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憑借在減肥方面的驚人效果,部分降糖藥(如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等)正式“火”出了圈,很多沒有糖尿病的朋友也希望通過這些藥物來實現(xiàn)體重管理的目標。然而,降糖藥并不是“老少咸宜”的減肥良藥,尤其是對于那些沒有糖尿病、不是超重/肥胖的健康人群,其潛在的健康風險不容小覷!
一、你真的需要減肥嗎
“你真的需要減肥嗎?”這句話在當前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促使我們審視自己當前的狀態(tài),并明確未來的健康與體型管理方向。
首先,除了擁有令人羨慕的腹肌和馬甲線的朋友,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身材焦慮,甚至有些本身已經(jīng)很瘦的朋友仍絞盡腦汁地想著要減肥。然而,瘦并不一定健康,過度追求瘦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為了健康著想,我們應科學認識肥胖,理性對待減肥。
只有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才需要減肥!肥胖是一種慢性、復雜的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體內(nèi)脂肪異常積累,這種積累通常會對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根據(jù)成人體重指數(shù)(BMI)將體重分為6個等級:
● 體重不足(BMI<18.5 kg/m2);
● 正常體重(18.5 kg/m2<BMI<25 kg/m2);
● 超重(25.0 kg/m2<BMI<30 kg/m2);
● 肥胖Ⅰ級(30.0 kg/m2<BMI<35 kg/m2);
● 肥胖Ⅱ級(35.0 kg/m2<BMI<40.0 kg/m2);
● 肥胖Ⅲ級(BMI>40 kg/m2)。
所以,即便暫時沒有腹肌和馬甲線,BMI在25 kg/m2以下的朋友也很健康,而健康不應該為畸形的審美讓路!
二、降糖藥減重適合哪類人群
降糖藥減重的適用人群主要包括:
(1)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肥胖的患者(減肥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水平);
(2)部分降糖藥可用于超重或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如BMI在30 kg/m2以上的單純性肥胖患者或BMI在27 kg/m2以上且至少有一種合并癥(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的患者。截至目前,在中國被批準用于非糖尿病肥胖患者減重的降糖藥只有3種: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這些藥物均為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適用于BMI較高且伴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二甲雙胍和達格列凈等在臨床中雖有一定的減重效果,但尚未被正式批準用于非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療。
【提醒】切忌私用降糖藥,速效減重自傷身;須遵醫(yī)囑使用藥,確保安全顯療效!
三、潛在的健康風險
(1)低血糖風險:降糖藥主要用于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但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則可能導致低血糖,引發(fā)頭暈、心悸甚至昏迷等嚴重癥狀。
(2)胃腸道不適:盡管部分降糖藥(如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已被批準用于非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減重使用,但其不良反應仍需重視,尤其是胃腸道方面的癥狀,如惡心、嘔吐和腹瀉等;一旦出現(xiàn),務必及時就醫(yī)。
(3)代謝紊亂:非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可能擾亂體內(nèi)的代謝平衡,導致血糖波動,甚至引發(fā)代謝綜合征等新的健康問題。
(4)長期健康影響:長期使用降糖藥可能對身體產(chǎn)生負面影響,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和肝腎功能的潛在損害。非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未必適應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健康風險。
(5)藥物依賴: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會過度依賴降糖藥來輕松減肥,進而忽視健康飲食和規(guī)律運動的重要性,這種做法容易導致體重反彈,并可能形成藥物依賴。
四、科學減肥是正道
雖然降糖藥對減重有一定效果,但非糖尿病患者應優(yōu)先考慮更為安全有效的減肥方式—控制熱量攝入和增加活動量是科學減肥的根本所在(即“管住嘴+邁開腿”)??茖W減肥的“科學”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制訂合理的減肥目標(如想要達到的標準體重):可以把它寫在紙上,貼在每天都能夠看得見的地方。
(2)記錄體重變化(讓自己獲得正反饋):可以通過制作圖表的形式來記錄體重變化,這樣能夠讓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減肥的效果,并激勵自己堅持下去,實現(xiàn)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
(3)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4)平衡膳食:控制熱量攝入,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糧(如燕麥、紅薯、玉米等)。
(5)適當運動:減肥的首要原則是“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因此適當運動以增加消耗很重要。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幫助增加熱量消耗及提升新陳代謝。
(6)專業(yè)咨詢:在決定使用任何藥物或補充劑前,都請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確保所選方案適合自身健康狀況。
簡單總結一下:對于非適應證人群,降糖藥的潛在健康風險不可忽視—低血糖、胃腸道不適、代謝紊亂及藥物依賴等問題都需警惕。減肥應以安全和健康為首要目標,科學飲食和規(guī)律運動才是實現(xiàn)健康體重管理的關鍵。如果確實需要藥物輔助減肥,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確保減肥過程的安全和有效。
“藥”健康:減肥藥是想吃就能吃的嗎?
每種藥物都有特定的適用人群,減肥藥自然也不例外。根據(jù)2024年中華醫(yī)學會內(nèi)分泌學分會發(fā)布的《肥胖患者的長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只有當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調(diào)整未能奏效時,才建議進行藥物干預。
目前市面上的減肥藥主要有以下幾種:奧利司他、氯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緩釋劑、美曲普汀、納曲酮/安非他酮組合劑,以及本文提到的幾種降糖藥。減肥藥雖然起效快,但效果不長久,而且對身體健康不利。如有下列情形,切忌服用減肥藥:妊娠期女性,以及有心臟病、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青光眼、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疾病。另外,即便是健康人,長期服用減肥藥物—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對腎臟都有損害。
因此,請正確看待減肥藥,它不是想吃就能隨便吃的。滿足一定條件的肥胖人群,才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通過服用藥物進行減肥。千萬不要只因為想輕松減肥,就選擇吃藥減肥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