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意林》雜志是初一時姐姐給我的。那時候我剛升入初中,還沒有閱讀的習慣,只是被里面有趣的圖畫和測試吸引。殊不知從那一刻開始,《意林》將陪伴我的初中生活以及我的中考。
初中三年里,媽媽最不會忘記的就是帶我去中國郵政營業(yè)廳訂購《意林》雜志。每個月兩本,拿在手里都會感到一陣深深的滿足。
記得當時最喜歡看的就是“意林趣話”,還有“許愿墻”。說來也遺憾,我初二的時候每個月都會向小意訴說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在“許愿墻”上看到自己的愿望,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機會,可能是小意太忙,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文筆不好。
初二下學期,我以班級語文第一名的成績受到了語文老師的青睞。語文老師將最新一期的《意林》送給了我,此刻的《意林》似乎散發(fā)著勝利的光芒,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這本《意林》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直到現在它還在我的書架上被用心收藏著。
初三那年,中考的壓力讓我們沒有空余的時間去閱讀,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好在語文老師將自己的自習課空出來讓我們閱讀。那時的《意林》風靡全班,幾乎人手一本。
最開始我們先是看自己手里的《意林》,奈何別人的《意林》總是比自己的有趣,從第一排到最后一排,沒人沒有看過我的《意林》雜志,更有甚者和語文老師交換:“老師,我可以看看你的嗎?”“老師,我也要看!”對于我們來說,《意林》已經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
中考前那個炎熱的晚上,我內心深處總覺得煩躁。我躺在床上,不免焦急?!澳銈兌妓藛??”一聲詢問打破寢室里的寧靜,原來大家都和我一樣沒有入睡。
我們寢室10個人,圍坐成一圈,每個人拿著一本《意林》雜志,各自講著里面的故事,有歡聲,有笑語,有輕松。
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時睡著的,只知道我們最后的陪伴是《意林》。
中考那天,我坐在考場上,內心已不似頭晚那樣焦躁,因為《意林》告訴我:“最終所向并非為了抵達某處,是洞曉和獲得一個新的自己。”
因為平日讀《意林》,我的語文成績很理想。出中考成績的那天早上,我將我的愿望寫給了小意。幾個月后,我再一次拿到了新的一期《意林》,翻開“許愿墻”,我找到了我的愿望,說不出來是什么感受,只覺得心里暖暖的,激動得說不出話,因為我的愿望實現了。
那一個個炎熱的夏日,有的不只是聲聲蟬鳴,還有陪伴我的《意林》。高中生活不只是我的新開始,也是《意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