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跨河大橋在遭受特大暴雨之后,由于洪水沖刷造成橋梁部分樁基出現(xiàn)鋼筋外露并且銹蝕嚴重的問題,在對現(xiàn)場進行詳細勘察的基礎上,從理論和表觀現(xiàn)象上對橋梁樁基病害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性提出一種樁基加固處理措施。文章探討了植筋施工技術要點,強化了植筋技術在橋梁加固工程中的應用,同時在橋梁下游設置鉛絲石籠護擋,不僅起到了鋪蓋作用,還減少了泥沙對橋梁沖刷的下切作用,防護效果明顯,為后續(xù)橋梁病害修復提供了參考價值。
關鍵詞 橋梁加固;植筋技術;鋼筋外露;鉛絲石籠
中圖分類號 U418;U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5-0107-04
0 引言
隨著我國橋梁建設事業(yè)的不斷推進,目前很多橋梁已經(jīng)逐步進入養(yǎng)護期。在公路跨河橋梁中,樁基礎被廣泛應用,其中水害是影響公路橋梁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樁基礎沖刷是橋梁病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1-3]。受臺風“杜蘇芮”的影響,2023年7月,山西省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強降雨天氣,導致某跨河大橋被洪水沖刷,部分樁基出現(xiàn)鋼筋外露情況并且銹蝕嚴重。經(jīng)過現(xiàn)場調(diào)查,該文分析了該大橋樁基病害的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樁基加固處理措施。
1 工程概況
該公路跨河大橋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該橋位于整體式路基上,分為左右兩幅,設計標準為公路-Ⅰ級。上部結構采用18 m×20 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T梁,下部結構橋臺采用肋板臺,橋墩采用柱式墩,墩臺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多年沖刷,導致河道下切嚴重,并造成部分橋墩樁基礎外露,鋼筋銹蝕,橋梁樁基現(xiàn)狀圖如圖1、圖2所示。經(jīng)現(xiàn)場調(diào)查,該大橋4 #、5 #橋墩樁基外露嚴重,左幅4 #橋墩樁基外露4.9 m,左幅5-1 #橋墩樁基外露4.5 m,左幅5-2 #橋墩樁基外露4.2 m,右幅4 #橋墩樁基外露5.75 m,右幅5-1 #橋墩樁基外露3.5 m,右幅5-2 #橋墩樁基外露3.1 m。該大橋設計標準較高,交通繁忙,若河床繼續(xù)下切將導致橋墩樁基礎埋深不足,造成樁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最終導致橋墩樁基病害的發(fā)生和橋梁水毀事故,將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4]。因此,采取合理措施,確保該大橋橋墩樁基的承載力滿足要求至關重要。
2 病害成因分析
2.1 施工因素
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未按要求嚴格遵循工藝流程,導致樁基施工質(zhì)量下降,影響橋梁工程質(zhì)量。既有橋梁樁基施工質(zhì)量缺陷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護筒施工缺陷,二是鋼筋缺陷,三是混凝土缺陷[5]。
護筒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護筒密閉性不夠。在橋梁樁基施工中,護筒的作用是對樁基進行定位,通過隔絕樁基周圍的松軟泥土,能夠預防泥土坍落,對樁基的質(zhì)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護筒制作時,應嚴格按照規(guī)格要求進行,確保護筒的密閉性。若護筒漏水,將導致護筒內(nèi)部泥漿壓力大于護筒外部水壓力,樁基薄弱位置出現(xiàn)水泥外伸,外部保護層出現(xiàn)離析問題,在河水沖刷下,樁基鋼筋逐漸外露,致使整個樁基的承載力下降。
鋼筋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鋼筋籠定位發(fā)生偏差。在橋梁樁基澆筑過程中,若鋼筋籠位置出現(xiàn)偏差或者固定不牢固,則鋼筋籠所受的力就會不均勻,在混凝土澆筑的沖擊力下,鋼筋籠發(fā)生晃動,混凝土與鋼筋籠之間結合不均勻,導致樁基的保護層厚度不一樣,出現(xiàn)一側減少一側增多的現(xiàn)象,減少部位表現(xiàn)為鋼筋籠外混凝土覆蓋面薄,為樁基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水流長期沖擊作用下,極易導致混凝土松動掉落,樁基鋼筋外露。因此,在樁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前,必須保障鋼筋籠的位置適宜、固定牢靠,嚴格保證護筒鋼筋籠的保護層厚度與規(guī)范相符。
