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江門鶴山市桃源鎮(zhèn),有一輛貨拉拉廂貨車,每次跑單時,總是引人關(guān)注。貨車駕駛位坐著一名身材嬌小的女子,她戴一副眼鏡,扎著利索的馬尾,颯爽干練。副駕駛坐著一個寸頭少年,他身材敦實,眼神卻顯出不符年齡的憨態(tài)。這是35歲的貨車司機田秀,和她14歲的兒子文文。幾乎每天,田秀都會風(fēng)雨無阻地帶著兒子跑單。文文患有多動孤獨癥和癲癇,心智停留在3歲,每當(dāng)媽媽下車裝卸貨,他便一個人坐在車上,自己聽著音樂手舞足蹈。
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持續(xù)了4年。做貨車司機,對田秀來說,是最“劃算”的工作——既可以照顧孩子,又可以賺錢。她行駛在日復(fù)一日枯燥的跑單里,計劃著養(yǎng)無法長大的兒子一輩子,也渴望著他能有融入社會的一天。
田秀是湖北黃岡人,2000年初來到江門打工,在這里認識了現(xiàn)在的丈夫唐生,兩人在鶴山成家立業(yè),不久后生下文文。不料文文快到2歲時遲遲不會說話。田秀夫婦將他帶去就診,醫(yī)生說這是多動孤獨癥。兩夫妻立即讓文文接受了行為干預(yù),但直至6歲,文文的情況仍未好轉(zhuǎn),加上家里又生了二胎,資金周轉(zhuǎn)不靈,文文沒再上過學(xué)。在成為貨車司機之前,田秀沒上過班,也沒進過廠,而是擺了很多年的地攤,就是為了同時兼顧孩子和賺錢。疫情之后,田秀轉(zhuǎn)做物流管理,接觸到不少貨車司機,便又萌生了轉(zhuǎn)行的想法。一開始,家里極其反對田秀去做貨車司機,幸運的是,疫情防控期間正是貨運物流的發(fā)展期,借著這股東風(fēng),她很快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沒錯。(文文、唐生均為化名)
(據(jù)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