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詞匯的積累是至關重要的。要想學生熟練掌握語言的使用方法,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只有不斷通過提升學生詞匯積累和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在詞匯方面給予學生耐心的、精準的指導。不僅要要求學生日常積累豐富的詞匯,還要教會學生新詞匯的用法,并且引導他們在不同語境中詞匯的意義和使用方法。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練習,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詞匯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詞匯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目標不明確。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是詞匯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當老師講解詞匯時,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導向,會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無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老師對詞匯量的積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和寫作往往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明顯。
(二)缺乏方法和序列的訓練。在詞匯教學中,除了目標不明確外,缺乏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順序也是一大問題。低年級的詞匯教學應以生詞和陌生的詞匯為主,應當特別讓學生理解好生字的意義,并在讀懂詞匯的同時,理解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應注重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掌握事物的外部特征,體會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作用。高年級的詞匯教學,應當側(cè)重把握句子中的核心詞匯,理解其在句子中、文章中的不同含義。詞匯所表達的深意,通過對詞匯深層次含義的理解,體會詞匯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的策略
(一)立足教材。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詞匯量,以課本為依據(jù)是非常關鍵的。課文中的詞匯表,不僅是學生日常交流和閱讀的基礎,更承載了豐富的情感和意義。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通過課本延伸來提高學生的詞匯量。
(二)巧搭平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巧妙地搭建了各種平臺,將豐富的詞匯與實際生活緊密結(jié)合。注重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場景中記憶詞匯,并能夠靈活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教學生描述水果、學習用具或小飾品時,我們精心設計了更多的實際情境,如“在水果市場挑選水果”“文具店挑選學習用具”“在精品店挑選小飾品”等場景。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就能迅速積累詞匯。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1.分類施教。根據(jù)詞匯的難易程度,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分類教學。首先,可以讓學生學習生字的簡單含義,接著引導他們拓展發(fā)散思維,學習與文章主題相關的詞匯,最后增加詞匯的難度。2.啟發(fā)式授課。在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在讀書、演講或?qū)懽鲿r,通過引導他們運用心中已有的知識,啟發(fā)思考,鼓勵探索,學習新的內(nèi)容。3.表演式教學。例如,在學習課文《坐井觀天》時,我們安排了精彩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分別扮演青蛙和小鳥的角色,通過表演充分體驗這兩個角色的特點,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涵。
三、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要點
(一)深入理解教材編寫目的,精準制定詞匯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的編寫目的與詞匯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應全面了解教材的編寫目的,根據(jù)不同的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理解能力,準確掌握詞匯的基本含義和應用,從而減輕學習負擔,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
(二)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理解,增強詞匯運用能力。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需要深入講解文本,尤其是學生難以理解的詞匯。不僅要解釋詞義,還要詳細講解用法和詞性,使學生全面理解詞匯,并能夠在實際語境中運用。然而,許多教師在講解詞匯后急于進入下一個詞匯,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充分理解、深化記憶。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快速遺忘所學知識。其次,讓學生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詞匯進行造句,充分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得學生會使用詞匯,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讓學生對一些詞匯量大的精彩文章進行背誦。通過熟讀成誦,學生可以快速積累大量詞匯,并在短時間內(nèi)記憶大量詞匯。同時,背誦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和結(jié)構,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背誦一些精彩的文章,以促進詞匯的積累和語言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