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2日,以“奧運更開放”為口號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盛大閉幕。一場體育盛會盡情融入城市,留下的不只是塞納河上流動的盛宴、埃菲爾鐵塔下的奧運賽場、大街小巷運動的身影,還有文化交流的怦然心動。
“島上書單”本期以“閱讀更開放”為主題,推出《融冰時代:極端天氣來了》《妥協(xié)社會:今日之痛》《巴黎有座藝術(shù)橋》《為國爭》《細(xì)讀金庸:一部嚴(yán)肅的古代社會史》《風(fēng)起陜甘寧》《幽默的代價》《人形愛情故事》《中國擼貓簡史》《比山更高》10款圖書作為8月推薦書目。
《融冰時代:極端天氣來了》" "作者:葉謙"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融冰時代:極端天氣來了》是一部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科普佳作。
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與故事,融合生物、地理、歷史、考古等多個領(lǐng)域的知識,以全新的視角、圖文并茂的形式探究氣候之變,讓讀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時,深入思考人類與地球的關(guān)系,從而激發(fā)保護環(huán)境的責(zé)任感和使命感。
這本書不僅是青少年了解氣候變化的必讀之作,也是所有關(guān)切地球環(huán)境和未來的讀者的重要參考書。
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圖書館館長" 劉少沖
《妥協(xié)社會:今日之痛》" "作者:[德]韓炳哲" "譯者:吳瓊"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這是一本分析解讀痛苦的書。痛苦是每一個人必經(jīng)而且要反復(fù)經(jīng)受的人生體驗之一。人們本能地恐懼痛苦,逃避痛苦,但卻又逃無可逃,甚至是痛上加痛。
本書作者從哲學(xué)層面理性地看待痛苦,研究痛苦,解析了痛苦的機制,多角度揭示痛苦的價值和對人生的特殊意義。如此冷靜理性地解讀痛苦的書不多見。讀一讀它,或許對于我們從精神上減輕對痛苦的恐懼,乃至超越痛苦,從痛苦中有所感悟,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有所幫助。
讀這本書,學(xué)會與痛共處,從痛中獲益,從痛中領(lǐng)悟,讓人生過得更加痛快吧。
中國海洋大學(xué)黨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教授" 陳鷟
《巴黎有座藝術(shù)橋》" "作者:[法]卡特琳·莫里斯" "譯者:李珈儀"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這是一本以漫畫的方式講述歐洲美術(shù)史的通俗讀物。作者卡特琳·莫里斯是法蘭西藝術(shù)院唯一的漫畫家院士,在書中她憑借深厚的學(xué)術(shù)積累和天馬行空的畫風(fēng),舉重若輕地將美術(shù)史上流派的興起更迭融于畫家和作家的交往趣事中,通過戲謔的形式和八卦的調(diào)侃,使高冷的藝術(shù)評論變得前所未有的親切。
這種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漫畫模式,其實對讀者來說并不陌生,但這部作品更加大膽開放。就像封面上的普魯斯特和畢加索,他們確實曾在1921年的一次社交場合交流過,只是普魯斯特會不會把瑪?shù)氯R娜點心送到畢加索嘴里就全憑想象了。作者還對盧浮宮里的若干名畫進行了有些惡趣味的再創(chuàng)作,并融入了摘引段落和黑色幽默。最近為人津津樂道的法國人的“松弛感”在本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不過這本書還是有一定的閱讀門檻的,對于歐洲藝術(shù)史不太熟悉的讀者可能理解不到其中的笑點。為此,書后附有人物索引,書里提到的藝術(shù)家及其作品都可在其中找到來源,為理解本書和進一步學(xué)習(xí)提供了向?qū)А?/p>
藏書家、獨立書店合伙人" 邱國偉
《為國爭》" "作者:余耕"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一腔肝膽存人熱,半世風(fēng)塵為國爭”,亞洲球王李惠堂的詩句是余耕新作《為國爭》書名的由來。歷史給予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者別具一格的表演空間和舞臺,于作家余耕則是借以澆胸中壘塊的熱血酒杯。作家沿著歷史河流的走向,以個體的生命體驗共情塵封的人物與事件,引導(dǎo)讀者進入時間的宏闊,獲得對于當(dāng)下更為透徹的理解與釋然。
歷史中真實的亞洲球王李惠堂,在兩個虛構(gòu)的小人物的生命故事里隱現(xiàn),他顯然并非這個虛實相間故事的主角,卻成為改變二人命運軌跡的決定性人物。從乞丐到球隊主力的“小北”,從唯利是圖到舍身成仁的“余伯庸”,在小說的結(jié)尾,二人以各自的方式完成了人生救贖。以小人物的塑造和描摹見長的余耕,也在刺激的賽事、激烈的戰(zhàn)事與悲壯的國事刻畫中,完成了這部向自己體育生涯致敬之作,并向讀者傳遞了他獨到的“小人物觀”——在歷史的決勝時刻,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英雄?;蛟S在真實的世界中,我們所匱乏的正是那遙遠(yuǎn)而堅定的一腔熱血。
