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中學相比,領川真的不算大。夸張點說,領川之小已經(jīng)成為校友們的共識了??墒?,親身來到過這個僅有“方寸”之小的地方的人,都有一個感受——多像一口井、一幅畫、一扇窗。
何故是井呢?教學樓、宿舍樓把操場包圍,我之所見,好像也在這口井之內(nèi)。
可是,我卻不覺自己是井蛙。
可曾漫步在這方寸,抬頭仰望?晝時,白日無限,青天無垠;夜時,月影如舟,星漢如眸。
卯時,是初日乍現(xiàn),一切都走上了舞臺;酉時,是夕陽西去,一天的劇目都將演完。戌時呢?觀眾在退場,帷幕在落下。
飛機常似箭矢直上九天,飛鳥像禮兵結(jié)隊飛過。頭上是如此廣闊的天空,腳下是如此厚實的土地,心里裝著如此盛大的世界,又怎么會是井中之蛙呢?是清冽的井水、是燦爛的生機。
何故是畫呢?九個年級的身影成長、變化、哀喜,是這幅畫里最多的內(nèi)容,是循環(huán)往復、長久不變的。
少年們身著鮮衣,從校門、宿舍奔向教學樓,又身著鮮衣,從教學樓奔向校門與宿舍,年年如此。畫里的人物換了一批又一批,畫里的圣賢像添了一尊又一尊,不變的卻永遠是這方寸間的日常。而當青春離你我遠去,這畫里看似最平凡、最談不上精彩的日常會不會成為回憶里最明黃的片段?
過去、現(xiàn)在、未來,被精心保護在畫框里、收藏在畫冊里。名為“青春”的畫作總會發(fā)黃,卻永不褪色。
那,何故是窗呢?
打開窗,是第一束陽光;打開窗,是第一片夜色;打開窗,摻雜著清新,是第一滴雨;打開窗,混合著涼意,是第一縷風……窗外是春夏秋冬、世事更迭;窗內(nèi)是天真無邪、肆意張狂。
透過窗,我窺覬真理;透過窗,我暢想未來。窗前,我寫下人生序章的第二行。方寸大的窗,分割出兩個世界:一個無限,有風和雨;一個有限,冬暖夏涼。
所以,是井、是畫、是窗,更是方寸。方寸之小,寥寥十小畝;方寸之大,浩浩三大千。
狹桌三尺能承千斤紙墨,曠野萬頃難裝半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