混凝土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混凝土原材料質(zhì)量不合格,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不合理。再加上拌和施工不到位,降低混合料的和易性與密實度,制約施工效果提升,此外,在樁基加固施工中,施工人員未嚴格按要求開展混凝土澆筑、振搗和養(yǎng)護施工,難以確保施工效果,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施工裂縫?;炷撂蓟蜐矒v不實,內(nèi)部就會出現(xiàn)大量的孔洞、裂隙,特別是在水下施工時,有害的氯離子加速了混凝土表面裂縫和體脹的發(fā)展。另外,混凝土水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水化熱也會加劇混凝土脹裂,導致混凝土保護層脫落,產(chǎn)生露筋。
2.2 自然因素
該橋所處的位置水文環(huán)境變化明顯,隨著氣候的變化,樁周的巖土被河流沖刷帶走,加劇水流帶來的沖刷力度,導致河床面下降,樁身外露。在今年“杜蘇芮”臺風的影響下,發(fā)生特大洪水,導致河水暴漲,加劇了樁基的局部沖刷,主要表現(xiàn)為水流挾帶砂石,在樁基間形成漩渦,對樁基形成磨蝕作用,導致樁基保護層破壞,發(fā)生樁基鋼筋外露現(xiàn)象,加速了樁基病害發(fā)生的趨勢。
2.3 人為因素
影響樁基耐久性的主要人為因素有不合理的挖砂活動和養(yǎng)護不到位[6]。隨著人們生活中對砂石利用率的提高,該區(qū)域附近的村民采砂活動頻繁,導致上游來砂量不足以填補下游挖沙活動損失的泥沙量,使得河床的自然坡度和水流發(fā)生變化,造成局部流速變大,進一步加劇泥沙的損失,加速了河流的下切作用,進而導致樁頭外露,影響了樁基的承載能力和耐久性。另外,由于樁基位于水中,后期養(yǎng)護部門對樁基檢測、維護往往不到位,沒有及時維護,導致樁基病害由小變大,最終甚至會造成安全和經(jīng)濟損失。
綜上所述,造成樁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來自以上三方面。由于該橋在高速公路保暢通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了確保既有橋梁的結構安全和長期穩(wěn)定性,必須盡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樁基進行加固處理,以保證公路的正常運營。
3 樁基加固方案
根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查情況和實際條件,確定出該大橋樁基加固方案:對左右線4 #、5 #墩樁基進行加固,采用樁基擴大截面加固法,運用樁基植筋技術,將樁基由直徑1.5 m增大到1.8 m;同時再對樁基進行進一步防護,在河床60 m×45 m(長×寬)范圍內(nèi)回填砂礫并鋪設鉛絲石籠進行防護,防止水流繼續(xù)沖刷橋梁下部樁基。
3.1 植筋施工工藝
(1)鑿毛
首先對承臺以下的樁基混凝土進行鑿毛,直至露出受力主筋,在鑿混凝土的過程中采用風鎬和手工鑿除相配合的方式,保證樁基鋼筋不受損壞。對鑿毛后樁基用空壓機進行吹洗,確保鑿毛后樁基無任何雜物及松散混凝土。
(2)鉆孔
與原結構鋼筋相區(qū)分,經(jīng)過相關人員確認鉆孔位置后,放出鉆孔位置線,相關人員按照圖紙要求用電鉆進行鉆孔,鉆頭選用合金鋼鉆頭,鉆孔深20 cm,在鉆孔過程中,保證鉆頭始終與主面保持垂直。
(3)清孔
清孔是植筋技術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鉆孔之后對灰塵、碎渣的清潔程度直接影響植筋質(zhì)量的好壞,因此,將植筋孔清洗干凈至關重要[7]。具體操作過程為在加長棒上套上毛刷伸至孔底,反復抽動的同時把灰塵、碎渣帶出,最后將孔內(nèi)浮塵用壓縮空氣機吹出,吹完后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內(nèi)壁。
(4)植筋
植筋前先用鋼絲刷對鋼筋植入部分進行除銹,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鋼筋。使用專用的手動注射器將注射式植筋膠注入孔內(nèi),隨后立即向孔內(nèi)進行植筋,先將鋼筋放在孔口,然后單方向緩慢旋入鋼筋直至伸入孔底,再對鋼筋進行固定,50 h后將鋼筋下端與原樁基豎向主筋進行焊接,完成植筋[8]。
其中,植筋設計單根植筋錨固的承載力設計值計算為:
N1b= fy AS (1)
ld ≥ψNψae ls (2)
式(1)、式(2)中:N1b——植筋鋼材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kN);fy——植筋用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AS——鋼筋截面面積(mm2);ld——植筋錨固深度設計值(mm);ls——植筋的基本錨固深度(mm);ψN——需加大錨固深度的修正系數(shù);ψae——考慮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數(shù)。