青島日報讀書版編輯、觀??蛻舳俗x書頻道
編輯 李魏
《細(xì)讀金庸:一部嚴(yán)肅的古代社會史》" "作者:吳鉤"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細(xì)讀金庸:一部嚴(yán)肅的古代社會史》無疑是一本很好玩兒的書。嘿嘿!“嚴(yán)肅”這個定語,一下子就把我給逗樂了。
“古代社會史”,打眼一看,就是一個很嚴(yán)肅的話題,在這之前非要疊床架屋前綴上一個“嚴(yán)肅”,而不是別的什么更加輕快、更能讓人放松一點兒的沉甸甸的“硬詞”,這分明是給自個兒貼上一個更多地傾向于歷史科學(xué)而非歷史戲說這個主旨的金字招牌,其創(chuàng)意昭然若揭?!耙徊繃?yán)肅的古代社會史”,板起面孔來,對著金庸精心構(gòu)筑的武俠世界,排兵布陣,沖鋒陷陣,試圖一舉攻破這個貌似牢不可破、固若金湯的武俠堡壘,一舉顛覆其關(guān)于歷史的一些似是而非甚至大謬不然的說辭,稀釋武俠世界對歷史世界的干擾力。從科普的角度來審視,這本書的意義與價值顯而易見。
青島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二級教授
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陸安
《風(fēng)起陜甘寧》" "中國民族博物館 編纂" "作者:韓毓海"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荊軻《易水歌》中“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風(fēng)”,帶有一種俠士視死如歸的悲壯,劉邦《大風(fēng)歌》中“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的“風(fēng)”,則帶有帝王稱霸天下的豪邁,不同語境之下的“風(fēng)”指向的卻是殊途同歸的中國文化的原鄉(xiāng)。荊軻和劉邦筆下的“風(fēng)”,隨著時光流轉(zhuǎn),進入到了20世紀(jì)30年代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之后的宏大敘事框架之中,更加具有了一番審美意蘊。
從長江流域到黃河流域,從富庶之地到貧瘠之地,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什么能絕處逢生?其中的奧秘何在?答案要從陜甘寧找尋。地處中原農(nóng)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交匯之處的陜甘寧地區(qū),蘊藏著獨特的精神密碼。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與這個精神密碼之間的關(guān)系,恰恰就是這本書著力解讀的重點。
青島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二級教授
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陸安
《幽默的代價》" "作者:王躍文"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據(jù)說“一本書主義”是半個多世紀(jì)前由一位湖南籍的作家最早提出來的,原意大約是一位作家必須有一本代表作傳世。竊以為,同是湖南人的王躍文如果留一本書,必是小說《國畫》,這部書和他后來的《梅次故事》一道寫出了官場的“太極經(jīng)”,而且不露聲色,非常了得。同樣題材,劉震云的三個中篇《官人》《官場》《新聞》可以與之媲美,但與后來的許多熱播劇小說和頗為紅火的一些所謂“官場小說”卻不可同日而語。這本《幽默的代價》是一本散文隨筆集,篇幅均短,直抒胸臆,針砭時弊,鞭辟入里。王躍文說:“如果一定要說我受誰的影響最深,那肯定是魯迅先生。他深邃的目光,他對國民劣根性令人膽寒的揭示和批判,他隱藏在冷嘲和譏諷之下的熱愛和痛楚,這些對我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碑?dāng)然現(xiàn)在還可以在文字上更講究或雋永些,但與他的文字所包蘊的深刻與辛辣相比,已不重要了。
藏書家、書畫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 宋文京
《人形愛情故事》" "作者:[英]珍妮特·溫特森" "譯者:楊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這是英國著名作家珍妮特·溫特森最近發(fā)表的一部長篇小說。
不僅僅是小說,也可以說是人工智能時代人類行為的大寫真。
小說都是虛構(gòu)的,但這部小說的大部分場景卻是真實的:從曼徹斯特工業(yè)革命的1.0到今天全球一體化的4.0;從純真的姑娘到今天的跨性別人;從坐馬車為愛私奔到今天無所不在的自動駕駛;從每天面臨死亡到今天堆滿地下倉庫的等待復(fù)蘇的冷凍人;從詩歌崇拜到今天對色欲的貪婪和快速消費;從具體的鮮活的戀愛對象到明天的承載著數(shù)字靈魂的機器……
讀這部“真實”的小說,會令人產(chǎn)生強烈的糾結(jié)、焦慮和恐懼:人類今后究竟該如何與自己制造的機器相處?如何與解凍后的復(fù)蘇人相處?如何和自己新的傳宗接代的方式和解?
