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灘頭年畫是湖南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門神圖像是灘頭年畫中的重要類型之一,其視覺效果與人物造型均十分出彩,主要有《尉遲恭與秦叔寶》《關云長與馬超》《苗族英雄》。本文以灘頭年畫中的門神圖像為研究對象,了解圖像來源,探討圖像寓意。
關鍵詞:灘頭年畫;門神圖像;民間藝術
一、灘頭年畫門神圖像的來源
《隆回縣志》記載,明末清初的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境內(nèi)的灘頭鎮(zhèn),出現(xiàn)了木版年畫。灘頭鎮(zhèn)是湖南重要的木版年畫產(chǎn)地,不僅印制出的年畫工藝精美、造型獨特,而且木板、紙張、顏料都用當?shù)夭牧现谱鞫?。日本京都大學版畫教授黑崎彰考察后指出:“在世界現(xiàn)存的年畫中,灘頭年畫少有的從原料到雕版,直至成品完全在一個地方實現(xiàn)?!?/p>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與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有關。當?shù)刂窳直姸啵a(chǎn)楠竹,人們因地制宜,將楠竹加工造紙,因此造紙業(yè)非常發(fā)達,早在元代灘頭就是著名的彩色紙、竹紙產(chǎn)地,灘頭年畫的發(fā)展與當?shù)厥a(chǎn)紙密不可分。當?shù)赜袟l名叫“三坡街”的老街,雖然時過境遷,但是在街兩邊的門上都能看見過去粘貼的門神圖像的殘影。灘頭年畫的門神色彩之所以明亮而沉穩(wěn),還因為所用的顏料是從當?shù)夭杉鴣淼摹?/p>
湖南曾有四大木版印刷基地,邵陽就是其中之一。寶慶竹刻開始于明末清初,且在當時已經(jīng)出名,所以邵陽的雕版氛圍濃厚,培養(yǎng)了大批技術精湛的人才,給灘頭年畫的發(fā)展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指導。
先秦時期就有人在門上勾勒簡單形象或?qū)懽?,以表示?qū)邪納福,這種形式被稱為“桃符”。早期人們大多是將桃木板釘在門上,桃木板上有勾畫或?qū)懹小吧褫薄薄坝魤尽弊謽?。隨著時間推移,門神圖像也在不停變化,在河南新密漢代墓室的畫像石上就有門神形象,畫面上的兩人面容怪異,且身側(cè)各有一只獸。在河南洛陽北魏寧懋石室的門上發(fā)現(xiàn)的門神,則是將軍的面貌,由此奠定了后世“武門神”的形象基礎。唐朝時期雕版印刷術出現(xiàn),在宋代進一步被推廣應用,運用雕版印刷可以對圖像進行大量復印,促進了年畫的發(fā)展與普及。同時,門神年畫可作為商品在民間出售,門神的制作也開始分門別類,細節(jié)上也有不同檔次。
在宋代文獻中門神被稱為“門丞戶尉”,由此可知當時也開始出現(xiàn)文門神。后來金兵入侵,百姓四處逃散,一部分雕版年畫制作的手藝人遷移到山西,使山西平陽(今臨汾市)也成為金代重要的年畫制作中心,還有一部分手藝人向南方轉(zhuǎn)移,推動了南方地區(qū)雕版的發(fā)展。明代門神圖像的喜慶吉祥氣氛更加濃厚,常以象征的手法表達祝福之意,明代后期門神圖像的裝飾功能進一步發(fā)展,形象有將軍、天仙、童子、福神四種類型,并添加了尉遲恭與秦叔寶兩位大將形象。
二、灘頭年畫的門神圖像概述
門神圖像是灘頭年畫中常見的題材,構(gòu)圖講究對稱,畫面中講求裝飾效果,線條流暢靈動,顏色上運用互補色強調(diào)視覺對比的效果。[1]人物表現(xiàn)有“四氣”,第一氣“威風殺氣是武官”、第二氣“舒展大氣是文官”、第三氣“窈窕秀氣是淑女”、第四氣“活潑稚氣是童顏”,從“四氣”中可以體會到灘頭人物的氣質(zhì)與面貌。
根據(jù)調(diào)查,灘頭年畫以門神圖像為主,但是門神圖像的種類并不多,以《尉遲恭與秦叔寶》《關云長與馬超》《苗族英雄》為主,其中《苗族英雄》門神圖像是灘頭年畫所獨有的。灘頭年畫名聲廣、制作優(yōu)良,畫幅大小有講究。人物造型富有張力、身形厚重,著色鮮亮、顏色對比強,在技法上運用開臉,產(chǎn)生了木印與水印融合的藝術效果。
三、《尉遲恭與秦叔寶》門神圖像
灘頭年畫門神圖像中最流行的是《尉遲恭與秦叔寶》,其圖像樣式多,造型上偏寫實。
身著戎裝的尉遲恭與秦叔寶兩位門神,身形魁梧,服飾精美,線條勁道有力,色彩鮮艷且對比強烈,再配以武器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讓人不由得發(fā)出崇拜之感,鮮艷的色彩也在春節(jié)之際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尉遲恭與秦叔寶》的門神圖像可以分為立式鞭锏式門神與五子登科式門神兩類。立式鞭锏式門神屬于門神偏像,人物造型為側(cè)臉造型;五子登科式門神屬于門神正像,人物造型為正臉造型。兩種造型的尉遲恭與秦叔寶旁都有麒麟童子或狀元郎。不同類型的《尉遲恭與秦叔寶》,童子數(shù)量也有差異,側(cè)臉造型的一位童子配麒麟,正臉造型的門神有五位童子在下方,這樣的人物布局在其他地區(qū)的門神圖像中也有運用,被稱為“五子門神”。
