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多所科研院校及單位,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小河墓地出土的“最古老”奶酪——開菲爾奶酪展開了系統性古微生物基因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奶制品發(fā)酵技術的交流擴散歷史。
本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從樣品中,提取出高質量的古代用于制作開菲爾奶酪的微生物——開菲爾乳酸菌的基因組。研究發(fā)現,樣品中的微生物群落與歐洲菌株屬于不同分支,這揭示出開菲爾乳酸菌另一獨立的、東亞內陸傳播路線。
同時,通過探索開菲爾乳酸菌適應性演化歷程,科研人員厘清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的生活方式、技術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過程,以及古人群與開菲爾乳酸菌的協同演化歷史。
近日,意大利科研人員將牙膏中常見的成分——酞菁銅,集成到一個可食用的電路中,創(chuàng)造了能在低電壓下工作的晶體管。
酞菁銅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晶體內的電荷能自由傳導,可有效地攜帶電流,這使其成為理想的半導體材料。
與此同時,這些晶體管還配備了一個用于精確調節(jié)電流的“門”,由殼聚糖(一種來源于螃蟹等甲殼類動物外殼的天然聚合物)制成。
這種可食用晶體管為研制“智能藥丸”開辟了新道路,未來有望成為“智能藥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在人體內實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發(fā)現疾病的蛛絲馬跡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還可用于監(jiān)控食品質量,并在完成任務后無害分解。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發(fā)現,人與狗在互動中會同步大腦。
通過分析來自狗和人的腦電圖信號,研究人員發(fā)現,我們與狗狗的相互凝視會導致大腦額葉區(qū)域的同步,而愛撫狗狗會導致頂葉區(qū)域的同步。這兩個區(qū)域都與注意力有關。同時,這種同步的強度,會隨著我們與狗狗的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互動中,人是領導者,而狗狗是追隨者。
兩個或多個個體在交互過程中,大腦活動保持一致的過程被稱為神經耦合。這一過程也存在于包括小鼠、蝙蝠和人類等多個群體中。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美術編輯 / 胡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