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藏自治區(qū)1949—2020年歷史地震災害調查概要

        2024-12-31 00:00:00柏偉國孫東霞吳中海張耀玲韓帥貢秋卓瑪
        地震科學進展 2024年10期

        [摘要] """地震是對人類生命安全和社會發(fā)展造成嚴重危害的自然災害之一,地震災害被列為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重要災種,摸清歷史地震災害災情數(shù)據(jù)并掌握發(fā)展態(tài)勢,對防震減災、科學制定防災計劃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通過收集地震部門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錄、正式出版的地震損失報告匯編、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匯總的地震報告資料等,主要包含地震災情資料表、資料卡片、地震災害調查資料、損失評估報告、地震應急響應與處置工作總結等45份。全面調查、整理、匯總了1978—2020年各縣級行政區(qū)年度歷史地震災害災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建立了1949年以來全區(qū)重大歷史地震災害事件強度、范圍、災情等要素完整、內容翔實、數(shù)據(jù)規(guī)范的長時間序列重大歷史地震災害時空數(shù)據(jù)集。1978—2020年全區(qū)MS5.0以上地震達600余次,產生地震災害共計43次。1949—2020年發(fā)生了造成重大地震災害的地震共5次。破壞性地震空間分布在受構造體系控制的基礎上,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的實際情況,主要受地震發(fā)生地人口分布、國民經濟情況影響。

        [關鍵詞] 西藏自治區(qū); 歷史地震災害; 防震減災

        [DOI] 10.19987/j.dzkxjz.2024-150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q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項目(2021年地震災害部分)(XZLX-BMC-2021-037)和西藏自治區(q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項目(2022年地震災害部分)(XZLX-BMC-2022-053)聯(lián)合資助。

        0 "引言

        西藏自治區(qū)歷史災害調查與評估是西藏自治區(q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重要工作組成部分。該項工作旨在通過全面調查、整理、匯總1978年以來自治區(qū)各縣級行政區(qū)年度自然災害災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建立1949年以來全區(qū)重大自然災害事件強度、范圍、災情等要素完整、內容翔實、數(shù)據(jù)規(guī)范的長時間序列重大歷史自然災害時空數(shù)據(jù)集[1]

        青藏高原東緣強震頻度高且強度大,是我國地震災害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qū)之一。城市活斷層探測、重大工程與城鎮(zhèn)區(qū)的活斷層鑒定等工作提升了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qū)強震構造的調查研究程度[2]。地處青藏高原內部的西藏自治區(qū),受到印度歐亞板塊碰撞的影響,地震災害更為頻發(fā),開展地震地質調查是防震減災、保障地質安全的重要舉措,歷史地震災害調查更是為自治區(qū)地震災害未來趨勢發(fā)展研究、政府部門制定防震減災計劃、規(guī)劃和有關科技人員研究震害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西藏自治區(qū)地震活動基本特征

        目前地震監(jiān)測主要通過固定地震臺網(wǎng)地震儀,對地震活動產生的地震波進行記錄,從而確定地震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強度等信息,由這些信息組成的地震目錄是研究區(qū)域地震活動的主要資料。西藏自治區(qū)采用國家地震臺、區(qū)域地震臺和利用鄰省地震臺站信號組建成了覆蓋全區(qū)及鄰近地區(qū)的具有56個子臺的地震臺網(wǎng),目前的測震臺站密度使西藏自治區(qū)的理論地震監(jiān)測能力達到了ML1.1~2.7[3]。地震震級是量化地震釋放能量大小,定量評價地震活動強度的主要度量。常用的地震震級包括里氏震級、矩震級、面波震級等。里氏震級是根據(jù)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地震波振幅計算的震級,通常用ML表示。矩震級是根據(jù)地震釋放能量計算的震級,通常用MW表示。面波震級是根據(jù)地震產生的面波振幅計算的震級,通常用MS表示。本文采用面波震級衡量地震活動強度。

