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職業(yè)的高風險性和高強度壓力環(huán)境,極易影響消防員群體的睡眠質量,乃至可能誘發(fā)睡眠障礙。長期的睡眠障礙會導致消防員產生一系列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問題,從而影響消防員的個人生活與工作表現,降低消防員在救援任務中的救援效能。因此,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備受國內外研究者關注?,F對國內外消防員睡眠障礙相關研究現狀進行詳細論述,展望未來國內消防員群體睡眠障礙的研究方向,旨在為相關研究者和從事消防員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者提供少許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消防員;消防員睡眠障礙;睡眠障礙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9-0129-03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奮戰(zhàn)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由于消防員長期處于高強度的訓練和救援任務狀態(tài)中,往往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消防員在救援過程中的效能[1]。由于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消防員常常出現睡眠問題,甚至罹患睡眠障礙,關注消防員睡眠障礙對于消防員的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來說意義重大。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近年來國內外關于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研究現狀,重點包括消防員睡眠障礙調查與評估、睡眠障礙影響因素以及睡眠障礙干預方面的研究。通過研究現狀的總結,提出未來消防員睡眠障礙方面研究的方向建議,為提高消防員身心健康水平和消防員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水平提供思路和參考。
1 睡眠障礙的研究意義
睡眠障礙常常表現為睡眠量不正常、睡眠中出現異常行為以及睡眠和覺醒正常節(jié)律性交替紊亂。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許多職業(yè)群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問題,例如軍隊、醫(yī)護群體等。以往的研究證明,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焦慮、抑郁、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等)往往存在睡眠方面的問題,而睡眠在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之間具有調節(jié)作用。由此可見,職業(yè)群體如果長期出現睡眠障礙不僅會對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還會導致許多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使職業(yè)群體人員的生活和工作進一步受到負面影響,這對個人和職業(yè)團體來說都將是一大損失。
消防職業(yè)具有的特殊性和緊急性,導致消防員常常需要犧牲正常睡眠的時間去應對緊急救援、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任務,這也增加了消防員罹患睡眠障礙的風險。相關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會影響消防員的相關認知功能,例如,睡眠障礙會影響消防員在值班過程中的對突發(fā)情況的處理速度、持續(xù)注意力和警惕性,并且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消防員在駕駛過程中的入睡概率,進而增加撞車風險,危及消防員的生命安全。此外,長期的睡眠障礙也會導致消防員產生其他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問題,從而影響消防員的生活和工作[2-3]。例如,消防員的肥胖、心肺健康、動脈僵硬、心率變異性等身體狀況與睡眠障礙高度相關。長期被睡眠障礙困擾,還會增加消防員群體的職業(yè)壓力,降低消防員的職業(yè)幸福感和成就感。由此可見,睡眠障礙相關研究和應用對于保障消防員群體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義。
2 消防員睡眠障礙的相關研究情況
