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以及對患者肝功能、肝纖維化、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收治的8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jié)合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對照組(44例,采用利巴韋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觀察組(44例,采用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兩組均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肝纖維化指標、炎癥因子水平。結(jié)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總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Ⅳ型膠原、層黏連蛋白、透明質(zhì)酸、Ⅲ型前膠原、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上述指標變化幅度均較對照組更大(均P<0.05)。結(jié)論 相較于利巴韋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方案,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減輕炎癥反應。
【關(guān)鍵詞】丙型病毒性肝炎 ;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 ; 肝功能 ; 肝纖維化 ; 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5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2.001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2.005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后果。利巴韋林主要通過干擾病毒的RNA合成和復制發(fā)揮抗病毒作用,但患者可能出現(xiàn)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治療可能會因患者不耐受而中斷;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可通過多種機制抑制病毒的復制和傳播,發(fā)揮抗病毒作用,同時還能夠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調(diào)節(jié)和維護機體免疫反應,但抗病毒效果無法最大化,療效仍不理想[1]。索磷布韋維帕他韋中索磷布韋可通過靶向其RNA復制的著重點阻止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復制,維帕他韋通過作用于NS5A蛋白,發(fā)揮阻止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復制作用。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增強效用,能夠直接干擾病毒的復制和傳播過程,從而有效控制丙型病毒感染,降低患者肝臟受損程度,且還具有療效確切、患者耐受性好、治療周期短等優(yōu)勢[2-3]。但目前關(guān)于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對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是否優(yōu)于常規(guī)利巴韋林聯(lián)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方案尚不確切。基于此,本研究以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收治的8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jié)合治療方案的差異分兩組。對照組(44例)患者年齡31~58歲,平均(45.45±3.56)歲;男性23例,女性21例;病程1~6年,平均(3.53±0.52)年。觀察組(44例)患者年齡32~59歲,平均(45.52±3.72)歲;男性24例,女性20例;病程1~7年,平均(3.56±0.5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4]中的相關(guān)標準;⑵經(jīng)丙型病毒性肝炎抗體檢查確診;⑶初次治療。排除標準:⑴存在嚴重腫瘤類病癥;⑵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⑶伴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研究經(jīng)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利巴韋林片(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323,規(guī)格:0.1 g/片)+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F. Hoffmann-La Roche Ltd.,注冊證號SJ20150056,規(guī)格:180 μg/0.5 mL/支)治療,利巴韋林片的劑量為1.2 g/d,分2次口服;干擾素的劑量180 μg/次,每周注射1次。觀察組患者行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Gilead Sciences Ireland UC,注冊證號HJ20180024,規(guī)格:每片含400 mg索磷布韋和100 mg維帕他韋)口服治療,1片/次,1次/d。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肝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3 5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總膽紅素含量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S-860?)檢測。⑵肝纖維化指標。采血和離心方法同⑴,血清Ⅳ型膠原、層黏連蛋白、透明質(zhì)酸、Ⅲ型前膠原含量以化學發(fā)光法檢測。⑶炎癥因子。采血和離心方法同⑴,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含量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 x ±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總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Ⅳ型膠原、層黏連蛋白、透明質(zhì)酸、Ⅲ型前膠原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3 討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肝炎疾病,該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感染后會在肝臟內(nèi)復制并引發(fā)肝臟炎癥反應;除了直接的病毒感染和復制,丙型肝炎病毒還會導致宿主肝細胞發(fā)生炎癥和纖維化反應,最終可能演變?yōu)楦斡不蚋伟?。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不振、黃疸、肝臟疼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因此,對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藥物治療是該病癥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能夠抑制病毒的復制,提高病毒的清除率,增強機體免疫反應,給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體驗,使患者在長期治療中受益,進一步推動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管理和治療進展。
