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任務圓滿完成,宣告我國探月工程進入了新階段。
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表示:“中國人站在月球上已經(jīng)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等我們站在月球上的那一天,一定要把國旗插在那兒!相信這個事情很快就可以實現(xiàn)。”
嫦娥六號如期從月背帶回近四斤土,讓胡浩沉浸在奔波忙碌中,護送返回器回京并開艙,部署安排軌道器后續(xù)拓展實驗,見證月背樣品開啟科學研究……
一路陪伴“嫦娥”長大,胡浩也從副總指揮成為總設計師。身份幾次轉變,不變的是總在面對新問題,迎接新挑戰(zhàn)。“開門看到老虎不可怕,可以想辦法對付它。可怕的是門外一片漆黑,這一步是邁還是不邁?”胡浩的形象比喻道出了向未知進發(fā)的巨大壓力和挑戰(zhàn)。
一項項創(chuàng)新突破,一次次闖關奪隘。胡浩用四個“信”字總結一路走來的感受:“堅定信念,邁向夢想。保持信心,迎難而上。相互信任,協(xié)同攻堅。言而有信,開展合作?!?/p>
2030年前實現(xiàn)載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來藍圖,已經(jīng)繪就?!版隙鹞逄柡玩隙鹆栕C明中國人設計的這條往返月球的技術路線是可行的?!焙频恼Z氣,自信又果決,“航天人已投入新的戰(zhàn)斗!”
(選自《人民日報》訂閱號2024年7月3日,有改動)
熱點意義
2024年6月4日,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tài)展示,這是中國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這不僅是中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飛躍,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次生動體現(xiàn)。
在嫦娥六號任務中,國旗展示系統(tǒng)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系統(tǒng)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是探月工程四期探測器系統(tǒng)的關鍵項目之一。它不僅要保證國旗在月球背面的獨立展示,還要確保展示效果的完美呈現(xiàn)。國旗展示系統(tǒng)的成功,是無數(shù)科研人員智慧和努力的結果,是探月工程中的“隱形英雄”。
熱點延伸
月球上的五星紅旗是“石頭”做的
大家好,我是嫦娥六號。6月4日7時38分,我?guī)е滟F的月球樣品,從月球那神秘而遙遠的背面起飛,隨后穩(wěn)穩(wěn)地進入了預定環(huán)月軌道。這一刻,我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的壯舉,真是太激動啦!
但,驚喜可不止這些哦!我還攜帶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并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
你們知道嗎?這可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tài)展示國旗,意義非凡呢!它能在月球極端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鮮艷如初。無論是高低溫交變、高真空還是強紫外輻射,對它來說都不在話下。
你們是不是很好奇,這面國旗到底是用什么神秘材料制成的呢?
▲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國旗交付正樣件。(武漢紡織大學供圖)
嘿嘿,我就不賣關子了。
其實,這面國旗是由玄武巖纖維制成的!玄武巖,這種看似普通的礦物,在我國的科學家團隊手中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我聽說,這些玄武巖石來自河北蔚縣,把它們粉碎、熔化后,拉成頭發(fā)絲三分之一的粗細,然后把它紡成線,織成布。
此項工作由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共同研制。歷時近4年,攻克諸多國際難題,武漢紡織大學徐衛(wèi)林院士團隊,首次成功研制出無溫控保護、獨立動態(tài)展示的“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
制作國旗時,對重量和質量要求非常嚴格,既要做到薄而軟,又要做到強而韌。這面國旗的尺寸為300mm×200mm,與A4紙差不多大,但重量卻只有11.3克,比嫦娥五號的國旗輕0.5克呢!
我聽徐院士說,玄武巖纖維具有非常優(yōu)異的隔熱抗輻射性能,能夠抵御月表惡劣環(huán)境,他們已經(jīng)將玄武巖纖維應用研究拓展到耐熱、阻燃等領域。
未來,玄武巖纖維作為輕質、柔性防護材料,將在航天服、太空艙、月球基地等中國航天事業(yè)中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真是太棒啦!
這次我?guī)е簧傧冗M裝備到月球,包括降落相機啦,全景相機啦,月壤結構探測儀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啦,來進行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等。
我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快速采樣,珍貴的樣品已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