2.1" 消防員睡眠障礙調查與評估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外對于消防員的睡眠情況大部分采用主觀問卷進行評估,常見量表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也有部分使用艾普沃斯睡眠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來評估消防員在白天的睡眠情況。國外調查研究顯示,消防員群體的睡眠情況不容樂觀:韓國國家應急管理局曾對其37093名消防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其中36.6%的消防員需要睡眠障礙管理,21.9%的消防員需要進行下一步治療。在美國某城市,59%的消防員報告睡眠不足。芬蘭的消防員報告及結果顯示,消防員在一周內工作超過50h后就會出現睡眠障礙。在德黑蘭進行的一項研究中,69.9%的消防員報告睡眠質量差,而該國家普通成年人群體的這一比例僅僅為37%。此外,美國一項職業(yè)消防員睡眠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消防員在睡眠中發(fā)生阻塞性呼吸暫停的概率高達54%;30%的消防員出現失眠情況,失眠并伴隨阻塞性呼吸暫停情況的人數占比為17%;15%的消防員一個月做四次或更多的噩夢。韓國一項在職消防員睡眠情況調查中發(fā)現,42.4%的消防員報告睡眠質量較差,4%的消防員具有嚴重的失眠癥狀。國內學者在進行消防員心理健康調查時發(fā)現,消防員的睡眠質量明顯低于普通成年人,且消防員的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4]。曾有學者編制了適用于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適應性量表,用于消防員睡眠適應能力的調查,并且發(fā)現消防員的睡眠適應性與職業(yè)倦怠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睡眠適應性分數越高,其職業(yè)倦怠分數越低。一項在重慶市開展的消防員心理健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6.3%的消防員報告整體睡眠質量很好,26.0%的消防員報告睡眠質量較好,7.4%的消防員報告睡眠質量一般,0.3%的消防員報告睡眠質量很差。但在此次報告的人群中,有66.5%的消防員具有睡眠障礙,其中輕度、中度、重度分別占 56.5%、8.6%、1.4%[3]。綜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消防員群體的調查研究,均顯示消防員群體存在一定的睡眠問題,但是不同的研究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與調查與評估的取樣、測評工具的選取以及不同國家消防員職業(yè)內容的不同有一定關聯(lián)。
2.2" 消防員睡眠障礙影響因素研究現狀
了解和掌握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制,有利于幫助研究者和從事消防員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者更好地解決消防員的睡眠障礙問題,因此,消防員的睡眠障礙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制是近年來研究人員密切關注的研究內容。一項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韓國消防員的緊急和下班工作頻率與失眠癥之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而輪班工作模式與失眠癥之間沒有顯著關系。另一項研究對比了24h輪班制和48h輪班制對美國消防員睡眠質量的影響,結果證明,輪班模式對消防員的睡眠質量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有學者發(fā)現,葡萄牙東北部消防員的睡眠質量與血液學參數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具體表現在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值等生理指標上。抑郁、焦慮、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與消防員睡眠障礙之間存在著互相影響的關系[3-4]。例如,相關研究關注了預就業(yè)消防員的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并表示焦慮、抑郁、社會支持等社會心理因素是影響預就業(yè)消防員睡眠情況的主要因素。此外,職業(yè)緊張也是睡眠障礙的心理影響因素之一[2]。綜上,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影響因素大致分為生理、心理以及輪班情況三個方面,其中,睡眠障礙與心理、生理相關指標互相影響,內在深層的影響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2.3" 消防員睡眠障礙干預研究研究現狀
一項睡眠干預研究發(fā)現,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采用睡眠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可以有效提高輪班消防員的睡眠質量。另一項研究發(fā)現,正念干預對消防員的睡眠障礙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我國相關學者發(fā)現,采用中醫(yī)護理進行睡眠干預也可以顯著改善消防員的睡眠質量。除了針對消防員睡眠障礙問題自身的研究之外,近年來與消防員睡眠質量相關的疲勞研究逐漸興起,通常會采用睡眠障礙相關量表協(xié)同進行運動疲勞和情緒疲勞狀態(tài)評估[5],消防員在訓練和救援過程中的疲勞狀態(tài)與睡眠情況息息相關,因此,在研究消防員疲勞狀態(tài)評估、指標監(jiān)測以及疲勞管理、干預等方面,睡眠相關的主觀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消防員的睡眠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罹患睡眠障礙的情況不在少數,對于消防員這一職業(yè)群體來說,已經可以構成消防員職業(yè)傷害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職業(yè)消防員的睡眠障礙問題亟待解決。針對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大部分研究側重于小范圍小樣本的調查研究,對于消防員群體睡眠障礙的因素探究也集中在主觀調查層面,對于更深層次的生理、心理影響機制還屬于初步探索階段,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間和挖掘潛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針對消防員睡眠障礙的干預研究很少,而消防員睡眠障礙的干預與應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需求,如何有效改善消防員的睡眠障礙情況,將是消防員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的一大需求和重點。
