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成立于2009年1月,至今已歷經15載,現(xiàn)有成員23人,樂團成員基本上都是退休后從零基礎開始學習薩克斯演奏。從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長為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如今,樂團已初具規(guī)模,高音、中音、次重音、上低音等多個聲部的流暢配合能夠演奏出數(shù)十首群眾喜聞樂見的中外名曲,旨在奏響新時代的和諧音符,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貢獻。在第二屆雅馬哈“芳華歲樂”管弦樂展演中,樂團榮獲了“芳華佳音樂團”獎,重奏組中榮獲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獨奏組有三位樂手榮獲一等獎。樂團指揮蒲曉波原來是一位專業(yè)文藝工作者,具有較高的編曲、配器、演奏、指揮藝術水平,樂團吹奏的都是由蒲老師將單一聲部改編成多聲部重奏的曲目。
針對這群平均年齡在67歲的退休人員,蒲老師很有信心,他每月都免費開辦兩次樂理知識講座,展現(xiàn)了他無私奉獻的情懷。講座內容有:五線譜和簡譜的識譜方法,一首曲子的練習方法,唱譜、節(jié)奏、樂句的句型、強弱緩急、薩克斯基本功日常練習、借助節(jié)拍器提高演奏水平等等。蒲老師要求隊員必須記筆記,歸納總結幾條教學重點,便于課后復習;課后布置任務,每天必須練習基本功。每次上課都要一對一演奏,其他學員當堂做評判,無形中激發(fā)大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每排練一首樂曲,蒲老師都會提前把樂譜通過微信群推送給大家,讓團員自己練習識譜,通過視聽范曲結合本聲部的分譜試唱試奏樂器,這樣高效率的學習和訓練,既夯實了基本功又鍛煉了演奏能力。經過大家的努力,現(xiàn)在樂團已經能演奏四五十首曲子了,而且每個人都具備很強的視奏能力。
2009年在國家教委舉辦的全國社區(qū)教育器樂比賽中,經過層層選拔,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脫穎而出,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2010年天津市文化局舉辦了百名管樂藝術家走進意式風情街活動,眾多的專業(yè)團體參與演出,如天津歌舞劇院、天津交響樂團等。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是唯一一支業(yè)余演出團隊。
樂團還熱心公益,2011年6月24日上午,在薊縣下營鎮(zhèn)石頭營村貧困生方愛杰家的小屋里,薩克斯樂隊的隊員們,把書包、筆記本、運動服、籃球、圓珠筆、三角板等多種文具交到11個貧困生的手中。
如今,這支來自社區(qū)而后發(fā)展為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活躍在市區(qū)各個社區(qū)舉辦的文藝晚會上,為天津市的群眾文化事業(yè)注入了活力,還成為海河沿岸、金灣廣場、民園廣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的團長楊金海是文革后首屆中南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畢業(yè)后在某機械研究所做技術工作,后來成長為一名高級工程師。2015年退休后,他加入了薩克斯樂團。經過刻苦訓練,演奏水平也日益提高,逐漸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他組織能力強,愿意為大家辦事,誰有業(yè)務上的困難他就不遺余力地出手相助。
樂團的核心主力李紅說起學習薩克斯的經歷:學習薩克斯入門容易學好難,很多人學習薩克斯可能就是能吹幾首歌就滿足了,但是我的目標是中外高難度樂曲也能吹,不只是吹一種風格,所以我就苦練基本功。
趙杰是資歷比較老的樂手,演奏水平很高。他熱心地幫助新來的成員,利用業(yè)余時間手把手的教授大家怎樣唱譜、怎樣換氣,怎樣把樂曲演奏得有聲有色,在趙老師幫助下幾位樂手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2015年,天音雅馬哈薩克斯樂團走出國門,在意大利的“歌詩達”游輪上進行了三場演出,得到中外游客的好評。一位意大利歌手被樂團演奏的歡快的《櫻桃樹下》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
在選拔新成員發(fā)面,除了藝術考核,也要看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因為組建樂團的初衷就是想要向公眾傳達積極面對生活、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通過在舞臺上的演出,樹立中老年人的新形象,豐富他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讓人的心靈逐漸豐富和飽滿。
從2014年起,樂團定期在民園體育場、津灣廣場舉行消夏薩克斯重奏音樂會,因此收獲了一大波粉絲。每到尾聲演奏《拉德斯基進行曲》的時候,觀眾們就隨著旋律擊掌,樂團和粉絲互動,融合在歡樂的海洋里,在長廊中回蕩……
生活的底色本就是人間煙火,在平凡的日子里尋找快樂,保持好的心態(tài),一路微笑前行,帶著陽光的溫暖,帶著飄逸的樂曲,優(yōu)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