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豫西丘陵山區(qū)的河南澠池縣,今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是仰韶文化的發(fā)祥地和考古學的誕生地,其以彩陶聞名遐邇。在當前文物流失慘重、考古挖掘火熱的時代,河南澠池利用“仰韶彩陶”這張金字招牌,刻苦鉆研彩陶復制品的制作,以打造當地特色文化產業(yè),實現其文化振興。澠池彩陶復制品產業(yè)鏈發(fā)展完善,所生產的彩陶復制品馳名中外,銷售火爆,不僅在文化傳承開發(fā)方面為其他相關產業(yè)作出了表率,也喚醒了群眾對仰韶文化的熱愛。
澠池彩陶復制品歷史溯源
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在澠池仰韶村遺址發(fā)現了大量彩陶器。按照考古學慣例,以發(fā)掘地將其命名為“仰韶文化”。自此,澠池因“仰韶文化”考古發(fā)祥地而聞名中外。直至2004年,澠池縣的一些企業(yè)萌生了打造當地特色旅游紀念品的想法,開始生產彩陶復制品。2005年,在企業(yè)的帶領下,一些制作彩陶復制品的從業(yè)者自立門戶,成立了家庭私人作坊。同年,澠池彩陶復制品的從業(yè)人員有40~50人,年收入在2~5萬元,產品主要銷往河南省內,產業(yè)整體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
2010年,河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中原經濟區(qū)建設的決定》,致使河南文改辦出于文化產業(yè)賦能精神文化建設,以加快中原經濟區(qū)建設的目的,決定撥款50萬元作為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專項基金,鼓勵澠池彩陶復制品行業(yè)擴大市場規(guī)模。因此,其產業(yè)從業(yè)人員有100~200人,當地彩陶作坊近10家,年均收入提高至5萬元。在擴展規(guī)模的同時,澠池彩陶復制品還注重加強對外影響力,從而打造其國際化市場格局。2015年以后,在河南文旅局的組織下,澠池彩陶復制品多次參加國內各項文化產業(yè)博覽會、經貿洽談會、學術交流會等,這些文化交流活動使得澠池仿古彩陶走出國門,不僅提高了知名度,也擴大了彩陶復制品的流通領域。
2021年4月30日,三門峽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三門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嘉慶仰韶文化遺址保護的決定》,且當年正值仰韶文化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因此,澠池彩陶復制品的熱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同時,當地一些企業(yè)與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官方機構達成合作,向其捐贈高仿彩陶制品,亦加大了對澠池仿古彩陶的宣傳力量。自此,澠池彩陶復制品市場步入快速發(fā)展時期,其彩陶復制品年產量有兩萬多件,已遠銷日本、荷蘭、韓國等多個國家,年銷售額累計一千多萬元。
近年來,該產業(yè)緊跟時代潮流,加入各大電子網絡平臺,相關企業(yè)還開設了官方微信公眾號,以促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除此之外,該地彩陶作坊還與多方企業(yè)合作,如與當地仰韶彩陶坊酒業(yè)合作,既拓寬了產品的銷售渠道,亦加強了其使用價值,實現了產品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
澠池彩陶復制品的經營狀況
經營者
澠池彩陶復制品的經營者包括個人、企業(yè)和機構三部分。其中,個人主要是一些家庭私人作坊,他們通過自產自銷的方式經營。私人作坊的經營者大多來自華中及西北邊陲地區(qū),其中尤以河南、甘肅人居多,年齡集中在40~55歲。私人作坊的店面在澠池、洛陽、鄭州、蘭州等地均有分布,店鋪大小為2~3個開間,年租金在50~100萬元人民幣。近年來,隨著各大高校加強對陶瓷專業(yè)學科的建設,越來越多的“90后”加入澠池彩陶復制品行業(yè),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經營者的文化水平亦顯著提升,因為“90后”的經營者大多是中專畢業(yè)的學生,還有少量的大專生、本科生。
