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驅(qū)車與文友們探尋明長城遺址。初進五月,清晨六點鐘蓮花鎮(zhèn)蓮花村茶棚屯的太陽已有半尺高,光溫柔地灑在水面上,河水隨著光影的閃爍晃動著,波光粼粼,倒影重重。山綿延著依水而臥,山連水,水連山,一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畫面。
這樣的畫面我已久違,或者說這樣的感覺我已久違。心沉靜又有些雀躍,為那詩意的情境,也為久未謀面的朋友們。
我們迎著太陽站在水岸上,懷著興奮在遠眺。是的,踏著黑土地目光穿越百年,望回明朝,望向明長城!漠漠沙場萬里遙,千夫一日起臨洮。我們腳下便是當年明朝萬里長城開原境內(nèi)蓮花鎮(zhèn)城墻的舊址,現(xiàn)在已是耕地。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
也許是因為時間太早,周圍很安靜,農(nóng)民們還沒開始耕作。我們一行人在此不停地拍照,不停地感懷。
坐在河邊的樹樁上,眺望水面。那透明、輕巧、恍惚的浩渺與停在河邊的舊漁船相映成趣,別有情致。原來不是所有的舊都被遺忘,包括淹沒在水庫下面的明長城老鎮(zhèn)北關(guān)的關(guān)口。老鎮(zhèn)北關(guān)是明長城最北的一道關(guān)城,又稱開原北關(guān)。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它是通往葉赫的交通要道,有重兵駐守檢驗入關(guān)商旅。老鎮(zhèn)北關(guān)也是清代“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作者、悲情詞人納蘭性德的祖籍。
有一種聯(lián)系只存在于遙遠的回想,奈何江山已成往事。
同行的歷史學專家邱老師介紹開原的明長城,與八達嶺長城不同,開原的明長城是由夯土墻、石砌墻、劈山墻、木柵板等連接而成,不叫長城,而叫“遼東邊墻”,是為防御蒙古人與女真人而修建的軍事工事。
當年長城上的戰(zhàn)鼓雷鳴聲已無法用文字來記錄,金戈鐵馬的廝殺也無法在現(xiàn)實中復現(xiàn)。百年過去了,對于歷史來說只是長河中的一段,但對于今人來說,這百年卻蘊含著幾多變遷。
橫亙在西、北、東三面的大明邊墻,在遼寧走出了一個“幾”字形,而開原正處于其頂端,也被稱為“長城北極”。這個“長城北極”在只是一場雨都能看出“片云風駕雨飛來,頃刻憑看便九垓”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眼中更是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前沿。他把自己的第二十皇子朱松封到開原,封號為韓王。由于朱松英年早逝,從未到過封地,但也足見這個“長城北極”的重要性。
人們對于歷史年代會表現(xiàn)出各自的偏好,如果可能,每個人都會投奔自己好奇的年代 。
我在想,我愿意回到那個把開原視為“長城北極”的明朝嗎?
即使邊塞有這么雄偉的軍事戰(zhàn)略工程,依然沒能阻擋女真人努爾哈赤南征的鐵騎,割據(jù)遼東,建元天命,遷都沈陽。大明的氣數(shù)沒能因為這長城而延長。
此時,太陽升得更高了。天空湛藍,白云朵朵。河岸邊有個長方形土坡耕田,一棵大榆樹發(fā)出新枝長出新葉,蓬勃盎然地長在土坡邊緣,像是在瞭望,又像是在孤芳自賞。遠遠望去,樹的造型凹凸有致,卓而不群,仿佛高調(diào)地向這世間宣告它的存在,使整個水面和田野更有神采。
這么一棵普通的樹,在此時此地便成了絕美。這樣的美令我難忘,別無它有。邱老師說,這土坡就是明長城上的老鎮(zhèn)北關(guān)的關(guān)門臺,也是瞭望臺的遺址。
我們一行人以土坡上的樹為背景欣喜地拍了合照。美總是轉(zhuǎn)瞬即逝,留下它獨有的余韻,如同一個時代完成它獨有的使命,留下氤氳氣息和輝煌的榮耀。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是啊,此時陽光正艷,性情正濃,該出發(fā)去下一站了。
人生如此!歷史亦如此!