        西藏自治區(qū)曾被劃為地中海—喜馬拉雅或南亞地震帶中段,地震活動頻繁、強烈且強度大、復發(fā)周期短,活動構造帶是控制該地區(qū)地震、地熱活動的最重要構造[4]。1900年以來的青藏高原6級以上強震分布特點顯示高原陸陸碰撞-擠出構造體系對區(qū)域強震活動起到顯著控制作用[5]。根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國家地震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http://data.earthquake.cn)的地震目錄,1949—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MS4.7以上地震約1400次(圖1),絕大多數(shù)屬淺源地震,其中42%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10 km,18.7%的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11~20 km,39.3%的地震震源深度大于20 km。

        西藏自治區(qū)現(xiàn)今總體處于近東西向伸展與擠出變形環(huán)境,歷史強震震級在MS6.0~8.0之間,近百年的中-強地震活動具有明顯的空間不均勻性。區(qū)域內的中-強地震活動以走滑斷層和正斷層型地震為主,近南北向活動裂谷是區(qū)域內主要的控震構造,其次是巖石圈尺度的邊界走滑斷裂?喀喇昆侖斷裂(尤其西北段),以及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一線的NE和NW向走滑斷層[4,6],尤其對于區(qū)域上規(guī)模較大或變形更顯著的走滑斷層最為明顯,而且地震活動明顯受到了深部構造過程的控制。

        2 "工作內容

        2.1 "調查內容

        西藏自治區(qū)全區(qū)歷史地震災害調查包括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標準化、入庫。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7],該項工作要求全面調查、整理、匯總1978年以來各縣級行政區(qū)年度歷史地震災害災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建立1949年以來全區(qū)重大歷史地震災害事件強度、范圍、災情等要素完整、內容翔實、數(shù)據(jù)規(guī)范的長時間序列重大歷史地震災害時空數(shù)據(jù)集。

        調查內容包括年度歷史地震災害、重大地震災害事件兩部分。年度歷史地震災害調查:1978—2020年各縣級行政區(qū)逐年歷史地震災害的年度災害災情信息,主要包括災害基本信息、災害損失信息、救災工作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等;重大地震災害事件調查:1949—2020年全區(qū)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的災害信息,主要包括重大地震災害事件強度、范圍等基本信息、災害損失與應對信息、救災與恢復重建等工作信息。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將地震災害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共4級。本次工作中西藏自治區(qū)年度地震災害調查包括一般地震災害和較大地震災害調查2種,將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歸于重大地震災害事件。

        2.2 "年度地震災害調查

        調查范圍涵蓋自治區(qū)、地(市)、縣三級行政區(qū)域;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978—2020年發(fā)生的年度地震災害情況、核心災情指標數(shù)據(jù)。地震災害的基本情況數(shù)據(jù)包括時間、震中、震源深度、震級、受災人口、死亡人口、直接經濟損失、烈度圖等。核心災情指標數(shù)據(jù)包括當年總人口、當年地區(qū)生產總值等基礎數(shù)據(jù),以及地震災害報告等。

        2.3 "重大地震災害事件調查

        按照《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重大自然災害指數(shù)達到啟動國家級Ⅱ級(含)以上應急響應閾值標準的災害事件,閾值標準按照死亡失蹤100人及以上判定,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緊急轉移安置人口不作為閾值標準(根據(jù)西藏人口分布情況及實際地理環(huán)境,調查MS6.8以上地震)。

        調查范圍涵蓋自治區(qū)、地(市)、縣三級行政區(qū)域(屬地管理為主);調查內容為1949—2020年發(fā)生的重大歷史地震災害情況,主要包括反映重大歷史地震災害事件總體情況的致災因子數(shù)據(jù)、災區(qū)基本情況數(shù)據(jù)(震級、發(fā)震日期、發(fā)震時間、震源經度、震源緯度、震源深度、設防烈度、人口密度、災區(qū)GDP、建筑情況、基礎設施情況、宏觀震中、震中烈度、受災范圍等),以及人員受災情況、房屋倒損情況、基礎設施損毀情況等災情數(shù)據(jù),包括指標數(shù)據(jù)、報告數(shù)據(jù)、專題圖數(shù)據(jù)、照片數(shù)據(jù)。