當地的大型企業(yè)有2家,均屬于私營性質,如河南仰韶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的仰韶彩陶坊,兼具營銷和展示兩種職能,以售賣彩陶復制品為主,年產仰韶彩陶藝術品10萬件,解決了120人的就業(yè)問題,實現了經營收入1200萬元人民幣,利稅260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澠池彩陶復制品企業(yè)在推動當地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亦在鄉(xiāng)村振興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彩陶文創(chuàng)產品經營機構多為官方博物館,如河南博物館、洛陽博物館、仰韶文化博物館等地方文博單位,主要以收購的方式與企業(yè)達成合作,將其購入的彩陶復制品專門用以陳列展示。除此之外,博物館以經營彩陶文創(chuàng)產品為主,因其客流量和影響力較大,在提升仿古彩陶的銷量以及弘揚仰韶文化上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經營品類與價格
澠池地區(qū)的彩陶復制品市場以售賣仿古彩陶為主,同時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輔以售賣文創(chuàng)衍生類產品,以擴大受眾群體,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購藏需求。
仿古彩陶有杯、缽、碗、瓶、罐等,不僅種類繁多,造型也古樸優(yōu)美。在紋飾上,有火焰紋、花瓣紋、人面紋、魚蛙紋等典型的仰韶文化彩陶紋飾,再現了先民的審美智慧和思想旨趣。按照功能屬性來分類,仿古彩陶可分為陳設器和實用器。
陳設器的價格受文物的知名度、尺寸、制作周期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通高在15~30厘米的仿古彩陶,售價260~780元;30~50厘米的彩陶復制品,售價800~1500元。若仿制較有代表性的陶器,如人面魚紋彩陶盆、鸛魚石斧彩陶缸、雙聯(lián)瓶等,其紋飾和大小均為等比例仿制,售價多在1萬元到5萬元。除此之外,澠池仿古彩陶亦被作為酒器,進軍高端白酒市場,以擴大其市場規(guī)模。仰韶彩陶坊作為中國白酒的一個知名品牌,酒瓶的制作源于當地彩陶作坊,造型取自仰韶彩陶小口尖底瓶,其市場售價為每瓶72~157元,高端系列產品售價在358~570元,旨在精準定位宴席和商務消費兩大場景。該酒系列產品除銷往河南本省城市外,亦布局省外市場,率先在西安和北京打造戰(zhàn)略支點,繼而拓寬至湖北襄陽、陜西渭南、河北邯鄲、山西運城以及長三角的蘇錫常等地區(qū)。由此可見,澠池仿古彩陶與當地酒坊的合作不僅弘揚了仰韶文化,以文化賦能品牌,實現了文化與品牌的雙贏,亦帶領澠池仿古彩陶流入更多省市,從而拓寬了其流通領域。
在文創(chuàng)產品板塊,博物館作為文化文物單位,在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地的仰韶彩陶博物館、1921彩陶藝術館等均售賣鑰匙扣、冰箱貼、帆布包等彩陶周邊產品,售價在5~200元。因薄利多銷,當地彩陶文創(chuàng)產品銷量較為可觀,月銷量可達200件。由此可見,澠池將仰韶文化與現代工藝技術相結合,利用自身研發(fā)優(yōu)勢,對傳統(tǒng)的制陶工藝加以改進創(chuàng)新,使仰韶彩陶從單一的觀賞品轉變?yōu)榧^賞、收藏、實用于一體的現代化藝術品。
經營方式
澠池彩陶復制品的經營者主要以自產自銷的方式經營,其銷售方式主要有兩種:線下銷售和線上銷售。
