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坐一隅,瞥見空中起舞的塵埃。放下雜事,推開窗,任陽光洋洋灑灑地落在窗前,心也開始靈動起來。人生如此,放下羈絆,開一扇窗,在大世界中,沐光而行!
市井喧囂——為雞毛蒜皮小事而喋喋不休的爭論;生活繁瑣——每日切換于工作地點與車水馬龍的車站;時間凌亂——匆匆于一聲聲急促的短信提示音……我們困頓于一件又一件雜事,不舍于一次次小利的“爭奪”,于是雙手握得太緊,雙腳擠壓得太緊,卻忘記了如何擁抱世界。人,就是要放下羈絆,打開格局之窗,為自己贏得一方暖陽!
余秋雨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瑣碎中沉淪,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她靜坐窗前,午后的陽光斜灑在書卷扉頁。盡管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絲絲痕跡,卻仍帶不走她眉宇間的靈動,她眼眸中的波光流動著溫柔而磅礴的力量。2003年7月,離博士學(xué)位畢業(yè)近在咫尺,畢淑敏在家人與朋友不解與質(zhì)疑聲中,毅然放棄心理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寫作,脫離學(xué)術(shù)話語,提筆徜徉文學(xué)世界。畢淑敏能坦然放下學(xué)位,重新抒寫初心,取舍之間是她笑著所說的“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鮮花和荊棘并存。你的處境未必糟糕暗淡,他人的生活也未必光鮮亮麗。”
她為自己開了一扇晴窗。
賈平凹曾落墨:“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舍得’兩個字”。有舍才有得,當(dāng)身上背負太多,雙手提得太滿,只會在狹小空間里不知如何安放人生,又怎能為自己開辟一方天地,去看看天之大,云之高?現(xiàn)在,我們?nèi)詴J佩千年來,山坡上,簡陋茅屋前那個誠心求拜的身影。三顧茅廬,終得賢人。劉備,舍得下浮華尊嚴的牽絆,禁得起求賢若渴的默默等候,在舍與得之間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盛世!
把目光放遠,把格局打開,讓自己既能看見一株草,也能看到一片林!正如林清玄所說:“既然是晴窗,就要有進有出,曾擁有的幸福,在失去時窗還是晴的;曾被打擊的重傷,也有能力平復(fù)。”
坦然,放下,打開,容納,放下羈絆,在一扇晴窗里看世界。
(指導(dǎo)教師:佘蜀強/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