        3 "資料來源

        本次工作按要求和流程主要收集了地震部門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錄、正式出版的地震損失報告匯編、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收集的地震報告資料等3個部分。具體資料情況如下:

        中國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編制出版的《中國近代地震目錄(公元1912年—1990年MS≥4.7)》,該書收集了中國1912—1990年間4.7級以上的地震目錄[8]。

        樓寶棠主編的《中國古今地震災情總匯》,該書收集了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1994年中國地震災情資料1409條,重點為1950年以來,其次為1900年以來的災情資料。震級方面,重點收集MS≥4.7地震災情資料,1950年以后MS≤4.6地震若有災情也予以收錄。內容包括地震災情資料表及卡片,分期、分省區(qū)、分地區(qū)、分震級的地震災情統(tǒng)計表和重要地震一覽表及部分省區(qū)實際死亡人數(shù)表,中國地震災情概況和比較研究以及地震災害損失預估經驗公式。書末附有地震災情事件檢索、地震損失等級評估、地震損失推斷、地震賬災撥發(fā)錢款等8個附表[9]。

        國家地震局、國家統(tǒng)計局編制出版的《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990~1995)》,該書匯編了1990—1995年中國大陸地震災害的主要資料和數(shù)據(jù),包括1990—1995年間每年的中國大陸地震災害述評和1993年以來歷次破壞性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兩部分內容。各年地震災害述評介紹了當年中國大陸的主要地震事件及災害數(shù)據(jù),分析了當年地震災害的特點。破壞性地震災害損失評估記述了各次地震的基本參數(shù)、災區(qū)概況、建筑物破壞、經濟損失、社會影響和經驗教訓[10]。

        中國地震局監(jiān)測預報司編制并出版的《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996~2000)》[11]、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編制并出版的《2001~2005年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2]、《2006~2010年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3]、《1966~1989年中國地震災害損失資料匯編》[14],匯編了1966—2010年中國大陸地區(qū)破壞性地震事件的災害損失評估資料。

        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整理的《2000~2019年西藏自治區(qū)破壞性地震考察工作匯編》[15]、《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破壞性地震匯編》[16],分別收錄了2000—2019年西藏自治區(qū)及周邊對藏區(qū)產生災害的破壞性地震考察工作報告18份、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地震應急響應與處置工作總結5份。

        林芝市地質災害普查辦收集的《林芝市歷史地震災害調查(破壞性地震)資料匯編》,收錄了1950—2020年發(fā)生在林芝市內的破壞性地震調查資料5份[17]

        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工作相關手冊或補充規(guī)范指南等頒布后,從1996年開始,中國地震局相關部門相繼出版了1990—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間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為了研究震害工作方便起見,2015年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綜合相關資料出版了1966—1989年中國大陸發(fā)生的地震災害調查資料匯編。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有關部門收集的地震考察工作總結、損失評估報告等資料來看,2011年以后中國地震局依然對破壞性地震災害進行考察并對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相關資料未見出版。

        匯編的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或考察工作總結是由?。ㄗ灾螀^(qū)、直轄市)地震部門或下屬地震部門提供的,各單位報告編寫提綱不完全統(tǒng)一,詳略差異比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條件的改善、科學技術的進步,評估報告從開始的概述推斷為主,越來越趨于多部門協(xié)作完成,使得調查數(shù)據(jù)更加完善、報告更加詳實。此次分析工作主要來源于以上資料中的數(shù)據(jù),基本滿足了歷史地震災害調查的工作要求。

        4 "歷史地震災害調查結果

        4.1 "西藏自治區(qū)年度地震災害調查

        1978—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發(fā)生了造成地震災害的地震共計43次,地震災害詳細信息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地震都能引起地震災害,比如1997年西藏發(fā)生5級以上地震18次[9],其中1997年11月8日瑪尼發(fā)生MS7.9地震[18],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大陸內震級最大的一次地震,卻并非成災事件[9]。