線下銷售的個體制作廠商主要分布在澠池當地,但隨著市場的發(fā)展,很多制作廠商遷至人流量較大、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qū),洛陽、鄭州、三門峽、蘭州等地均有澠池彩陶復制品制作廠商。他們主要以店鋪零售、企業(yè)或機構批發(fā)、定制的方式售賣仿古彩陶。除此之外,一些大型企業(yè)和博物館主要以展銷的方式售賣彩陶復制品。2010年,澠池仰韶文化彩陶復制品由河南文物局組織在瑞典的馬爾默市展出。其中,河南仰韶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展出彩陶復制品58件,其展品被外國游客瞬間搶空。由此可見,展銷不僅擴大了彩陶復制品的流通范圍,也活化和促進了仰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
澠池彩陶復制品的線上銷售平臺以淘寶、微店為主,網絡店鋪的發(fā)貨地也主要聚集于澠池、洛陽、三門峽、蘭州等地,店鋪商家約27家。其中,店齡較長的在8~11年,較短則為3個月。從銷量來看,較高的網店銷量為22~31件,較低的銷量為1~9件,有的店鋪銷量甚至為零,這與產品易碎、附加運費、實用性較低、受眾范圍小、網店設計滯后、專業(yè)運營人員缺乏等因素息息相關。由此可見,該產業(yè)互聯(lián)網轉型程度較低,未來仍有較大進步空間。
從整體的產品流通領域來看,國內主要聚集于河南、甘肅、陜西,河北、安徽等省份的消費群體較少,國外流通區(qū)域主要集中在瑞士、韓國、英國、法國等國家。
澠池彩陶復制品的購藏群體
彩陶復制品的購藏群體以“收藏投資”和“人情饋贈”為主要目的。近年來,隨著復興傳統(tǒng)文化和考古熱的興起,彩陶復制品作為仰韶文化的象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其消費群體亦可分為個人、機構、企業(yè)三部分。
首先,個人主要包括國內外游客,其大多以零售的方式購入仿古彩陶,作為工藝品饋贈給親朋好友。同時,也存在少量有一定鑒藏能力和經驗的顧客,出于收藏投資的目的購入仿古彩陶,這類人多集中在50~70歲。從個人消費群體的年齡和地域來看,“60后”“70后”占比約在80%,“80后”占比15%左右,“90后”“00后”占比最少,僅在5%左右;國外游客占比17%左右,國內占比83%左右。這反映出新時代年輕群體對此類藝術品的喜愛程度較低,且產品的消費市場以國內為主。
其次,企業(yè)主要以饋贈的方式購藏彩陶復制品,如仰韶仿古研究所曾贈給黃河日報一款高級定制版的仿古彩陶,以期借助其新媒體平臺加強對彩陶產品的宣傳。
最后,機構大多出于收藏投資或研究樣品的目的購入彩陶復制品,主要包括博物館以及各地高校。如當地的官方機構仰韶文化博物館將仰韶仿古研究所設為定點彩陶復制品采購單位,這屬于企業(yè)招商引資的一種途徑,有助于雙方合作共贏。河南大學、甘肅職業(yè)技術學校等高校亦會定期采購彩陶復制品,將其作為課程研究樣本,為學生普及陶器知識。除此之外,高校亦作為饋贈對象,企業(yè)為其無償制作彩陶,作為課程研究樣本。反之,企業(yè)作為高校的研學中心可提高知名度。
整體來看,在這三部分消費群體中,機構和企業(yè)多出于商業(yè)目的,尋求利益,需求量較大,購入的仿古彩陶較多,分別占比約47%和38%;而個人多出于紀念陳設的目的,消費意愿不強,僅占15%左右。
總之,仰韶文化是澠池的文化財富,在仰韶文化的加持下,澠池彩陶復制品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和壯大是對仰韶文化遺產的傳承、利用和保護。該產業(yè)不僅能夠在新時代深入挖掘仰韶文化的歷史內涵和精神價值,亦能加強對仰韶文化的傳播。在經營方面,澠池彩陶復制品市場規(guī)模日益擴張,實現了產品和經營方式的多元化,從而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但其互聯(lián)網傳播力有待加強。在購藏群體上,可以見得澠池彩陶復制品消費市場已遍布中外。同時,企業(yè)與媒體、高校等機構的多方合作,對促進其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大有裨益。整體而言,澠池彩陶復制品市場在振興當地文化、打造仰韶考古圣地、建設“文化澠池”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亦為其他非遺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發(fā)展樹立了典范。
作者簡介:齊曉瑩,女,漢族,河南南陽人,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美術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