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遇見了一位很厲害的馴馬師。他是位新疆小伙,從小愛馬,后來跟著一位馬術(shù)大師學(xué)習(xí),慢慢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馬場。
他帶著我騎了一圈馬。講起馴馬的時候,他說:
“陳老師,你知道嗎?其實馴馬是有兩種方式的。一種是打壓式的。為了追求效率,現(xiàn)在很多馴馬師都是這么馴馬的。有時候兩三個小時就能馴好一匹。這種方式,就是讓馬害怕。如果這匹馬不聽話,他們就會使勁拉它、懲罰它,甚至打它。慢慢地,馬就服從了。這樣馴出來的馬,也能騎,可是不能發(fā)揮它們真正的潛力。
“另一種馴馬方式,是溝通式的。這是我用的辦法。我馴一匹馬,需要很長時間,長的甚至需要幾個月。我會給馬一些規(guī)范。馬做得好,我會獎勵它;馬反抗這些規(guī)范,我也不會強壓,而是會了解它為什么不接受,會安撫它,會耐心跟它溝通,然后再來。直到它信任我,接受我了,才算馴好了?!?/p>
說到這里,我們正好經(jīng)過了一條河。他指著前面的河說:
“用打壓的方式馴出來的馬,平時也會聽命令,可是真遇到危險,比如前面這樣的河,你讓它沖過去,它是不會沖的。真把它逼急了,它會拋下你不顧。
“但用我這種溝通方式馴出來的馬,你帶著它往前沖,它明知道有危險,還是會不管不顧地往前沖。它信任你,知道你不會無緣無故地讓它冒險,就能突破它的天性,完全聽命于你。
“這種差異在平時看不太出來。但是在生死關(guān)頭,是決定性的?!?/p>
我覺得他講的不只是馬,他講的是更普遍的關(guān)系。國家和人民,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咨詢師和來訪者,我們和自己,哪種關(guān)系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