出版人、青島出版集團原副總編輯" 高繼民
《中國擼貓簡史》" "作者:侯印國/李嘉宇" "出版社:中華書局
我們真正了解動物嗎?對此問題的答案,寫下“藏獒三部曲”、最近又有講述云南象族與人族共生故事的《大象》面世,作家楊志軍一語中的:“動物對人的了解,遠(yuǎn)比人對動物的了解要多?!彼裕覀冋嬲私庳垎??
例如此類問題,作為古文獻專業(yè)學(xué)者的侯印國其實更關(guān)心的是,我們到底擼貓擼了多久?或者換言之,我們到底做了多久貓奴?在這本《中國擼貓簡史》里,埋藏著人與貓亙古不變的關(guān)系秘史,那就是,貓面對人類時一貫的高冷傲驕,以及人面對貓時的“卑微”。事實上,我國古代的野貓從未被馴化,那家貓從何而來?作者給出了有理有據(jù)的回答:是隨著西漢后期佛教及與之相關(guān)的國際交流而來,當(dāng)前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家貓品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非洲野貓。
書中充斥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冷知識——比如文人墨客的愛貓傳統(tǒng),宋代已成風(fēng)尚,黃庭堅、陸游這樣的大文豪也都紛紛拜倒在貍貓的萌爪之下,頻頻在詩作中表達貓奴式“諂媚”。此書還特地附贈一冊“擼貓詩詞”,以為證言。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說,狗幾乎沒有缺點。而侯印國告訴我們,貓雖然有過多“缺點”,卻讓我們?yōu)橹畠A倒,甚至不惜以史明志。
青島日報讀書版編輯、觀海客戶端讀書頻道
編輯" 李魏
《比山更高》" "作者:宋明蔚"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部講述中國自由攀登者故事的紀(jì)實作品。書中的自由攀登者,不同于人盡皆知的“成功精英”們在聲名與資本加持下完成登頂壯舉,他們憑借熱愛、熱情以及追求自由與理想的信念,以凡人之軀向山走去,默默地挑戰(zhàn)自身的極限,完成了一次次“老人與?!笔降牟?,譜寫著熱血與榮耀,也充滿了唏噓與悲情。
這并不是一部單純描寫驚險情節(jié)的探險故事,也不是歌頌壯美山河、弘揚人類意志的勵志文學(xué)。作者是在講述一些真實的、完整的、鮮為人知的人物和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講述平凡的他們?yōu)楹瘟⒅九实?、為何如此堅定決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讓世人了解、最好能理解這些身體力行的理想主義者。
推薦這本書,并不是鼓勵人們盲目地去攀登去探險,而是希望讀者能從這本書中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美妙與冷酷,感受到普通人追求理想和自由的苦澀與甜美,進而堅守一顆敬畏自然和追求理想的心。
高山或者說自然并不是被人類所征服,反而是它們成就了人類的理想與尊嚴(yán)。
藏書家、獨立書店合伙人" 邱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