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短視頻和社交網(wǎng)絡的時代,信息的閉塞使西方人對東方國度充滿了神秘又離譜兒的想象。曾有一段時間,歐洲人覺得中國黃金鋪地、香料遍野、士兵百戰(zhàn)不死……這些傳言均是拜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先生所賜,他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可沒少“吹?!薄?/p>
生于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肯定想象不到,數(shù)百年后,這個世界上誕生了一種叫作“照相機”的東西,僅靠一支筆寫游記的時代已經(jīng)慢慢過去。
在十九世紀中后期,就有一位名叫約翰·湯姆森的蘇格蘭人,帶著照相機不遠萬里來到了東方,游走于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留下了更加真實可信的東方影像。相較于主觀性更強的游記,他的照片讓人們對東方國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請跟隨我們回到一百五十多年前,一起走近這位“攝影界的馬可·波羅”,看看他一路上的見聞吧。
遠東之行
1837年,湯姆森出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梢哉f,他的成長是與攝影相伴的。
在湯姆森兩歲的時候,攝影技術誕生。生在煙草商家庭的湯姆森,年少時卻被送到了一家光學儀器作坊當學徒。在那里,他得以接觸許多科學知識,特別是與攝影相關的光學和化學知識。因此,湯姆森在十幾歲的時候便對鏡頭和照片成像的原理了如指掌。
不僅如此,生性要強的湯姆森還非?!熬怼钡嘏苋鄱”に囆g院校上夜校進修,積極地吸收著藝術領域的新知識。二十歲左右,湯姆森取得了自然哲學的專業(yè)認證以及初等化學和數(shù)學的結(jié)業(yè)證書,又于1861年加入了蘇格蘭皇家藝術協(xié)會。
這些經(jīng)歷開闊了湯姆森的眼界,但他并沒有把其中任何一項當作終生的事業(yè)。二十五歲時,湯姆森跟隨哥哥搬到了位于東南亞的新加坡。當時的新加坡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那里,兄弟二人開了一家名叫“湯姆森兄弟”的公司,哥哥從事鐘表修理的工作,弟弟則專注于制作光學航海儀器。與此同時,湯姆森還借工作之便,開辟了“第二職業(yè)”——經(jīng)營照相館。
身處文化風俗與歐洲迥然不同的亞洲地區(qū),喜愛攝影的湯姆森抓住了這個好機會,背上了大包小包全套攝影設備,當起了“亞洲旅行博主”,記錄他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湯姆森為什么帶著好幾個大箱子呢?原來,那時候湯姆森所用的還是很老式的相機,也就是裝有鏡頭的大木盒,名為“暗箱”,是拍攝時還常常需要使用支架和遮光布的那種“大塊頭”設備。
另外,他當時采用的最先進的攝影技術名叫“濕版法”,也叫“火棉膠攝影術”。簡單來說,想要獲得照片,就要在經(jīng)過處理的濕玻璃板上進行曝光,曝光后立即顯影和定影。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諸如火棉膠、硝酸銀等危險的化學試劑。
可想而知,湯姆森出門“旅拍”一趟,要帶多少行李。因為自己拿不了這么多東西,所以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花錢雇好幾個當?shù)厝水敯徇\工。
從1862年起,湯姆森開始了他的南亞和東南亞攝影之旅。他走訪了馬六甲海峽兩岸,在馬來西亞以及蘇門答臘島等地游歷,拍攝了當?shù)氐脑∶窈痛迓?;接著又前往印度和斯里蘭卡,記錄當時那里遭遇颶風的情景;幾年之后,湯姆森賣掉了新加坡的照相館,短暫定居泰國曼谷,其間拍攝了許多暹羅國王和皇室重要人物的照片;1866年,他深入柬埔寨叢林,拍攝了壯觀的吳哥窟遺址。這片古老的宗教建筑群,讓來自西方的湯姆森感到震驚不已。
不久之后,湯姆森帶著照片回到了歐洲。在交通和通信尚不發(fā)達的時代,亞洲的異域風情突然變得真實可見,這讓歐洲人大開眼界。湯姆森的第一本書《柬埔寨古物》借此機會出版了,這本書圖文并茂地展現(xiàn)了東南亞地區(qū)的百姓生活和獨特文化。
湯姆森就像一個新時代“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先驅(qū),他一路探索,終于使他再度榮譽加身——湯姆森成為倫敦皇家民族學會成員,并當選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研究員。
旅拍中國
湯姆森片刻都不愿沉溺在榮譽里,他返回亞洲,決定開啟第二次攝影旅程。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土地——中國。
當時,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湯姆森相信,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一定有著令人驚嘆的自然和人文風光,這是攝影最珍貴的素材。
實際上,湯姆森并不是第一個來到中國的攝影師。1844年,法國海關官員于勒·埃及爾來到中國談判通商口岸事宜,為一名廣州官員耆英拍攝了人像,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此后,來自歐洲各國的攝影師在福建等地拍攝風景;俄國攝影師也深入我國東北、西北探險,拍攝了許多人文景觀。
在當時的中國人眼中,來華旅行的外國人多半是官員、傳教士,或者是一些聞所未聞的“科學家”“探險隊”,而湯姆森卻沒有那么多身份標簽,他單純地喜歡攝影,著迷于中國的風土人情。
他設計了一條長長的旅行路線:
記錄史實
在攝影技術方興未艾的年代,攝影師群體并沒有形成成熟的“構(gòu)圖”“光影”等知識體系,照片畫面和諧與否取決于攝影師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意趣的高低。湯姆森在藝術院校進修的經(jīng)歷就成了他很重要的積累。而他拍攝的照片,更大的意義在于“記錄”,也就是說,他的作品是值得被當作歷史資料永久保存的。因此,后人將湯姆森視為“紀實攝影”的先驅(qū)之一。
1873年,一部四卷的攝影集《中國和中國人的影像》出版了,其中集結(jié)了湯姆森多年在中國走南闖北的心血之作,包含兩百余幅照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當時人們對攝影技術還很陌生,被拍攝者見到洋人和照相機往往感到害怕,因此湯姆森拍攝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盡量還原真實場景的前提下“擺拍”的。然而,在他的旅途中,很多人表現(xiàn)出了對攝影的好奇心,并且愿意配合他的拍攝。湯姆森在書中感言,中國人是非常聰明且友善的。
從風景名勝到人文物產(chǎn),從達官貴族到平民百姓,湯姆森為我們呈現(xiàn)了最為真實的影像資料。感謝這位了不起的攝影師,讓我們有幸見到了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中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