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舊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望城鎮(zhèn)省莊村,是鄧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在江西勞動和生活的地方。
鄧小平勞動車間
鄧小平勞動車間原為拖拉機修造廠的一間修理車間,建于20世紀60年代,鄧小平勞動車間東西長42.5米,南北寬12.6米,高7.3米,磚木結(jié)構(gòu),人字型木架梁,紅機瓦頂,混凝土地面。車間共12開間,每開間的南北墻均設(shè)大型采光窗,西墻另開設(shè)1小門。車間墻面為沙漿石灰底,墻體上保留標語,內(nèi)容為:“抓革命、促生產(chǎn)”“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2013年3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鄧小平勞動車間(見圖1)就是在那段特殊時期,鄧小平同志及其家人勞動過的地方。
一張斑駁的鉗工臺
在原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舊址鄧小平勞動車間內(nèi),陳列著一張斑駁的鉗工臺。鄧小平被分配到修理車間后,車間主任陶端縉負責給鄧小平安排具體工作,起初讓鄧小平同志去清洗零件,但是清洗零件需要長時間蹲著,鄧小平同志的膝蓋不太好,所以便想讓他去描圖紙,可是線條又太細,看不清楚。后來陶端縉就提出,要不干點力氣活,當鉗工怎么樣?鄧小平聽后立馬說到:要得要得。因為他年輕時就曾在法國雷諾汽車廠當鉗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40年后重操舊業(yè),鄧小平同志在勞動車間就是在這個鉗工臺上做鉗工工作。在工廠的兩年多時間里,鄧小平同志就在這張斑駁的工作臺前辛勤地工作,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件屬于他的工作。每次干完活后,他上半身的衣服都要被汗水浸透。鄧小平工作臺(鉗工臺)如圖2所示。
桌身為木質(zhì),桌面覆蓋了一層鐵皮,主體為棕黑色,因年代久遠有部分殘損,尤其是支撐工作臺重量的四腳。木桌一側(cè)設(shè)有臺虎鉗,長43厘米,寬12厘米,高19厘米,臺虎鉗的圓底座直徑19厘米,搖柄長31厘米;鉗工臺表面由兩塊黑色薄鐵片包裹,一塊長143厘米,另一塊長30厘米。工作臺腿長77厘米,寬7厘米,桌面下橫梁距地55厘米,橫梁長133厘米;桌板厚3.5厘米。
在這件文物背后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一位新來的年輕技術(shù)員拿著件廢棄的零件,走到工作臺前,對正在干活的鄧小平說:“老鄧,您看這零件的外形,可以改良一下說不定可加工成另一種修理拖拉機的節(jié)能工具哩,要不我們一起試試看?”在認真聽完技術(shù)員介紹產(chǎn)品的設(shè)計原理后,鄧小平爽快地答應(yīng)了。就這樣一老一少站在鉗工臺旁,一鏗刀、一鏗刀地對零件進行打磨,一尺厘、一尺厘地對模型進行測量。新產(chǎn)品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試制成功了,它不僅成本低,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看著自己加工的新產(chǎn)品,鄧小平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用那熟悉的四川口音詢問年輕人:“你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學的是啥子專業(yè)???”技術(shù)員認真地回答說:“我是天津工學院畢業(yè)的,學的是內(nèi)燃機設(shè)計和制造專業(yè)?!编囆∑铰犕昙夹g(shù)員的話后,微微點頭,沉思片刻說:“技術(shù)是很管用的?!?/p>
1978年,鄧小平同志以一個世紀偉人的目光,對落后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氐街醒牍ぷ鲘徫缓?,他全面倡導改革開放。因為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就應(yīng)該培養(yǎng)更多的科技人才,并指出科學技術(shù)才是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第一生產(chǎn)力。
豐收27型拖拉機
在原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展覽區(qū)域,陳列著一輛由江西拖拉機制造廠生產(chǎn)的豐收27型拖拉機,這也是鄧小平在江西勞動三年多的時間里唯一一次使用交通工具,如今這輛拖拉機已被定為三級文物,它見證了偉人鄧小平同志所經(jīng)歷的非常歲月,以及鄧小平與工人師傅們的深情厚誼。豐收27型拖拉機如圖3所示。