        西藏自治區(qū)年度地震災害在震級分布、時間分布、空間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震級分布方面,最大震級為MS6.9,最小震級為MS4.7(表1)。其中MS≥5.0地震41次,最大震級達到MS6.9,為2008年1月9日西藏阿里地區(qū)改則縣MS6.9地震、2017年11月18日林芝市米林縣MS6.9地震;僅有2次MS<5.0地震,為MS4.7,也是最小震級,為1980年4月13日西藏波密MS4.7地震、2016年2月23日昌都市丁青縣MS4.7地震。根據(jù)地震目錄統(tǒng)計,西藏自治區(qū)1978年以來MS≥5.0地震達600余次,成災地震占比7.2%。

        時間分布方面,1978—2020年之間的43年期間,有26年發(fā)生了地震災害,占比60.46%(圖2)。2016—2020年連續(xù)5年發(fā)生地震災害。根據(jù)地震災害次數(shù)隨時間分布特征(圖2)分析,26個發(fā)生地震災害的年份中,62%的年份(16個年份)每年發(fā)生地震災害為1次,23%的年份(6個年份)每年發(fā)生地震災害為2次,12%的年份(3個年份)每年發(fā)生地震災害為3次,4%的年份(1個年份)每年發(fā)生地震災害為6次。

        空間分布方面,根據(jù)1978—2020年歷史年度地震災害發(fā)生地點分布(圖3),西藏自治區(qū)7個地級市行政區(qū)中除了山南市以外,其他6個地級市行政區(qū)均發(fā)生過地震災害,其中日喀則市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為12次。74個縣級行政區(qū)中,共有29個縣發(fā)生過地震災害,占比39%。林芝、那曲有超過55%的縣城發(fā)生過地震成災事件,阿里地區(qū)7個縣級行政區(qū)中只有2個發(fā)生過地震成災事件,占阿里地區(qū)縣城總數(shù)的29%(圖4)。

        1978—2020年歷史地震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543971.397萬元(表1、圖5),其中2013年8月12日西藏昌都地區(qū)左貢、芒康縣交界MS6.1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第2和第3分別為2016年5月11日西藏昌都市丁青縣MS5.5地震、2008年10月6日西藏拉薩市當雄縣MS6.6地震。造成死亡人口歷史地震災害事件4次,分別是1980年11月20日西藏亞東附近MS6.6地震(3人)、1993年3月20日西藏拉孜—昂仁MS6.6地震(2人)、2003年8月18日林芝波密縣MS5.7地震(2人)和2008年10月6日西藏拉薩市當雄縣MS6.6地震(10人),共造成17人死亡。

        表1中對1950—1994年的地震災害進行了損失等級評估,依據(jù)表2中死亡人口、經濟損失、房屋受損情況來劃分,在15次地震災害調查中,其中13次地震災害評為輕微等級,2次被評為較輕等級。

        4.2 "西藏自治區(qū)歷史地震重大地震災害事件調查

        西藏自治區(qū)1949—2020年發(fā)生了造成重大地震災害的地震共5次,詳細地震災害信息見表3。

        從時間分布上看,1950—1952年連續(xù)3年分別在林芝、拉薩、那曲發(fā)生了重大地震災害,其余2次分別發(fā)生在2008年阿里地區(qū)改則縣、2017年林芝米林縣(圖6)。

        從空間分布上看,林芝2次、拉薩1次、那曲1次、阿里1次,其余3個地級市行政區(qū)昌都、日喀則、山南未出現(xiàn)過重大歷史地震災害。

        在經濟損失方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地震災害事件為2017年11月18日米林MS6.9地震,5次災害事件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0539.285萬元(表3、圖7)。

        在人員死亡方面,5次重大地震災害中有2次造成人員死亡,最為嚴重的發(fā)生在1950年察隅—墨脫MS8.6地震中,造成3300人死亡,另外1次為1952年那曲MS7.5地震,造成54人死亡(表3、圖7)。

