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兒童的教育支點在哪兒?有時候,改變兒童的可能不是什么獨特的教育方法,而是一場普通的籃球賽。
從教的第十年,又擔任了班主任,我躊躇滿志、信心滿滿。因為曾有將一屆學生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的經(jīng)驗,家長對我也是好評連連,所以我認為只要運用以前的帶班經(jīng)驗,一定能讓班級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堅持鼓勵學習、強調紀律、加強管理三管齊下,心想這三大招下去,班級肯定不會有大問題。令我沒想到的是,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上課時總是不在狀態(tài),他就是小宇。
小宇眼睛大大的,留著齊劉海發(fā)型,聽說熱愛打籃球。他上課發(fā)呆,作業(yè)經(jīng)常不訂正,似乎不太愛學習,而且特別不愛學習數(shù)學。這對于既是班主任又是數(shù)學老師的我來說是個晴天霹靂。于是,我思考著對策。
首次“交鋒”——“人盯人”戰(zhàn)術
既然小宇不愛學習,那我就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動性。第一回合,我用上屢試不爽的“人盯人”戰(zhàn)術。
小宇在課堂上不學習,我就一直善意提醒他。我在上課時,一直用余光關注小宇,只要他一看向別處,我就會說:“小宇,看這里?!比羰瞧渌蠋煹恼n,我會經(jīng)常在教室外觀察,只要發(fā)現(xiàn)小宇沒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我就會課后提醒他。
小宇作業(yè)本不訂正,我就在午休時間把他叫到我身邊,對他進行一對一輔導。不止數(shù)學作業(yè),還有英語的單詞每日過關、語文的看拼音寫詞語過關等,每門學科的作業(yè)我都盯著他。
當我自信地以為,小宇在這樣全面的幫助下,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現(xiàn)實卻狠狠打了我的臉。小宇竟然開始不寫作業(yè)了,而且是獨獨不寫我的數(shù)學作業(yè)。我多次找他面談,但他還是不寫。
我突然明白了,小宇在用這樣的方式向我抗議。
我的全面盯梢,讓小宇心中的弦越拉越緊。終于,“咔”的一聲,那根緊繃的弦徹底斷了,激起了他全面反抗的行為。
再次“交兵”——“包夾式”方法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馬上想到了家訪。于是,我嘗試通過家校合作,和他的家長攜手共同改變他。
在與小宇媽媽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了小宇的“叛逆”竟然有另外一層原因。
“潘老師,小宇害怕數(shù)學?!毙∮顙寢屨f。
“為什么?”我很疑惑。
“從一年級開始,小宇數(shù)學就比其他孩子差很多,簡單的加減法他都學不會,因此他不喜歡數(shù)學?!?/p>
原來,抗拒行為的背后是天生的能力不足,是自卑的心態(tài)。而我作為班主任兼數(shù)學老師,之前的所作所為,肯定讓他倍感壓力。
于是,我和小宇媽媽約定好,請她督促小宇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我也會努力在學校里幫助他。在媽媽的監(jiān)督下,小宇的數(shù)學作業(yè)完成得很好。
我也迅速調整了我的策略。因為怕小宇壓力過大,我不再緊盯著他,而是充分利用同伴的力量。我請了小宇的一個好朋友,給小宇講解他不會的題目。與此同時,我利用午休、小課間的時間,用更溫柔的態(tài)度、更淺顯的講解幫助小宇彌補數(shù)學上的不足。
于是,家長、同伴、老師三方包圍著他,一齊用力。
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小宇眼神逐漸失去了光芒,每天上學如行尸走肉一般。
實現(xiàn)“蛻變”——“快攻式”策略
就在我迷茫又頭疼時,學校通知要舉行一場籃球賽。我覺得這是期末打亂復習節(jié)奏的活動,本想敷衍對待,卻在賽場上看到了小宇不一樣的一面。在那場球賽上,小宇就是個活力四射的“籃球少年”。
“小爍,你盯緊二班的3號?!?/p>
“小磊,搶籃板??!”
“小周,不要漏人??!”
比賽開始時,隨著小宇比了一個手勢,隊員們瞬時散開,然后馬上進攻、傳球?!班亍钡囊宦?,球進了。原來,在小宇的組織下,隊員們還訓練過戰(zhàn)術。最后,班級奪得了冠軍,小宇獲得了學?!白罴亚騿T”榮譽稱號。那天,他的嘴角一直都是上揚的。
霎時,我懂了他的熱愛,我也知道了,這是我轉變他的最好契機。
比賽結束后,我與他來了一次推心置腹的對話。
“你很喜歡籃球,未來想走這條路嗎?”
“小課間把你留下來學習,你是不是因為不能打籃球而不開心?”
“媽媽有給你報籃球培訓班嗎?”
隨著我一連串的追問,小宇逐漸打開心扉。
“老師,我特別喜歡打籃球,想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可是媽媽不允許,甚至還停了原本周末上的籃球課,要我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小課間留下來學習,我就沒辦法打籃球了?!?/p>
是呀,看似全心全意為他付出的媽媽和我,卻抹殺了他的熱愛,他的生命怎么可能不萎靡呢?
于是,我當下就決定,把他的籃球放在學習的前面,小課間堅決不留人,讓他自由去打籃球。不僅如此,我還聯(lián)系小宇媽媽,與她協(xié)商重新報名籃球培訓班的事情。我還準備了一本《了不起的籃球隊》送給小宇,希望他能感受到書中勇于挑戰(zhàn)、不畏挫折、永不言棄的運動精神。
從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小宇眼中失去的光芒回來了,更難得的是,他不再抗拒學數(shù)學了,甚至開始在我的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本不喜歡閱讀的他,還從圖書館淘來了一本關于籃球的書,在每周五的大閱讀時間,看得津津有味。
小宇終于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學習步入正軌。
其實,改變一個孩子的不一定是成績和學習,而有可能是一場籃球賽,也有可能是一場樂器演奏,還有可能是一場兒童劇表演。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學會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力量,去喚醒孩子生命成長的渴望。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桐浦鎮(zhèn)中心小學)
(插圖:知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