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陶陶”的微信名,一用十余年。喜歡這個名字的由來,因為清醒地生活著,才能有天真的快樂,才有望做成閑人。
和陶陶認識十余年,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平時并不常見面,卻會因為茶不時相遇,然后一起深入聊彼此近期對茶的感悟,分享收集到的美好器物。
這讓我想起張允和的那句詩“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壹 專業(yè)茶行業(yè)“愛好者”
陶陶是地道南方人,祖籍福建漳州,自小在福州長大,卻并不是典型的南方女子,近一米七的身高,大氣爽利的性格,出場自帶“大姐大”氣質(zhì)。在她身上很難尋到人們慣常印象里南方女子的樣子。
她坐在茶桌前泡茶時,專注的神色和嫻熟的手法,會迅速將人帶入她所營造的氛圍里。她對器物養(yǎng)護也極為細致并頗有心得,許多普通的器皿在她的養(yǎng)護下,甚至能發(fā)生脫胎換骨式的氣質(zhì)變化。
喝茶是陶陶從小跟著父親浸潤出的習慣,“愛好者”是她給自己和茶的關(guān)系定位。
這是陶陶的自謙,從茶行業(yè)的專業(yè)角度來考量,她有著毋庸置疑的專業(yè)度。十多年來,她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和學習力,很早就在國內(nèi)知名茶修機構(gòu)修習茶道課程,走訪國內(nèi)茶行業(yè)頂尖的美學市集,遇到感興趣的課程,即使在其它城市,她也會利用周末前往學習。
不以此為業(yè),所為僅出于喜愛和偏好。用一種玩的心態(tài)做一件喜歡的事。在這種松弛里,陶陶玩茶和器十幾年,成為我們所生活城市里最資深的那撥茶人之一。
小時候,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如一日三餐般的存在。后來,隨著生活的鋪展,茶演變成了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琴棋書畫詩酒茶”。
這種轉(zhuǎn)化不能用“升級”來定義,是茶以更多面的形式在生命里展開。
貳 第一把紫砂
紫砂是陶陶正式進入茶的開始。
陶陶現(xiàn)在的空間名為“第一談茶事”。2009年,她和幾個朋友做了這個城市里頗為知名的紫砂會館,“第一談”是當時會館的名字。那一年發(fā)生了許多對陶陶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她對這名字有著特別的感情。后來,會館結(jié)束,與伙伴們協(xié)商之后,陶陶留下了“第一談”。如今再啟用,是對往事的緬懷,也是對未來的珍視和希冀。
“從小喝茶是受父親的影響,茶成為生命所愛,有賴于愛人的理解和支持。我第一把真正意義上的紫砂壺和第一本學習紫砂壺的專業(yè)書籍,都是愛人出差上海時買給我的。他知道我喜歡,這么多年就一直這樣支持著。”
愛人當年送的壺,經(jīng)年累月里用茶水養(yǎng)出了瑩潤的包漿,在時光里發(fā)出溫潤的光。愛人送的書,也是一讀再讀,每一遍都仔細做筆記,認真參詳。
如今,陶陶將“第一談茶事”安在了自家小區(qū)的樓下,臨河街道的一處兩層的鋪面,遠離鬧市,有歲月靜好、安靜恬淡的氣質(zhì)。
“當初的紫砂會館位于全市最高檔的商業(yè)住宅區(qū),后來我又弄過三個茶室,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換了地方。在選這個位置時,也有另一處空間和環(huán)境都更理想的地方,不過,考慮到時間的成本,最后還是選了現(xiàn)在這里。樓上生活,樓下會客,是我目前再理想不過的日常。”
叁 藏器為之用
“第一談茶事”進門處有咖啡小吧臺,小型的咖啡機、各式咖啡豆、咖啡杯應(yīng)有盡有。早在2006年,在城市最核心的繁華地段,她和朋友開了一家200平米的商務(wù)咖啡館。至今,咖啡仍是陶陶除茶外最為著迷的飲品,吧臺是那段“咖啡歲月”留下的紀念。
任誰走進“第一談”都不得不感慨:器物真多啊!第一次甚至是之后很多次來,眼睛都不知道應(yīng)該往哪里看,視線所及之處皆是分門別類安放妥當?shù)钠魑铩F魑镩T類之繁、數(shù)量之巨,令人咋舌。
空間一層和一層到二層的墻面分系列擺放著琳瑯的茶器,壺、杯子、茶海、茶則等常見的茶器自不會少,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堆疊成沓的各式漳窯壺承、款式極少見的功夫茶茶船、不同樣式的風爐、還有一整面墻的清代老蓋碗、一整排數(shù)十只德化老白瓷罐……這些還只是面上能見到的,看不到的櫥柜里還有許多精品。
這樣的藏品數(shù)量和品質(zhì),非朝夕所能達成。時間的力量,在這里的每件老器物里,也在這些器物的數(shù)量里。
“我喜歡成系列收集器物,總覺得這樣才完整。這么多年下來,數(shù)量也就如此可觀了?!焙茈y想像每次茶室換地方,陶陶是怎么把如山的器物一一打包,又如何一一歸置。
對收集器物的癖好,的確可以理解為是某種程度的占有欲。不過,看著陶陶飽富深情地介紹每一件器物的來處和故事時,很難對她說出“斷舍離”的話。
有人收集器物只是欣賞,體驗觀賞的樂趣;有人則會上手使用,體會器物與人發(fā)生聯(lián)結(jié)后的細微變化。陶陶屬于后者,在她這里,所有的器物都不是束之高閣的,而是會根據(jù)茶、時節(jié)、心情信手拿來使用。她甚至會去專門學花道,只為了把收藏的花器用起來。
所以,在陶陶這里,器物從無“閑置”一說,因為明日,它們也許就被用在茶席的C位,成為眾目暌暌下的主角。
肆 所飲皆閑暇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因為愛茶,才衍生出了對器物的癡迷。
陶陶和愛人是福州最早的茶客。從一開始,他們喝茶就帶著深究的態(tài)度。在最早的專業(yè)品茶的茶館里,他們從不吝嗇喝好茶和買好茶。2003年左右,數(shù)千元的鐵觀音,千元以上的巖茶、紅茶、普洱,他們都舍得買,也認真喝。兩個人對于茶的口感標準,就這樣在那個茶葉品質(zhì)都普遍高的年代里建立。
在之后的十幾年里,陶陶和愛人在尋茶的路上孜孜不倦,見好茶就收?;谠诟=ǖ牡乩仗兆铉姁畚湟膸r茶,從武夷巖茶尚未火熱時起,就已開始邊喝邊收邊藏。如今,手上可喝的老巖茶數(shù)量自是可觀。
平日閑暇,陶陶和愛人常兩人在茶室對飲。選一款想喝的茶,陶陶來泡,愛人一起來品,這是兩人輕松閑適的相處時光。
“也不只品茶,偶爾我們也對飲小酒。茶酒不分家嘛,茶喝多了,是要酌些小酒的。”說完,響起陶陶爽朗的笑聲。
結(jié)語
每天好好吃飯,房間里常備鮮花,偶爾給自己買禮物,有和伴侶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生活的秘密不過如此。那些平靜之中留在生命里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也是真正屬于每個人的。不必多,但要好。
責任編輯/張楠 美術(shù)編輯/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