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條景觀道鋪“地毯”
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介紹,2023年上海共推出41條“落葉不掃”景觀道,于11月16日正式啟動。每條景觀道都是結合區(qū)域特點、歷史內涵、建筑風格等精心挑選而成的,涉及的樹種品類繁多,包括懸鈴木、銀杏、北美楓香、白蠟、重陽木、無患子、鵝掌楸、欒樹、楓楊樹等。
適用話題
自然之美 人文關懷 細節(jié) 以人為本 平衡 嘗試
深度思考
一、 為城市留住美好瞬間,滿足了市民對美的認知、美的向往。
“落葉不掃”景觀道為上海這個城市增添了一份自然氣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獨屬于秋季的浪漫。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擁有高速發(fā)展的經濟和眾多就業(yè)崗位,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較快,壓力頗大。而在眾多文人墨客筆下,落葉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總能引起人無限思考與遐想。在步履匆匆的都市,落葉自然形成的景觀,既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視覺上的美感,吸引人駐足停留,也創(chuàng)造了一份天然的活動空間,人們或牽手散步,或嬉戲玩耍,在清冷的秋季體會到一份獨有的溫馨。
二、“落葉不掃”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是人文關懷的舉措。
“落葉不掃”是人文關懷的創(chuàng)新舉措。一方面,“落葉不掃”將減輕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落葉不掃”能形成特殊的落葉景觀。這樣做可以讓絢爛的秋景延長,給城市環(huán)境增添浪漫氣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當然,“落葉不掃”也暗合了人們對秋天、對大自然的某種親近與留戀?!奥淙~不掃”是對人們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內心情感的一種滿足與撫慰。“落葉不掃”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轉變和進步,彰顯了城市管理者以人為本的情懷。
三、“落葉不掃”是順應民心之舉,彰顯了城市管理的品位與智慧。
“落葉不掃”是順應民心之舉。面對城市街頭的片片落葉,有選擇地設置幾條“落葉景觀道”,使其成為一道迷人的景觀供市民和游客觀賞,為城市增添幾分浪漫色彩和詩情畫意,使都市中人能在喧鬧中留存一份回歸自然的情趣?!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甭淙~雖小,但它事關綠色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管理者要創(chuàng)新管理形式,提高落葉價值,讓我們生活的城市充滿綠色、低碳、美麗的氣息。這種“落葉不掃”的積極嘗試,彰顯了城市管理的品位與智慧。
速寫速用
“落葉不掃”體現了人文關懷和城市管理之間的平衡。一方面,它守護了人們心底的那份柔軟。落葉掩蓋的街道,可能是幼時求學的路,也可能是長大回家的路,保留了它,也就保留了人們的回憶與念想?!奥淙~不掃”是生活中的“小確幸”,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人情味和煙火氣。另一方面,它彰顯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相比于“一刀切”的城市環(huán)衛(wèi)工作,留下的落葉更需要進行“精細化”管理,考驗管理者處理和調度的能力。它體現了城市靈活的管理思想,貫徹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落葉不掃,也并非撒手不管,而是精細化保潔養(yǎng)護。環(huán)衛(wèi)人員每天會進行道路的精細“撿拾保潔”作業(yè),同時加大巡回保潔力度,確保路面垃圾的及時清理。除了日常的巡回撿拾外,環(huán)衛(wèi)隊伍還根據實際情況,對作業(yè)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輔助作業(yè)。如遇降雨、霧霾天氣,環(huán)衛(wèi)人員會對道路上的落葉進行全面清掃保潔,確保落葉不遮蔽雨水口、不影響市民正常通行。
一枝一葉總關情?!奥淙~不掃”雖小,但背后是管理者對市民的回應與尊重,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落實。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正是從這一件件小事中匯聚起來。我們?yōu)椤奥淙~不掃”的行為點贊,也呼吁更多城市能借鑒這種行為背后的理念,在城市發(fā)展的同時增進人民福祉。
(摘編自《人文情懷和城市管理的和諧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