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國歌到盟歌

        2024-12-02 00:00:00喻輝
        人民音樂 2024年11期

        一、區(qū)域國別中的“東南亞”

        東南亞一般被認為包括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等十一個國家。美國斯坦福大學唐納德·埃默森(Donald'K.'Emmerson)教授曾經(jīng)給“東南亞”下過這樣一個定義:“曾經(jīng)被認為是文化衍生的邊緣地帶, 大概位于印度的東面和中國的南面,被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構建成的一個由特定國家組成的萬花筒?!边@句話的三個關鍵詞精煉概括了東南亞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現(xiàn)狀,總結了該區(qū)域的三個基本共性:1.文化衍生的邊緣地帶(缺少統(tǒng)一的主體文化);2.被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建構(受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長期影響);3.萬花筒(文化上繽彩紛呈,各具特色)。

        作為當代地緣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宗教交匯的一個熱點地區(qū),東南亞國家歷史上曾經(jīng)長期受到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雙重浸濡,近代以來又不斷受到歐洲殖民主義文化和當代去殖民化運動的沖擊。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和原住民宗教,以及中國的儒家、道家等宗教和文化在這里交融共存,使其在當代國際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舞臺上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學術界,東南亞研究已逐步成為當代國際政治研究、文化研究、人類學研究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等眾多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關注的焦點領域。

        英語中“東南亞”這個詞首次出現(xiàn)在美國牧師霍華德·馬爾科姆(Howard'Malcolm)1839 年出版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譺訛。百余年后的1941 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一篇博士論文的標題中再度出現(xiàn)“東南亞”這個詞,使得這個區(qū)域概念進一步進入主流學術視野。1943 年,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因為對日作戰(zhàn)的需要, 成立了東南亞司令部(South>East>Asia>Command,SEAC),用來代替原來的美國-英國- 荷蘭- 澳大利亞聯(lián)合指揮部(ABDA),從國際戰(zhàn)略角度推進了東南亞這一區(qū)域概念的使用。1954年, 在菲律賓馬尼拉誕生的東南亞條約組織(SEATO) 可以被看作是當?shù)厝藚^(qū)域身份的一種表述,但該組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冷戰(zhàn)”政治的需要而產(chǎn)生。一直到1967 年東盟(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ASEAN)的誕生,東南亞才展現(xiàn)了該地區(qū)各國的區(qū)域自覺意識,以及期望通過推動政治和經(jīng)濟一體化來加強區(qū)域團結的政治和外交努力。基于上述歷史和文化原因,東南亞地區(qū)的地緣政治特點也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鮮明特征上:

        其一,東南亞各國都有各自獨立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特色。擺脫了殖民統(tǒng)治后的東南亞國家需要從自己公民那里獲得專屬的忠誠,使體現(xiàn)民族認同的國家意志形成了“萬花筒”似的文化和政治理念的多樣性。于是,我們看到在整個“冷戰(zhàn)”時期,東南亞國家既有社會主義陣營, 也有資本主義陣營,還有像緬甸這樣的“中立社會主義”。而求大同存小異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種國際關系準則,肇始于東南亞也有其獨特的地域政治原因。

        其二,在去殖民化浪潮中紛紛獨立的東南亞各國共存于同一個地緣政治區(qū)域,共享該地區(qū)歷史和文化發(fā)展軌跡,面對著一個共同的歷史和未來。因此,加強區(qū)域合作,增強區(qū)域自覺,努力爭取該區(qū)域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就成為各國獲得共同的政治和經(jīng)濟利益的追求。對這些共性的尋求,可以很好地幫助各國控制和緩和過于強調(diào)自我國家認同時可能造成的潛在的狹隘主義。近幾十年來,各國根據(jù)各自的歷史、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特點,依據(jù)各自的國家利益制定政府內(nèi)外方針,充分發(fā)揮了國家意識在國際事務中的政治作用。

        與此同時,各國在處理國家訴求和區(qū)域自覺方面的主觀努力和客觀現(xiàn)狀,也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在了國歌的內(nèi)容和使用上。

