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黃河水,巍巍黃土原。
這是風(fēng)沙的世界。密蒙的黃沙在空中肆虐,破碎的土地在溝壑中茍存。一瀉千里的壺口瀑布卻沒有憐憫這苦難的大地,它以氣吞山河之勢激蕩著土地,攜著依依不舍的黃沙滾滾東逝。千溝萬壑的黃土地啊,便零星地支離破碎著。
苦難的大地滋生著困境,可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卻有種與生俱來與苦難較真的勁兒。自從周王朝的先祖古公亶父率領(lǐng)族人,定居周原,這里便有了不可磨滅的人文印記?!扒刭盖嚆~血性身,千年一棄睡黃塵”,氣勢浩大的秦兵馬俑便是這塊土地上的奇跡。秦王在這塊土地上深謀遠慮,終畢其功于一役,成千古一帝。車同軌,書同文,建郡縣,成中華大一統(tǒng)格局。駝鈴聲聲,蹄踏萬丈,溝通中西的絲綢之路從這里出發(fā)。穿過孤煙長直的大漠,黃土地上的人們在漫天黃沙中闖出一條澤被后世的光輝之路??嚯y從未擊垮這里的人民,我想,他們才是苦難的主人。
黃土高原像是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有過輝煌,也曾落寞。他窺見過天下的分合,也經(jīng)歷過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可始終不變的是這塊土地上人們世代相傳不懼苦難的精神。“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一曲雄渾的秦腔,吼出的不僅是黃土高原人苦中作樂的生活,更是其不屈不撓的意志。再看那安塞腰鼓,后生們有力的胳膊迸出張狂的力量,震耳欲聾的鼓聲伴著昂揚向上的精神響徹黃土大地?!包S天厚土大河長,溝壑縱橫風(fēng)雨狂。千古軒轅昂首柏,青筋傲骨立蒼莽?!秉S土高原上的人們在困境中向前,以此為他們的寫照,再貼切不過了。
曾聞一曲秦腔《陜北往事》,曲中寫道“麻油燈流淚土坑上冷,腸斷俺心碎苦絕聲”,這是抗戰(zhàn)時期的黃土高原。在這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毛主席和一眾共產(chǎn)黨人堅持與人民同甘苦,共命運,在這漫天黃沙下堅守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陣地,書寫著“百團大戰(zhàn)”的壯麗篇章,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壯大人民軍隊的力量。人們在苦難中成長,而中華民族則在困境中浴火重生。
過去的過去已成歷史,未來的未來正在創(chuàng)造。如今的黃土高原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一座座淤地壩拔地而起,防洪減災(zāi),富集營養(yǎng);一棵棵樹蔚然成林,阻擋風(fēng)沙,潔凈空氣。這也是一片與時俱進的土地,唐朝始建的大雁塔混著科技十足的燈光秀繚人眼目,繁華的大唐不夜城令人流連忘返,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正從這里出發(fā)……苦難的大地終于在苦難中破繭成蝶。
這是屹立千年的黃土高原,文明在這里書寫??嚯y的大地上英雄輩出,而英雄又為這片苦難的土地增添了幾分驕傲的底色。
點評
這是一篇大氣的文化散文。可圈可點之處有三:一是有大手筆,能從黃土地落筆溯源華夏文明的發(fā)展根脈,視野開闊;二是有大氣象,從千溝萬壑的黃土地寫到令人僨張激越的秦腔,意象恢宏;三是有大格局,從頑強生存到救亡圖存再到民族復(fù)興,主旨厚重。此文非胸有丘壑者實難為之。
(指導(dǎo)教師 姜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