立式鞭锏式門神形象,左為尉遲恭(圖1),右為秦叔寶(圖2)。兩位門神雙手各握一把黃綠相間的鞭锏,整體色彩以紅、黃、藍、綠、紫為主,面部上尉遲恭為紅臉,秦叔寶為白臉。尉遲恭圖像中的童子衣衫為紅色,秦叔寶圖像中的童子衣衫為藍色。兩幅年畫以對稱構(gòu)圖為主,左右下角分別有一位騎麒麟的童子,秦叔寶與尉遲恭分別一只手舉鞭锏過頭頂,一只手握鞭锏于腰間,臉旁有一象征勝利的彩旗。
《尉遲恭與秦叔寶》五子登科式的門神圖像中,在兩位門神的周圍分別有五位童子,其中騎著麒麟的童子手中分別握著一枝含苞待放的蓮花和一把玉如意。蓮花寓意連年吉祥,玉如意則象征萬事如意;麒麟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古人認為麒麟現(xiàn)身代表著祥瑞降臨。因此在五子登科的門神圖像中,麒麟的出現(xiàn)增加了天官祈福的福氣,象征來年生活幸福如意、萬事順遂。
五子登科形象的年畫還包括高臘枚的五子登科圖像(圖3)。在中軸位置上有一副對聯(lián),內(nèi)容為“祝新年四季發(fā)財,慶豐收五谷豐登”。人物身前各有五子,但不同的是五子中間有一位身騎麒麟的狀元郎。尉遲恭與秦叔寶的顏色布置也是相映成趣,兩幅畫中同一個部位的顏色會有所不同,豐富了畫面效果,且年畫印有高臘枚年畫工作室的印章,以表示出處。
基于創(chuàng)作的主題表達與情感意圖,將不同寓意的元素進行重新組合,會構(gòu)成不同門神圖像的形象特色、個性表達?!段具t恭與秦叔寶》門神圖像中運用的元素以鞭、锏、五子送福、麒麟、如意為主。
唐朝尉遲恭的鞭與秦叔寶的锏是兩位武將擅長用的武器,鞭與锏作為古代冷兵器中的短兵器,多用于對付重甲。鞭在春秋時期就比較盛行,而锏是在鞭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在造型上,鞭通常分十三節(jié),锏不分節(jié),锏身有凹槽,也被稱為“凹面锏”。
五子分別代表福、祿、壽、喜、財。五子送福又有五子送財、五子登科、五福拜壽之意,是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題材,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滿。
麒麟是古代神話中祥瑞之獸。灘頭門神圖像《尉遲恭與秦叔寶》常有童子相伴,麒麟送子寓意麒麟可以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在孔子即將誕生之日,麒麟將玉書吐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味著孔子有著當?shù)弁醯钠返屡c格局但沒有身居帝王之位。
四、《尉遲恭與秦叔寶》門神圖像特色分析
門神圖像講究對稱,在元素安排上采用傳統(tǒng)“散點式”擺放,一幅圖像中每個元素的焦距視點不是單一的,而是存在多個焦距視點;在元素運用上總體相同,但是會有一些差異,尉遲恭與秦叔寶雖然都手握兵器,但尉遲恭用鞭而秦瓊用锏,畫面左右的服裝、童子、麒麟在顏色上也會有差異,使畫面看上去更加自然;畫面講求裝飾效果,線條流暢靈動。
在顏色設置方面,運用互補色強調(diào)視覺對比的效果,用色鮮艷、大膽、生動自然,主要用色為赤色。湖湘為古楚國之地,以太陽神為尊,百姓相信自己是太陽神的后裔,所以常用赤色來表達對火與太陽的追求。另外,湖南氣候比較潮濕,多喜食辣椒去濕氣,火紅的辣椒能將濕氣去除,所以赤色也是民俗風情的反映。
灘頭年畫門神圖像的銷售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托貨,主要指《尉遲恭與秦叔寶》,銷售對象廣泛,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對外出口。第二類苗貨又稱水貨,主要指《苗族英雄》這一類門神,銷售對象以湖南、云南、貴州的苗族地區(qū)為主。第三類廣貨,主要指《關云長與馬超》,銷售對象主要是廣東、廣西一帶,原因是兩廣地區(qū)的人們習慣將關羽尊稱為“關公”甚至是“關帝”,從稱呼中可以看出關羽在兩廣人民心中的地位。從托貨、苗貨、廣貨的對應銷售范圍,可以看出灘頭年畫有著不錯的市場,并且會根據(jù)銷售對象的不同需求來進行生產(chǎn)與銷售。[2]
五、結(jié) 語
灘頭年畫作為少有的傳統(tǒng)手工木版水印年畫,在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被認為“富有楚地文化的情調(diào)”。灘頭年畫的門神圖像承載著深厚的地域文化,其制作工藝精良、造型大膽洗練、色彩鮮明、神態(tài)幽默生動,獨到的印制技藝與取自本土天然的印制材料,使得年畫作品有著浮雕般的藝術呈現(xiàn),不僅讓當?shù)匕傩障矏郏€深受云貴、兩廣地區(qū)歡迎。
(湖南科技大學齊白石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衛(wèi)華,程波濤.門神[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2] 沈泓.尋找逝去的年畫:灘頭年畫之旅[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