        二、東南亞地區(qū)國歌的地緣特征

        國歌作為國家象征的一種表達,一般是歌頌一個國家歷史和傳統(tǒng)的合唱或器樂作品,是一個國家的民族尊嚴、國家認同和歷史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載體。國歌通過音樂表達了國家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在政治儀式和外交場合中象征著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在現(xiàn)代國家的成型、建立和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中文里的“國歌”一詞來自英語中的一個音樂體裁名稱“Anthem”,一般指歌頌特定群體的團結和表達團體自豪感的歌曲。這個群體除了國家外,有時也會是某些國際組織,如聯(lián)合國和東盟也都有自己的Anthem。因此Anthem 這個詞的外延大于中文里的國歌概念,但又有別于表達頌揚和崇敬,卻缺少群體意識的Hyme(頌歌)。有時一個國家也會出現(xiàn)體現(xiàn)主權國家象征的國家國歌(national/anthem)和表達對皇室效忠的皇家國歌(royal/anthem)并存的情況。如在泰國,公園、火車站、捷運站、商場、街道、公交轉(zhuǎn)運站和學校每天都要求播放國家國歌《國歌》。同時,在電影院放映、劇院表演、電臺和電視臺開播之前,也要求播放一首曾經(jīng)的國家國歌,即現(xiàn)在的泰國王室國歌《頌圣歌》。

        國歌一般都會有一個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一些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國的國歌都是在建國時通過一個政府臨時委員會來確定的。被確定的國歌在很多情況下都來自該國歷史上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體現(xiàn)了強烈國家意志的一些著名歌曲。因此,國歌的歌詞同國家意志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音樂層面上的聯(lián)系,更多涉及國家認同、政治意志和儀式等多重層面的綜合表達,并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政治權力與國家形象的關系,成為國家認同和民族團結的象征。

        東南亞地區(qū)最早的國歌可以追溯到越南阮朝的開國皇帝嘉?。?762—1820,原名阮福映)于1802年委托法國冒險家讓- 巴蒂斯特·沙依諾(越南名字為阮文勝)創(chuàng)作的一首皇家祭祀歌曲《登壇宮》,系借用了舒伯特《軍隊進行曲》的旋律而創(chuàng)作。

        20 世紀的東南亞經(jīng)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去殖民化、“冷戰(zhàn)”等一系列地緣政治沖突的洗禮。許多國家的國歌隨著政權的更迭而反復改變,形成了世界范圍內(nèi)一個極具地緣政治特色的國歌現(xiàn)象。以越南為例,除了阮朝時期采用的《登壇宮》之外,1948年至1975 年越南共和國(南越)采用的國歌是《青年進行曲》;1969 年至1976 年越南戰(zhàn)爭中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使用過的《解放南方》,后來成為越南南方共和國的國歌;而目前的越南國歌《進軍歌》,由阮文高于1944 年“二戰(zhàn)”期間作曲及填詞,1954年被定為北越國歌, 并于1976 年越南南北統(tǒng)一后正式成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另一個重要的東南亞國家柬埔寨于1941 年確定了國歌《王國》,但在1970 至1975 年間由于政體變化改用了《高棉共和國國歌》,1975 年又恢復使用《王國》。1976 至1992 年間的民主柬埔寨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時期這首國歌又被廢棄, 直到1993 再次啟用了早期的國歌《王國》。

        三、東南亞地區(qū)國歌的歷史與內(nèi)容

        東南亞地區(qū)大多數(shù)國家的國歌都是在國家擺脫了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后正式確定的。這些歌曲表達了新獨立國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意志,呈現(xiàn)了東南亞作為世界上一個特殊地緣政治區(qū)域的聲景。通過對目前聯(lián)合國承認的東南亞國家官方國歌的基本分析和梳理,我們大致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四個方面的側重點。

        (一)通過歌頌皇室強調(diào)對民族文化遺產(chǎn)和傳統(tǒng)價值觀的尊重

        柬埔寨國歌《王國》(Nokor Reach)的曲目來源于一個古老的高棉王國的名字。旋律是由諾羅敦·蘇拉瑪里特王子在1938 至1939 年間創(chuàng)作而成,并由高僧尊納(Choun,Nath)親王創(chuàng)作了體現(xiàn)對傳統(tǒng)君主和宗教價值觀尊重的歌詞。歌詞中寫道:“上蒼保佑我們的國王,并賜予他幸福和榮光,把我們的靈魂和命運來主宰。”

        文萊國歌《真主保佑蘇丹》(Allah PeliharakanSultan) 表達了對蘇丹的尊敬和對國家和平與繁榮的祝福, 反映了這個君主立憲國家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歌詞中寫道:“愿尊貴的陛下大公無私地統(tǒng)治著祖國,領導著人民生活永幸福。”

