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東方之門》
用整個傍晚等的那個人
一直在山花爛漫的路上
余輝能及時出現(xiàn)
掬一捧泉水解渴
用整場電影打開的春天
證實情節(jié)并非虛掩
說好等你短發(fā)及耳
他的呼喚就如同天籟
用整隊紅螞蟻表達(dá)儀式
交換愛情大致有輪廓
不是相互凝視
就是齊頭仰望
別期待在等待 門旗獵獵
黃昏隨時被人潮淹沒
2024年10月05日
-《太湖之鯨》詩選
瓜丁詩話:在我看來,蘇州有兩項世界級的建筑藝術(shù)典范,一項是蘇州的古典園林,那是中國人凝結(jié)千百年的傳統(tǒng)審美中,傳統(tǒng)江南之美的濃縮與精煉;另一項就是東方之門。
國慶黃金周,我在金雞湖畔的東方之門腳下,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突然生出了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很多時候,播種者即便安于延遲滿足,恐怕也難以抵擋與成就之間的陰差陽錯。
有人說,才華出眾的楊修是困于他的張揚,但是如果懷璧其玉而不張揚,又有誰能看到他呢?正如20年前豪擲45億打造的東方之門,如果沒有孤擲一注、無懼失敗的勇氣,就沒有讓中國看到蘇州、讓世界看到東方的東方之門。
蘇州之溫軟,在于耐得住沉淀,而能讓這份沉淀的結(jié)晶被看到,靠的則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蜆子做湯》
從爃爛大道出太湖大堤
這是一條比較準(zhǔn)確的動線
故居容易在細(xì)雨中被懷念
今夜我們忘卻思索
有關(guān)于莼菜
有關(guān)于四腮鱸的濫觴
老鎮(zhèn)源的蔣生
說今夜我們把蜆子做湯
胡椒粉 姜絲 不施青醬
自己完美才能鮮美他人
一定在清澈的盆底
不小心撞到七都的魚嘴
大羽 又在哪座島嶼輾轉(zhuǎn)無眠
今夜風(fēng)涼
2023年7月6日
-《太湖之鯨》詩選
瓜丁詩話:蘇州人說的“蜆子”,并不是海里的那種貝類,它更類似于微縮版的河蚌,生長于江南溫潤的淡水河網(wǎng)之中,就像同生于春天的櫻花一樣,它們擁有短暫而璀璨的生命。
小友蔣生在吳江七都經(jīng)營著一家老鎮(zhèn)源飯店。春天,他說:“來吃蜆子湯呀!”一顆一顆小小的春天的種子砸進(jìn)湯碗,僅有鹽巴、胡椒粉和姜絲的調(diào)味,一滾沸水定格生命的鮮美,那些關(guān)于湖水和春天的美好記憶,會在觥籌交錯中,隨著小小貝類綻放的鮮甜重新涂裝上色,一幕幕粉墨登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最恰當(dāng)?shù)募竟?jié),陪伴著最真心的朋友,用最恰當(dāng)?shù)呐胝{(diào)方式,我愛上了七都的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