        5 "討論與結論

        1978—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超過一半的年份發(fā)生了地震災害,時間占比60.46%。2016—2020年連續(xù)5年發(fā)生地震災害,有愈發(fā)頻繁的發(fā)展趨勢。這期間全區(qū)MS5.0以上地震達600余次,成災地震共計43次,占比約7.2%,該占比主要受地震發(fā)生地人口密度及經濟發(fā)達程度的影響。造成死亡人口歷史地震災害事件4次,分別為1980年11月20日西藏亞東附近MS6.6地震、1993年3月20日西藏拉孜—昂仁MS6.6地震、2003年8月18日林芝波密縣MS5.7地震、2008年10月6日西藏拉薩市當雄縣MS6.6地震,共造成17人死亡。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及下轄地市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亞東、昂仁、波密、當雄的常駐人口數(shù)量在整個西藏自治區(qū)并不靠前,說明地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事件及傷亡數(shù)量隨機性比較大,主要是跟西藏自治區(qū)地廣人稀、居民分散、相距較遠有關。

        1949—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發(fā)生的造成重大地震災害的地震共5次,1950年(察隅—墨脫MS8.6)、1951年(當雄MS8.0)、1952年(那曲MS7.5)連續(xù)3年發(fā)生重大地震災害,其余2次分別發(fā)生在2008年阿里地區(qū)改則縣(MS6.9)、2017年林芝米林縣(MS6.9)。5次重大地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隨著震級降低反而增加(圖6、圖7),從1950年(察隅—墨脫MS8.6)推斷的損失23.1萬元增至2017年(米林MS6.9)的19975.55萬元,這種趨勢主要受地震發(fā)生地當時的經濟水平控制。

        西藏自治區(qū)的地震是典型的大陸地震,空間分布廣、震源深度淺、成因類型復雜。1990年以來發(fā)生的MW≥6.5強震受到青藏高原陸陸碰撞-擠出構造體系的控制[6,19]。破壞性地震空間分布在受構造體系控制的基礎上,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的實際情況,主要受地震發(fā)生地人口分布、國民經濟情況影響。

        ""致謝

        首都師范大學李家存老師幫助提供了部分圖件地理數(shù)據(jù),林芝市地質災害普查辦提供了部分資料匯編,審稿專家對本文提出了寶貴的修改完善意見和建議,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西藏自治區(q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西藏自治區(qū)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實施方案[R]. 2021 """Natural Disasters Leading Group Office of First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R]. 2021

        [2]吳中海,何仲太,鐘寧,等. 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qū)強震構造:專輯序言[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1-9 """Wu Z H,He Z T,Zhong N,et al. The strong earthquake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A preface for the special topic[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1-9

        [3]歐文東,鄒振軒,益西拉姆. 西藏自治區(qū)數(shù)字地震臺網(wǎng)監(jiān)測能力評估[J]. 高原地震,2023,35(增刊1):7-12 """Ou W D,Zou Z X,Yixi L M. Evaluation of monitoring capability of Tibet digital seismic network[J]. Plateau Earthquake Research,2023,35(S1):7-12

        [4]韓同林. 試論西藏活動構造帶及其對地震的控制作用[J]. 地質學報,1986,60(4):332-338 """Han T L. Active tectonic belts in Tibet and their control on earthquakes[J]. Acta Geologica Sinica,1986,60(4):332-338

        [5]吳中海. 青藏高原陸陸碰撞-擠出活動構造體系控震作用:以1990年以來強震活動為例[J]. 地質力學學報,2024,30(2):189-205 """Wu Z H. The earthquake-controlling process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extrusion active tectonic system arou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A case study of strong earthquakes since 1990[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24,30(2):189-205

        [6]韓帥,吳中海,王世鋒,等. 羌塘地塊中西部布木錯走滑斷裂系的第四紀晚期地表變形特征與構造意義[J]. 地質力學學報,2024,30(2):298-313 """Han S,Wu Z H,Wang S F,et al. Late Quaternary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Bue Co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in central-western Qiangtang block[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24,30(2):298-313