        馬來西亞國歌《我的祖國》(Negaraku)采用的是原霹靂州的州歌, 歌詞強調(diào)國家的團結和進步,反映了對國家和諧與繁榮的追求以及對國家君主的祝福。歌詞中寫道:“國土里淌著我的血,人民生活得和諧和繁榮。愉悅的祝福,上蒼御賜,我們的陛下,理政安泰?!?/p>

        泰國王室國歌《頌圣歌》(Sansoen Phra Barami),是一首泰國王室頌歌。反映了對君主和佛教價值觀這些泰國核心身份元素的尊重,同時強調(diào)國家的統(tǒng)一和對王室的忠誠。歌詞中寫道:“祝圣躬安康,我王萬壽無疆! 尊貴的皇帝陛下,我們向您致敬,我們向您表忠誠?!?/p>

        上述四首國歌通過對傳統(tǒng)君主和宗教價值觀的頌揚,體現(xiàn)了國家意志在保留和傳播文化遺產(chǎn)中的關鍵作用。

        (二)彰顯國家獨立、主權和為國犧牲精神

        越南國歌《行軍歌》(Tiên Qun Ca)是由越南作家、作曲家文高于1944 年革命時期創(chuàng)作,并在示威游行和革命委員會會議上經(jīng)常被演唱。歌詞中充滿了斗爭和勝利的語言,反映了越南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堅定決心,體現(xiàn)了越南歷史上反對殖民統(tǒng)治和爭取國家統(tǒng)一的斗爭歷史。歌詞中寫道:“越南軍團齊救國,崎嶇路奮勇前進,槍聲伴行軍戰(zhàn)歌,勝利旗幟血染紅。”

        菲律賓國歌《親愛的土地》(Lupang Hinirang)最初是一首器樂曲,后來加入了反映民族獨立精神的歌詞,成為國家的象征。菲律賓的國歌作為民族獨立和國家認同的重要象征,在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KP66i8iEiO0dODPkpfQm5e7RNwfMHWK2tu2FcVI3hfE=和美西戰(zhàn)爭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歌詞中寫道:“上蒼選賜的這片國土,是孕育勇士的搖籃,對于侵略者,我們絕不屈服?!?/p>

        緬甸國歌《世界不滅》(Kaba Ma Kyei)表達了對國家獨立和正義的追求,體現(xiàn)了緬甸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獨立意志。緬甸憲法規(guī)定,1934 年的原國歌和1947 年改寫后的國歌均為緬甸國歌。正式場合是先播放傳統(tǒng)風格的原國歌,再播放編曲后的國歌。歌詞中寫道:“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土地上;取得平等和真理,帶領人民走向和平的生活,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土地上。”

        泰國國歌《國歌》(Phleng Chat)是泰國推行君主立憲制后采用的新國歌, 融入了傳統(tǒng)音樂的風格。歌詞大意是鼓勵泰國軍人上前線奮勇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歌詞中寫道:“全泰之民,血肉相連,泰之寸土,全民必衛(wèi),歷來無異?!?/p>

        這四首國歌都彰顯了對國家獨立和主權追求,以及為國犧牲的斗爭精神。

        (三)強調(diào)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性和團結

        印度尼西亞國歌《偉大的印尼》(IndonesiaRaya)體現(xiàn)了千島之國的多元文化精神,表達了促進多民族團結和統(tǒng)一的重要性,強調(diào)國家的統(tǒng)一和文化的融合。歌詞中寫道:“印度尼西亞我們的0fgN3yr3iOjZ9tOebxNhjFtMl6QDpprvB6/C61K92sk=祖國,我們的民族和鄉(xiāng)土,來吧,我們同時高呼‘印度尼西亞團結共處! ’”

        新加坡國歌《前進吧, 新加坡》(Majulah Singapura)也強調(diào)國家的進步、成功和繁榮,反映了新加坡人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家的共同政治愿景。歌詞中寫道:“讓我們共同向幸福邁進,來吧,新加坡人民,讓我們共同向幸福邁進;我們崇高的理想,要使新加坡成功?!?/p>

        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都是多元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國歌通過彰顯國家的統(tǒng)一和團結來強調(diào)多元文化精神的國家理念。

        (四)明確的反帝斗爭敘事

        老撾國歌《老撾人民歌》(Pheng Xat Lao)的內(nèi)容反映了其歷史傳統(tǒng)的淵源和現(xiàn)代國家的建構,贊美了國家和人民。歌詞中寫道:“各族人民一律平等,我們不讓帝國主義(外國人)和賣國賊得逞。”

