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遲子建在談到她的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時候,說鄂溫克人遵循著古老的習慣,他們以打獵為生,只要夠吃,絕對不會再多殺生。鄂溫克人遠離了城市的繁華,過著平靜自足的生活。正因為如此,他們沒有成為欲望的奴隸,懂得夠了就好。
我們這些生活在熱鬧喧囂中的人,好像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夠”。古人說,欲壑難填,自古以來,貪婪就像人性中的黑暗因子,很難克服。夠了還要更多,更多了還要再多,很多人的生活字典里根本沒有“夠”這個字,好像擁有多少都不夠。
懂得“夠了”,是徹悟,也是快樂;是智慧,也是幸福。
有人以為,“夠”就是知足常樂。其實,“夠”不是知足常樂這么簡單,這個“夠”里有節(jié)制的意思,算得上一種人生修為。在物質(zhì)需求方面,我們根本沒有那么大的胃口。很多時候,過度索取和消費不過是一種虛榮的效仿和空洞的追求。我認識一個女孩,舍得花一萬塊錢買個包,其實她每個月只掙四千塊錢。她覺得自己的閨密有的,她也應該有。她竭盡所能追求更高的目標,美其名曰“突破圈層”。其實那個包真的是她十分需要的嗎?根本不是,不過是虛榮心驅(qū)使、內(nèi)心欲望作怪。
學會說“夠”,人才不會迷失自己。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最好的境界是物質(zhì)極簡、精神豐盈。放棄那些奢靡的物質(zhì)追求,簡簡單單的生活就足夠了。因為貪婪衍生出來的,是痛苦。若太過貪婪,你會因為得到的不夠多而痛苦。學著讓心靈豐富起來,才能抵制物質(zhì)的誘惑。這個世界有太多可以滋養(yǎng)心靈的東西,比如山河草木、各種藝術形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這些都是心靈的營養(yǎng),可以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而物質(zhì)方面,夠就行了。
人生在世,懂得說“夠”,生活才會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