3 我國消防員睡眠障礙的研究方向展望
3.1" 調查研究樣本多樣化,開發(fā)有效的測評工具
了解我國消防員群體的睡眠情況仍有必要。目前國內外關于消防員群體睡眠障礙情況的調查研究均存在樣本群數量少、涉及地域不同、消防員崗位不同等條件的限制,整體消防員的睡眠障礙情況不明朗,未來的調查研究可從樣本多樣和典型等方面入手,以便更加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我國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情況。有時,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患病率出現差異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睡眠障礙測評工具導致,故研發(fā)適用于消防員群體的睡眠相關量表對于準確掌握消防員群體的睡眠情況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3.2" 機制研究維度多樣化,包含生理、心理評價指標
目前國內關于消防員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調查研究,研究維度多處在睡眠障礙與不同心理情況之間的影響關系。同時,盡管國內已經陸續(xù)開展生理、心理等指標對睡眠障礙的相關影響機制研究,但大多生理指標和心理指標分離,并未體現出生理、心理互相結合對睡眠障礙帶來的影響。因此,未來可考慮在生理、心理層面深層次相結合對消防員睡眠障礙影響機制進行深入探索,為干預消防員睡眠障礙提供更多科學依據和指導思路。
3.3" 研發(fā)預警裝置與設備,優(yōu)化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時間方案
目前國內外研究鮮有針對消防員睡眠障礙問題開展干預與應用研究,未來可在這一方面進行探索與研究。盡管國外采用了成熟的睡眠認知行為療法與正念干預等方法進行干預研究,但這種干預方式具有治療周期長、應用無法推廣等問題。未來可研發(fā)針對消防員群體的可穿戴睡眠狀況預警裝置與設備,在消防員的日常訓練和救援任務中,可隨時監(jiān)測消防員的生理、心理指標,在睡眠相關生理、心理指標處于預警狀態(tài)時對消防員進行及時干預,避免職業(yè)傷害。同時,優(yōu)化消防員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方案,保證消防員在日常訓練和工作中的睡眠時間。通過合理科學的干預方式,保障消防員在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的睡眠問題,提高消防員的身心健康水平。
3.4" 拓展睡眠相關研究,提升消防員作戰(zhàn)效能
近年來,與消防員睡眠相關的研究層出不窮,睡眠障礙將不再成為唯一的關注點,以睡眠障礙為基礎,關注更多的消防員生理、心理健康問題,是消防員職業(yè)健康研究的熱點。例如,在日常訓練、執(zhí)行救援任務過程中,結合睡眠質量的主觀測評和消防員實時的生理、心理指標,可完成身心疲勞狀態(tài)的精確評估和干預研究,為提升消防員作戰(zhàn)效能提供科學基礎和應用基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消防員群體的睡眠障礙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不容忽視,盡管國內外已經開展了不少研究,但無論是理論分析還是實際應用都需要更加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我國消防救援隊伍邁向職業(yè)化之后,消防員的職業(yè)健康保障成為一大重點和難點。針對消防員睡眠障礙研究現狀,未來需要相關專業(yè)研究者和職業(yè)健康保障工作者進一步準確掌握我國消防員群體睡眠障礙情況,探索有效的睡眠障礙干預方式方法,研發(fā)相關職業(yè)防護裝備并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胡月,鄭龍強,李雨輝,等.我國西部某地消防員心理狀況調查[J].職業(yè)與健康,2024,40(2):220-223.
[2]王瑾編譯,Yook YS.消防員職業(yè)緊張及其與心肺功能、動脈僵硬度、心率變異性和睡眠質量的關聯(lián)[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20(11):1196.
[3]鄒德瓊.消防員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重慶科技學院,2022.
[4]楊永良,申昌,朱國慶,等.消防員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23,23(11):4074-4081.
[5]劉峰,邵珠旭.消防員運動性疲勞監(jiān)測量表的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5):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