        東帝汶國歌《祖國》(Pátria)反映了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反抗精神。這首歌曲曾經(jīng)在獨立戰(zhàn)爭和建國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成為民族自豪感和獨立精神的象征。歌詞中寫道:“光榮屬于人民,光榮屬于解放我們的英雄們, 我們征服殖民主義,我們高呼:打倒帝國主義! ”

        老撾奉行的政治路線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凱山·豐維漢思想,因此,反帝國主義成為國家意志在國歌中的一種政治宣言。東帝汶國歌的詞曲作者均為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指導思想的左翼政黨“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的成員。詞作者朗西斯科·科斯塔在該國于1945 年首次宣布獨立當年,在印度尼西亞入侵時被殺害, 曲作者阿方索·阿羅約也于四年后被印尼當局處決。上述兩個國家國歌內(nèi)容中的政治立場體現(xiàn)他們共同又特殊的政治和歷史格局。

        四、國歌語言采用上體現(xiàn)的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痕跡

        由于東南亞各國長期受到中華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等外來文化多重影響,平衡原住民文化與外來族群、宗教和文化之間的關系便是各國在陸續(xù)獲得獨立并建立現(xiàn)代國家后需要首先考慮的政治議題。這種考慮也反映在一些國家的國歌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該地區(qū)受“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建構”的文化“拼盤”的特殊聲景。

        除泰國外,東南亞各國都曾經(jīng)有過成為殖民地的歷史,有些先后被多國占領和殖民。如菲律賓先后被西班牙、美國和日本占領,馬來西亞先后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占領,越南先后被法國、日本和美國占領,東帝汶也曾被葡萄牙、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占領。從一些國家國歌形成的歷史中可以看到其殖民歷史的明顯痕跡,如即使是明確表示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東帝汶國歌最早也是用葡萄牙語寫成的,其后出現(xiàn)的用當?shù)氐骂D(Tetum)語翻譯的國歌一直不適合歌唱。在1957 年獨立之前,馬來西亞當時政體馬來亞聯(lián)合邦(Federation2of2Malaya) 的國歌為英國國歌《天佑女王》(God Savethe Queen)。菲律賓國歌最早是用西班牙文寫成,美西戰(zhàn)爭后曾被禁止,后來被翻譯成英語,再從英語最終翻譯成本土的菲律賓語。越南早期的國歌《登壇宮》采用了西方的旋律因素。而目前的泰國國歌則是由德裔泰國皇室音樂顧問彼得·費特(Peter2Feit)于1932 年作曲。

        從族群人口的比例上看,一些海上東南亞國家目前的主要居民已經(jīng)不是當?shù)貧v史上的原住民。但為了尊重當?shù)卦∶瘢苊馔鈦砣丝谠谠∶竦耐恋厣稀傍F占鵲巢”,一些國家通過國歌語言的使用,給予原住民以獨特的族群地位,并以法律形式進行確認。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法律都規(guī)定,國歌雖然可以被翻譯成其他語種,包括英語和漢語,但國歌不得使用任何馬來語以外的語言來演唱,否則將會觸犯法律。菲律賓1998 年通過的第8491 號共和法案《菲律賓國旗和紋章法典》也正式從法律層面規(guī)定菲律賓國歌只能使用菲律賓語言演唱,否則將被視為違法。

        五、東南亞地區(qū)國歌中的區(qū)域元素

        對于東南亞各國來說,國家認同意味著忠誠和服從,而區(qū)域自覺則需要國家間的合作和包容。各國國歌不僅是國家獨立和民族自豪的象征,也是區(qū)域內(nèi)共同的價值觀和地緣政治觀的體現(xiàn)。雖然各國國歌的歷史和內(nèi)容均展現(xiàn)出基于自身文化背景和歷史軌跡的獨特風格和特點, 但從這些“萬花筒”似的多樣化中,我們依然可以總結出以下一些共性元素:

        第一, 國歌被看作是國家認同的一個重要標志。對于后殖民時代剛剛脫離殖民統(tǒng)治建立新政權的國家來說,制定國歌往往成為國家確立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不少東南亞國家在建立國家的同時馬上成立特別委員會來確立自己的國歌,并通過國歌的歌詞和旋律來表達強烈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

        第二,國歌內(nèi)容反映了各國多樣的歷史、政治和文化面貌。東南亞地區(qū)的國歌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多樣化的地域文化語境,在國家層面表達了追求和平與繁榮的愿望。其內(nèi)容既有后殖民和后“冷戰(zhàn)”時代反帝反殖民的政治話語和捍衛(wèi)民族獨立的堅強意志,也有通過對皇室的歌頌來表達對自己歷史文化的敬仰和依戀。

