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兒童教育是圍繞著感性教育進行的,重點放在對孩子進行音樂和美術的指導上。比如,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把美術教育看作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課程都和美術有關。
在法國家庭,手工制作用的材料多于玩具。為了使孩子隨手就可以畫畫,家長會在墻上張貼用于繪畫的紙張,家里到處都是繪畫用的工具。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法國家長會讓孩子自己裝飾房間。
法國家長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力、判斷力和獨立性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家長會利用假期帶孩子旅行,通過對文化藝術的親身體驗,讓孩子感受美。因此,法國孩子對建筑物、音樂、美術的認識比其他國家的孩子更早,看見一幅畫就能談到配色、素材、明暗、構圖等,能夠說出對畫的感想。
法國的幼兒園、學校很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意性,重視培養(yǎng)孩子把感覺到和看到的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
在文學教育方面,老師讓孩子把所讀到的情節(jié)、人物畫出來;在地理、音樂方面,老師也盡可能地使孩子通過聯(lián)想找到感覺,在作業(yè)、演奏時鼓勵孩子的個性化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