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擷珠
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的狀態(tài),無論是平庸還是卓越,我們都要積極去面對。學會珍惜,才不會留下遺憾;善于進取,才能走得更遠;保持激情,才不枉此生。
報載,父親和上高中的兒子拌嘴。父親嫌兒子不努力,期末沒考好,說你這樣下去會平庸一輩子。誰知兒子毫不示弱,當即回嘴:“平庸咋了?平庸招誰惹誰了?平庸是我的權利!”是的,平庸也是人生的權利。
人生在世,歧路多多。追求卓越,是一種選擇;甘于平庸,也是一種選擇。二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各得其所。追求卓越,固然可以成為王石、雷軍那樣的商界巨子,可以成為莫言、劉翔那樣的文體明星,可以成為屠呦呦、錢學森、袁隆平那樣的科學巨匠,但畢竟成功的概率很小,用“萬里挑一”來形容也不算夸張。甘于平庸,則會成為像我和周圍的許多平民百姓一樣的人,雖不驚不奇,對社會進步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我們這些人形成的巨大塔座,就不可能有高聳入云的塔尖。
成熟的社會,不會總在討論平庸與否的問題,更不會強迫他人不平庸,推崇人人都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漢光武帝劉秀選擇面南稱帝,他的同學嚴子陵選擇垂釣山野;山濤選擇做官,同為“竹林七賢”的嵇康選擇隱居;杜魯門選擇當美國總統(tǒng),他的哥哥選擇做一個種土豆的農(nóng)夫。前者享受杰出人物的榮耀,后者享受平靜生活的樂趣,幸福指數(shù)不一定就比前者低。孰優(yōu)孰劣,孰高孰下,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現(xiàn)實是殘酷的,不論你是否愿意接受,根據(jù)統(tǒng)計,無論如何,整個社會只有不超過5%的精英;85%的學生會是十分普通、平庸的;還有10%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甚至會成為接受救濟的群體。
平庸是我們的權利,請尊重這種權利。你可以出將入相,功成名就;我也可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選自《雜文選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