        第三, 國歌的歷史反映了殖民主義的深遠影響。不少國歌反映了東南亞這個名字本身所體現(xiàn)的殖民主義外來人命名的特征,以及歷史上深受殖民文化影響的深厚印記。從各國國歌的歷史和現(xiàn)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東南亞各國對國家認同和區(qū)域自覺的努力追求以及對東盟一體化目標的共同向往。

        結語

        為了加強區(qū)域團結, 東盟于2008 年嘗試通過舉辦一個創(chuàng)作比賽,來產(chǎn)生一首盟歌(Anthem),以替代原有的由菲律賓人創(chuàng)作,頌揚東盟團結,但缺少身份認同表達的歌曲《東盟團結之歌》(ASEANSong of Unity),或稱《東盟頌歌》(ASEAN Hymn)。這是東南亞地區(qū)政治一體化在音樂方面的一個重要努力。公開的比賽通知明確標出了對提交作品的五條要求:1.歌詞必須是英文;2.必須反映東盟的尊嚴、合作和團結;3.不得超過60 秒;4.反映東盟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5.必須是原創(chuàng)作品。

        從這五個要求來看,第三條和第五條屬于音樂技術方面的考量;第一條對英語的語言要求,反映了東盟在尋求區(qū)域一體化和去殖民化之間的困難立場,因為英語并不是東南亞的本土語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殖民語言,很難真正反映東南亞的區(qū)域特征。第二條反映了東盟在通過尋求尊嚴、合作和團結來實現(xiàn)區(qū)域一體化的努力。第四條則體現(xiàn)了東盟對多元文化個體的尊重。因此,強調(diào)團結的第二條和強調(diào)多元文化的第四條可以看作是此次征集盟歌活動最重要的要求和目的。最終入選的東盟盟歌名為《東盟之路》,完整歌詞如下:“高高舉起我們的旗幟,像天一樣高;擁抱我們心中的自豪;東盟緊密團結如一體,內(nèi)省自身,放眼全世界;以和平為起點,以繁榮為目標。我們敢于夢想,我們樂得分享。共同為東盟,我們敢于夢想;我們樂于分享,因為這就是東盟之路?!?/p>

        仔細分析這首歌的歌詞,我們可以看出第四條的要求并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區(qū)域一體化的努力是通過強調(diào)團結,并犧牲東盟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來體現(xiàn)的。也許正是由于東南亞地區(qū)的多元文化、多元歷史和多元政治訴求,使區(qū)域自覺和團結成為東盟各國的共同追求。這就如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以多元文化為特色的國家在國歌中努力強調(diào)團結一樣,東盟盟歌作為一個區(qū)域自覺的宣言,也通過強調(diào)團結來同時體現(xiàn)多元文化特色和區(qū)域一體化的努力。就像東盟格言所稱,東盟是一個“所有人的機遇社區(qū)”(A2 community2 of2 opportunities2for2all)。

        牛津大學東南亞政治學者沃德爾教授(J.2R.E.2Waddell)曾經(jīng)把“東南亞”和“獨角獸”相提并論,并提醒我們“不要給這些概念賦予事實所允許的任何可靠性”。埃默森教授更進一步認為,隨意使用“東南亞”這個名字,會“冒著產(chǎn)生獨角獸幻覺的風險:將同質(zhì)性、統(tǒng)一性和有限性投射到世界上一個實際上是異質(zhì)的、不統(tǒng)一的、難以界定的地區(qū)”。東南亞國歌的歷史和現(xiàn)狀似乎為這種可能性做出了一個形象的音樂注腳,那就是東南亞各國不同的歷史文化和國家意志反映在不同國歌上的“異質(zhì)性、不統(tǒng)一性、難以劃分性”最終成功地投射在了《東盟之路》所描述的一個“同質(zhì)性、統(tǒng)一性和有限性”的東南亞區(qū)域一體化的愿景之上。

        喻輝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云南大學“東陸特聘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

        (責任編輯 榮英濤)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怡红院a∨人人爰人人爽| 激情丁香婷婷|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91久久偷偷做嫩模影院| 极品白嫩的小少妇|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无遮挡亲胸捏胸免费视频| 亚洲成AV人国产毛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在线| 亚洲第一最快av网站| 最新国产熟女资源自拍|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69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看三级黄网站| av免费播放网站在线| 四虎影视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94|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 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 午夜被窝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天天弄天天模| 就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1日韩东京热中文字幕|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6|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