        [7]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 西藏自治區(qū)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R]. 2021 """Earthquake Agency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R]. 2021

        [8]中國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中國近代地震目錄(公元1912年—1990年,MS≥4.7)[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Depart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atalog of modern earthquakes in China (1912—1990 MS≥4.7)[M]. 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9

        [9]樓寶棠. 中國古今地震災情總匯[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Lou B T.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96

        [10]國家地震局,國家統(tǒng)計局. 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990~1995)[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National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1990—1995)[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96

        [11]中國地震局監(jiān)測預報司. 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1996~2000)[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 """Department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1996—2000)[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01

        [12]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 2001~2005年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Rescue,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2001—2005)[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10

        [13]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 2006~2010年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匯編[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5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Rescue,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2006—2010)[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15

        [14]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 1966~1989年中國地震災害損失資料匯編[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5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Rescue,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in China (1966—1989)[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15

        [15]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 2000~2019年西藏自治區(qū)破壞性地震考察工作匯編[M]. 2019 """Earthquake Agency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pilation of investigations into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00 to 2019[M]. 2019

        [16]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 2020年西藏自治區(qū)破壞性地震匯編[M]. 2020 """Earthquake Agency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pilation of investigations into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2020[M]. 2020

        [17]林芝市地質災害普查辦. 林芝市歷史地震災害調查(破壞性地震)資料匯編[M]. 2021 """Geologic Hazard Survey Office. Compilation of investigations into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s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Linzhi[M]. 2021

        [18]單新建,李建華,張桂芳. 1997年瑪尼7.9級地震的構造環(huán)境和地表破裂帶特征[J]. 地球物理學報,2006,49(3):831-837 """Shan X J,Li J H,Zhang G F. The tectonic condition and the feature of surface rupture zone of the Mani earthquake (MS7.9) in 1997[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6,49(3):831-837

        [19]吳中海. 青藏高原1990年以來的MW≥6.5強震事件及活動構造體系控震效應[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10-24 """Wu Z H. The MW≥6.5 strong earthquake events since 1990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control-earthquake effect of active tectonic system[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10-24

        Overview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from 1949 to 2020

        Bai Weiguo1, Sun Dongxia2, 3, *, Wu Zhonghai2, 3, Zhang Yaoling2, 3, Han Shuai2, 3, Gongqiu Zhuoma1

        1. Earthquake Agency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Xizang Lhasa 850002,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3. Research Center of Neotectonism and Crustal Stabilit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Earthquake is on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that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arthquake disasters are listed as an important disaster type in the first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Clarifying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 data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scientific plans to avoid the disaster threats. According to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in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the latest earthquake catalog officially published by the earthquake department, officially published compilations of earthquake damage reports, and earthquake report data summarized by the Earthquake Agency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This included 45 items such as earthquake disaster information tables, data cards, earthquake disaster survey materials, damage assessment reports, summaries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and disposal work.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rganiz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annual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 statistics for each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 from 1978 to 2020 were carried out,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spatial-temporal dataset of major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s since 1949, which contains complete, detailed, and standardized data on intensity, scope, and disaster conditions. There were over 600 earthquakes with a magnitude of MS5.0 or abov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causing 43 earthquake disasters, with a disaster rate of approximately 7.2%. Between 1949 and 2020, there were 5 major earthquakes that caused significant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systems. However,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the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it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areas where the earthquakes occur.

        [Keywords]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historical earthquake disasters; earthquake prevention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少妇人妻偷人中文字幕| 上海熟女av黑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国产一区二区丰满熟女人妻| 午夜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片久久|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91呻吟丰满娇喘国产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一本到桃花网|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自拍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日本免费看mv免费版| 亚洲免费观看|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看|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欧美 国产 日产 韩国 在线| 久久亚洲精彩无码天堂| 婚外情长久的相处之道| 亚洲无亚洲人成网站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国产3p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嫩交一区二区三区| 乱子伦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