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是在遺傳基礎之上,在教育與環(huán)境影響下,經(jīng)過主體實踐訓練所形成的性格品質與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一直是教育熱點話題,受到國家、社會的高度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受疫情的影響,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更是提升了一個高度。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通過抽取深圳市大鵬新區(qū)溪涌小學四、五年級學生71人作為樣本,以四年級(2018級)為實驗組,五年級(2017級)為對照組。一共發(fā)放調查問卷71份,剔除無效問卷,共回收到有效問卷68份(有效率為95.8%)。其中男生39名(占57.4%),女生29名(占42.6%)。
本次問卷調查采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HT量表)》,此量表由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等八個內(nèi)容量表構成。調查顯示,32.4%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中學習焦慮、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這四個因素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較大。
本研究通過對實驗組開展為期一年的家校勞動教育,對照組則不開展家校勞動教育,探究家校勞動教育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及家校共育的策略。
二、小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分析
1.學校方面,學校過于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和成績,學生學習壓力大。學校重主科而輕副科,綜合實踐類課程流于形式、缺乏專業(yè)的師資、設備資源不充足、課程被占用、相關評價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普遍存在。
2.家庭方面,家庭環(huán)境的不和諧,如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親或母親的關愛;家庭氛圍不和諧,如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緊張,父母關系不融洽等;父母的教育不當,如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或過于粗暴。
3.社會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網(wǎng)絡快速發(fā)展,手機、電腦使用普遍化。“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各大媒體所傳導的價值觀也在改變著學生的思想。小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缺乏明辨事理的能力,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從而導致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
三、家校開展勞動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1.勞動教育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參與勞動,學生能夠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從而培養(yǎng)起他們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外,學生在勞動中通過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等一系列過程,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提升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勞動評價中正確認識自己并及時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通過這些過程促進小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
2.勞動促進小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勞動教育除了可提升小學生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外,還促進其社會性發(fā)展。首先,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勞動通常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密切互動、溝通與配合。在這種互動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協(xié)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同伴關系、親子關系,滿足其歸屬感和親密感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服從大局的品質,使其會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其次,通過家校社相互協(xié)同,搭建勞動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為以后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四、家校合作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與成效
(一)家校合作開展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
1.建立健全的家校勞動教育機制。家校協(xié)同推動勞動教育,只有建立健全的勞動育人機制,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計劃,才能充分調動師生、家長的積極性,確保勞動教育正常、有序開展。建立“學校主導——家長助推——任務驅動——評價激勵”的勞動教育家校合育機制,統(tǒng)籌拓展校內(nèi)校外勞動教育資源,打造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聘請專業(yè)技術人員擔任兼職勞動教師,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學校各部門相互配合,全方位保障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
2.依托家長學校,樹立正確勞動教育觀。因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不少父母過于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手包攬完成家務活,不給孩子勞動實踐的機會。新冠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出現(xiàn)不少年輕人“不會做飯”的例子。家長學??赏ㄟ^舉辦“專家講座”“主題沙龍”“家長課堂”等活動,為家長提供方法指引,交流家庭勞動教育經(jīng)驗,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
3.搭建家校勞動實踐平臺。通過搭建家校勞動實踐平臺,增進家校勞動教育氛圍。學??梢詣?chuàng)造契機,將家庭成員共同拉入到勞動實踐活動之中,以活動促氛圍構建整體的家庭勞動氛圍。如設置學校勞動月、家庭勞動日、家長進課堂、家庭勞模大講堂、家長孩子進社區(qū)等活動,引導學生從家庭成員中深切體會勞動的魅力,感受身邊榜樣的力量。
4.設計家庭勞動清單、家庭勞動指導手冊。學??筛鶕?jù)孩子的年齡特點,推出家務勞動清單,明確不同年齡段所需完成的勞動項目以及每個項目的具體內(nèi)容和評價標準,為家庭勞動提供明確的指南。通過體驗多種勞動項目,幫助學生掌握生活必備的勞動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習慣。設計科學合理的家庭勞動指導手冊,引導家長“手把手”教會孩子不同年齡段所需掌握的生活技能,幫助家長在家庭勞動教育中對孩子進行科學指導。
5.完善家校協(xié)同勞動教育課程評價。反饋與評價是勞動教育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評價促進課程質量提升,促進學生成長。學??梢罁?jù)勞動課程目標,編制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以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價為主,通過勞動成果展示、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感悟等多種方式評價學生的勞動項目成效,做到評價內(nèi)容綜合化、評價標準分層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
(二)家校合作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效果
1.學生心理素質提升。通過家校合作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勞動教育后,實驗組學生的學習焦慮、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等因子占比均有所降低。學習焦慮前測檢出率為16.22%,后測檢出率為8.11%;過敏傾向前測檢出率為13.51%,后測檢出率為5.41%;恐怖傾向前測檢出率為10.81%,后測檢出率為5.41%;沖動傾向前測檢出率為16.22%,后測檢出率為5.41%。而對照組學生則無降低。
2.社會美譽度提高。溪涌小學羅玉涵同學拍攝的勞動微視頻《愛勞動,樹美德》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微信公眾號進行全市展播,溪涌小學勞動教育經(jīng)驗做法也獲得多家媒體平臺的宣傳報道。
3.學生勞動技能提升。溪涌小學學生參加區(qū)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生活勞動美”微視頻云端評比等比賽中,共有29人次獲得區(qū)級獎項,學生勞動技能普遍得以提升。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