhàn)友而言,這一天的海上和水下,仿佛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責任編輯:劉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