利巴韋林和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治療,是丙型肝炎常見的治療手段。這種治療方案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病毒學應答率,還可以促進患者的免疫應答,有助于恢復肝臟功能,并提高治療成功率。此外,該治療方案的療效持續(xù)性較高,患者在完成治療后也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療效,減少復發(fā)的風險。綜合來看,利巴韋林與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治療具有明顯優(yōu)勢,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但該治療方案需要長期使用,通常為24~48周,對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提出了挑戰(zhàn)。此外,使用利巴韋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的患者,可能會經(jīng)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發(fā)燒、疲勞、貧血等,且該治療方案的療效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治療失敗或復發(fā)的情況[5]。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是一種直接抗病毒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從而阻止丙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和生長;索磷布韋具有強效的抗病毒活性,能有效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阻止病毒在宿主細胞內(nèi)的增殖,其藥理特性表現(xiàn)在對病毒的親和力高,尤其對于丙型肝炎病毒的RNA依賴性RNA聚合酶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使病毒無法進行復制與轉(zhuǎn)錄,從而實現(xiàn)強效的抗病毒效果。維帕他韋則是具有廣譜活性的NS5A抑制劑,能夠阻斷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細胞內(nèi)的復制階段,維帕他韋通過與NS5A蛋白結(jié)合,干擾丙型病毒性肝炎的RNA合成和組裝過程,從而降低病毒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兩藥聯(lián)合療效持久性更好,療程更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更高的病毒基因復制抑制率,有效減少病毒載量,繼而降低肝細胞受損程度,改善患者肝功能[6]。通過對兩組肝功能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水平均更低,這提示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改善其肝功能。
Ⅳ型膠原是肝臟纖維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其水平與肝臟纖維化的程度密切相關(guān)。層黏連蛋白在肝臟纖維化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水平的增加與病情惡化呈正相關(guān)。血清透明質(zhì)酸是一種結(jié)合蛋白,其濃度的增加與肝臟纖維化的進展相關(guān)性較強。同時,Ⅲ型前膠原的水平也與肝臟纖維化程度密切相關(guān),更是纖維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7]。通過對兩組上述肝纖維化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肝纖維化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改善其肝纖維化程度。這是由于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可通過改善肝細胞的生存狀態(tài),促進損傷細胞的修復,間接改善其肝纖維化程度;索磷布韋維帕他韋不僅可以減少病毒載量,還能通過調(diào)節(jié)細胞信號通路,減少層黏連蛋白的表達,從而阻止其在肝組織中的積累;另外,其能夠通過抑制肝臟的慢性炎癥反應,減少成纖維細胞的激活及其分泌透明質(zhì)酸的能力,進而降低其肝纖維化程度[8]。
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腫瘤壞死因子-α是一種炎癥介質(zhì),可以促進肝臟炎癥和纖維化的發(fā)展,加劇肝損傷。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其水平的升高提示肝炎患者的急性炎癥程度。白細胞介素-6參與調(diào)節(jié)肝臟的炎癥反應,其水平的變化與肝損傷的程度密切相關(guān)。在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中,監(jiān)測這些指標的變化,可以幫助評估疾病的進展和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9]。通過對兩組上述炎癥因子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炎癥因子含量均低于對照組,這說明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可減輕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減少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從而降低患者的炎癥水平;此外,索磷布韋維帕他韋還可能通過減少肝細胞受損程度,降低細胞內(nèi)炎癥因子的釋放,間接影響整體炎癥水平的降低,抑制炎癥反應[10]。
綜上,相較于利巴韋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方案,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更有效地改善其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減輕炎癥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李丹妮, 陳婧.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1, 18(5): 92-95.
韋新煥, 杜曉菲, 柳雅立, 等.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靜脈藥癮基因3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的真實世界研究[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21, 19(12): 16-21.
葉曉婷, 徐霜, 張盛果, 等.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基因3型和6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J]. 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3, 53(8): 662-666.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22, 30(12): 1332-1348.
伍靈南, 龍云升, 黃志泳, 等.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肝功能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36): 27-30.
王麗旻, 黃美穎, 董漪, 等. 索磷布韋為基礎(chǔ)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兒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22, 36(2): 195-198.
童毅, 胡素俠, 王然, 等. 接受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檢查點TIM-3、PD-1表達情況及臨床意義[J]. 肝臟, 2023, 28(12): 1455-1458.
王天光.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對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及肝纖維化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1, 16(8): 108-
110.
丁閃閃, 丁凱, 姜寧. 索磷布韋聯(lián)合維帕他韋治療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3, 26(4): 536-539.
王聰, 曾榮昆, 李雙江. 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響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23, 34(16): 242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