植筋的基本錨固深度 ls計算為:
ls=0.2αspt dfy / fbd (3)
式(3)中:αspt ——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計算系數(shù);d——植筋公稱直徑;fbd——植筋用膠黏劑的黏結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
植筋示意圖如圖3所示:1號主筋實際位置與樁基防護主筋位置相對應,并沿圓周均勻分布;2號鋼筋應以10 cm間距垂直布置,3號鋼筋梅花形布置垂直間距50 cm,環(huán)向間距50 cm,兩端與新舊箍筋點焊。
(5)綁扎鋼筋
按照圖紙要求綁扎鋼筋籠,鋼筋籠綁扎間距為10 cm,誤差控制在±10 mm。
(6)支模澆筑養(yǎng)護
1)安裝保護層并固定模板,安裝模板時要對接縫處進行密封,避免混凝土澆筑時發(fā)生漏漿現(xiàn)象,同時控制好模板與鋼筋籠之間的距離;
2)模板安裝完成后,澆筑C35聚丙烯網(wǎng)狀纖維自密實混凝土;
3)澆筑完成后進行拆模,為了確保不損傷混凝土,采用草簾包裹樁基并用蒸汽進行養(yǎng)護,涂刷混凝土硅烷防護劑并對混凝土進行28 d標準養(yǎng)護。
3.2 鉛絲石籠施工工藝
(1)制作鉛絲石籠
鉛絲石籠骨架采用3 mm鍍鋅鐵絲綁扎,相鄰石籠采用鉛絲連接。石籠網(wǎng)箱大小為4 m×3 m×0.5 m,籠網(wǎng)網(wǎng)格為100 mm×100 mm,絲徑為Ф3.0 mm,抗拉強度不小于400 MPa,伸長率不小于12%,網(wǎng)箱填石料粒徑為150~300 mm。塊石要求質(zhì)量良好,堅硬無裂縫,無風化,飽和抗壓強度不應小于30 MPa,軟化系數(shù)應大于0.85,孔隙率不大于3%,石料干密度24 kN/m3,上兩面大致平整、平行、無尖角、薄邊,并有較好的外觀,密實的結構,填滿石籠。每個鉛絲石籠骨架與原地面間采用4根Ф22、L=1 m螺紋鋼筋打入地下,打入深度為1 m,鋼筋與鉛絲籠骨架連接用鋼絲綁扎。
(2)修筑鉛絲石籠護擋
鋪砌鉛絲石籠前,先對河床地基回填砂礫,然后在橋下游鋪砌石籠[9-10],采用人工與機械相配合的方式將已裝填好的鉛絲石籠網(wǎng)兜從3 #樁基開始鋪砌。鋪砌高度沿河床底至原設計沖刷線高程,鋪砌高度為1 m,砌護范圍至現(xiàn)狀主槽岸坡處。鉛絲石籠沿水流方向砌護長度為60 m,按照圖紙將鉛絲石籠依次進行錯茬鋪砌,鋪砌鉛絲石籠護擋范圍如圖4所示。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橋梁作為我國重要工程,在我國交通中占據(jù)著重要作用。在公路橋梁運行中,樁基鋼筋外露是常見的病害,若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將直接影響樁基的承載力和耐久性,影響整個公路橋梁的質(zhì)量與壽命。該橋梁樁基加固工程所實施的植筋技術和鉛絲石籠護擋措施,是公路工程和水利工程的一次結合。通過該工程,不僅能夠有效處理鋼筋外露情況,加強樁基,而且使橋梁安全度過汛期,同時也保障了公路的行車安全。植筋技術與鉛絲石籠護擋的應用,在橋梁工程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需不斷探索并實踐,提高其應用價值,全面提升公路橋梁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楊麗權.現(xiàn)役高速公路橋梁樁基加固實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11):58-59.
[2]李寧.基于某沖刷橋梁的橋墩樁基加固與防護[J].科技致富向?qū)В?013(23):38.
[3]宋重陽,胡承澤,龔輝朋.橋墩樁基抗沖刷安全性分析及加固設計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3):95-97.
[4]劉國生.某現(xiàn)役公路橋梁樁基加固技術研究[J].價值工程,2023(19):109-111.
[5]魏浩輝.橋梁工程的樁基加固施工[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9(12):112-113.
[6]申文軍.京哈線灤河大橋橋墩病害原因分析及其整治[J].鐵道勘察,2018(4):67-71.
[7]吳傳金.道路橋梁加固維修中植筋技術應用[J].運輸經(jīng)理世界,2022(22):122-124.
[8]付瀛.橋墩蓋梁加固施工中植筋和復合纖維的應用[J].交通世界(上旬刊),2020(11):126-127.
[9]曹書芹,趙娜.高壓旋噴樁—鉛絲石籠組合法在某跨河橋梁樁基加固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23(1):157-159.
[10]韓拓,張琳鵬,翟金萍.某高速公路跨渭河特大橋樁基防沖刷下切防護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陜西水利,2022(2):152-153.
收稿日期:2024-04-12
作者簡介:王鵬莉(1994—),女,碩士,助理工程師,從事橋梁與隧道工程建設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