拖拉機由江西拖拉機制造廠制造,材質(zhì)為鐵質(zhì)金屬及橡膠等,車體外殼為綠色,整體車況一般,因年代久遠有部分殘損,存在氧化銹跡。拖拉機高215cm,寬167cm,長275cm,整體呈L形,駕駛室車廂靠后較高,長177cm,高275cm,前引擎位置靠前較低,長98cm,寬73cm;駕駛室主車窗前設(shè)有擋雨板,后面有玻璃窗,長57cm,寬25cm,兩側(cè)有鐵質(zhì)車門,呈不規(guī)則矩形,寬約60cm,約125cm,缺少車門把手,車門兩側(cè)有倒車鏡,呈規(guī)則圓形;車頭有圓形車燈兩個,直徑15cm,深13cm,引擎位置右側(cè)網(wǎng)上引出引擎排氣管,長107cm;前輪較小,輪轂直徑55cm,含車胎直徑75cm,胎寬12cm,后輪較大,輪轂直徑80cm,含車胎直徑118cm,輪寬28cm,后輪上方有擋泥板。
這件文物背后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1970年的春節(jié)時,鄧小平的孩子們分別利用探親假回到江西和父母團聚。時間過得飛快,假期馬上就要結(jié)束,孩子們又要回鄉(xiāng)支農(nóng)。而鄧小平的小兒子只有十五六歲,還要一個人去山西支農(nóng),在那個年代,這一走,便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在送走兒子的時候,鄧小平心里特別難過,但他只能把這種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仍堅持到工廠上班。然而在勞動的時候,他突然暈倒在工作臺上,面色蒼白,滿頭大汗,工人們都慌了,趕緊扶著鄧小平坐下。夫人卓琳知道這又是犯了老毛病——低血糖,需要糖水才可緩解,女工程師紅杏立即從家里端來了一杯糖水,給鄧小平喝下,鄧小平才慢慢舒緩過來。因為當時廠里沒有汽車,只有兩輛修好的拖拉機,所以車間主任陶端縉就找來了這輛豐收27型拖拉機把小平送回將軍樓。
工具木柜
在勞動車間內(nèi),鄧小平工作臺后方擺放著一個工具木柜,整體為暗紅色,有兩扇對開木門,因年代久遠,柜體有劃痕,當時車間的工人就用它來儲存勞動工具、零件等。該木柜為立體矩形,長90cm,寬50cm,高100cm,整體保存完整,背面有兩個瓶蓋大小的洞孔,由四邊四個柜腳支撐。柜體除了背面與底面都涂滿紅漆,整體呈暗紅色。木柜正面有兩扇對開木門,右門有門把手,左門門把手缺失,木柜背部上下分隔兩層,空間較大用于存放工具。工具木柜如圖4所示。
木柄尖手鐵錘
這件木柄尖手鐵錘整體較為完整,因年代久遠,鐵錘頭氧化生銹,銹跡布滿錘體,呈現(xiàn)暗褐色。此鐵錘長19.8cm,寬12.8cm,厚2cm,由錘體和木柄組成,錘頭一側(cè)為尖角,一側(cè)為鈍角,鈍角一側(cè)截面為八角形,鐵錘整體氧化生銹,顏色呈黑褐色。錘體和木柄連接處兩側(cè)存在裂痕,一側(cè)較大較深,一側(cè)較小。木柄為深黃褐色,表面光滑。木柄尖手鐵錘如圖5所示。
電工折疊削皮鐵刀
這把電工折疊削皮鐵刀是當時車間其他工人使用的工具。鐵刀長20.5cm,寬2.5cm,厚1.2cm,整體較為完整,因年代久遠,刀刃因氧化生銹,銹跡布滿刀體,呈現(xiàn)暗褐色,刀柄為鐵質(zhì),兩側(cè)覆蓋有黑色塑料,塑料上有橫向菱形交叉的紋路,紋路中間有鐵刀品牌:雙鹿。柄末端有一個鐵環(huán),可隨刀柄扭動。電工折疊削皮鐵刀如圖6所示。
扁形鋼銼
這件扁形鋼銼長49.3cm,寬3.5cm,厚0.8cm,整體較為完整。鋼銼沒有木柄,整體為金屬材質(zhì),一側(cè)為尖端,用于固定木柄部分,中間略寬,往另一側(cè)漸窄,到末端為方形。銼身布滿規(guī)則凹痕,用于打磨修正零配件,因年久氧化,鋼銼本體布滿銹痕,呈紅褐色。扁形鋼銼如圖7所示。
鋼鋸
這件鋼鋸長46.5cm 寬11cm,整體較為完整,因年代久遠,鋼鋸本體及鋸條氧化生銹,呈現(xiàn)暗褐色。鋸柄呈水滴狀,兩側(cè)有間隔的凹凸痕跡,增加摩擦力,存在部分磨損;鋸體分為兩段,前段較窄較細,后段較寬,內(nèi)部空心,依靠連接處螺絲將前段收入空心處;鋼鋸配有鋸條,連接固定處穩(wěn)定,鋸體及鋸條受氧化嚴重,通體附有鐵銹。鋼鋸如圖8所示。
這些文物見證了那段非常歲月,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激勵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力量源泉。通過展示、研究、宣傳文物,能使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我們應(yīng)該共同努力,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做好文物的修繕、整理、展示和研究工作,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歷史,從而凝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作者單位:南昌市小平小道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