江南情韻
江南是我夢中的向往?!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終于踏上江南的土地,想象中的興奮卻消去了,一顆心只是浸潤在無邊風月之中,靜靜地感受天地之美。
車窗外,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田映照著綠色的鄉(xiāng)野,幾間白墻黑瓦的小樓點綴其中,映入心中的是秀麗和清雅,煙雨中的江南景色讓人有種似是而非的迷蒙……這迷蒙伴著滿川煙雨延伸到秦淮河畔,感嘆于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的故事,也就記住了秦淮河。“秦淮風月水悠悠, 柳軟桃紅幾時休。勾欄瓦舍春常在,玉殞香消逐波流?!?/p>
這樣的一條河,流淌著千古的風情與生命的幽韻,怎能不讓人浮想聯(lián)翩。當我走近她,佇立在她面前時,我努力搜尋往昔所有的印象,只為探尋秦淮河的靈魂。
那夜,江寧煙雨朦朧,夜無眠,秉燈下,執(zhí)一卷詩詞,反復回環(huán)檀口之中“月漉漉,波如玉”。那是董小宛。
那夜,窗外笙歌綿綿,透過燈紅她凝視著近旁的秦淮河,試圖從輕歌曼舞中看出點兒什么??墒?,細雨彌漫的深沉夜色留給她的卻只有一聲嘆息。那是李香君。
今夜的江南,秦淮河的波光碎影,或許隱約能見歡笑的余波。而傳說中的紅粉佳人,錦裘角枕上的纏綿依偎,肌膚與發(fā)絲的輾轉(zhuǎn)相親,仍然在相愛的那一刻停留。那若有若無的愛戀,哪怕隔著紅塵三千丈海市蜃樓般浮現(xiàn),她們的靈魂,依然踉蹌著,朝那掬不住一手的河水奔去,在為愛為夢的路途上,漸行漸遠。悠悠然,已經(jīng)走過了一生的煙雨。風月的秦淮河越過迷離的亂世風煙,為生而累,為愛而疼,為夢而癡。
而今夜,我們牽著手站在百年后依然鶯歌燕舞的秦淮河畔,感受燦爛后的寧靜。我想對你說,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我們應該去探古尋幽,在那些雕梁畫棟的陳舊與靜默前穿越時空,尋覓遺世的鮮活和耐人尋味的真相。
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我們應該去魚躍浪花圓的秋湖,著扁舟一葉入余霞。波光映紅我的臉頰,在迎望你放遠的目光里,我會心的微笑是你心中的最美;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我們應該去縱情于夜色,奢侈一下閑逸之美。
驀然回首,明月的清光照過了一生,也愿你淡然一笑,回我:豪邁需放歌,唱英雄踏歷史長浪;深情最是夕照下,一彎小路過古墻,有新綠嫩紅細雨和風;溫婉纖纖手,醉在你肩頭。
象牙山的梨花
四月末,沿著柏油村路,我們欣悅前往象牙山。昨晚淅淅瀝瀝的小雨把大山再次沖洗得纖塵不染,嫩嫩的綠盡情舒展環(huán)抱群山。拐過山坡,云霧繚繞中閃現(xiàn)在嶙峋奇峰下那淡雅的白,茫茫一片梨花海似陰云起兮白雪飄,好一幅“遠山青黛色,淺花煙雨中”的畫面。
每年隨著溫度的不同,象牙山的梨花都會在四月的中下旬盛開。只需某一日,便東風夜放花千樹 。
太美了!我們禁不住駐足贊嘆。開原市作家協(xié)會為助力鄉(xiāng)村游,在“象牙山梨花節(jié)”盛大開幕之際,召集文友們來此賞花抒懷。
象牙山位于開原市松山鎮(zhèn)松山堡村,東南地處開原城五十里。松山堡村地處峽谷之中,南面是松山大嶺,即象牙山。北面也是眾多的山峰,沙河從村前流淌,彰桓公路從村中穿過。境內(nèi)群山綿亙,物種繁多,有桑樹、柞樹、松樹、柳樹等古樹幾十種,盛產(chǎn)南果梨、尖把梨、山楂等水果。
松山鎮(zhèn)有著名的國家AAA級景區(qū)、電視劇《鄉(xiāng)村愛情》拍攝基地象牙山溫泉旅游度假區(qū),有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象牙山的梨花年年浩蕩開放,梨花的花語是純真,代表著唯美的愛情,也有諧音“離別”之意。當江南陽春三月花似錦、綠意盎然萬重峰時,北方的春天還在孕育中,而現(xiàn)在的季節(jié),北方的春天已經(jīng)熱烈起來了,我們都在欣賞著那一樹樹的梨花開。
自古梨花從不缺乏文人墨客的喜愛,值此柳絮風輕、梨花雨細的時節(jié),一枝春帶雨的梨花便入了文人的書畫中。
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蘇東坡的《西湖詩卷》(局部)中曾言: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元朝陳仲仁的《梨花白燕》圖,呈現(xiàn)了梨花殿群卉、白雪和陽春的美妙。文友們在梨花下有拍不夠的美照,唱不盡的歡歌。
我們依依不舍地順著山坡往下走,在一戶路邊人家的院落前停下,想借用廁所。這戶人家的主人不在,大門上懸掛著“共產(chǎn)黨員戶”標志,院子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柴垛擺放得整整齊齊,如藝術(shù)品般讓人贊嘆。
在這大山深處的村莊里,主人對生活有著怎樣的熱愛與投入,才有如此的人生優(yōu)雅與清明!是的,這是一種人生的清明,如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的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