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我去學了如何翻跟頭。
是的,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翻跟頭,我想學這些空翻動作本是為了在格斗訓練時有優(yōu)勢,比如直接飛過對方的地面防守,或者對一些摔法免疫什么的,總之,我為此報了一個特技動作班。
教練要求我掌握的第一個動作是后空翻,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后空翻,這個動作不僅對下肢和腰腹的力量素質有很高要求,而且一旦動作失敗,后腦和脖頸會重擊地面,人被當場摔死都有可能,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后空翻是個既困難又危險的動作,不敢也不能做出來。
我正是抱著這個認識開始訓練的,但我發(fā)現,這個高難度動作的練習卻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開始,教練讓我下蹲,雙手往后擺,然后恢復站立,我說這就完了?教練說是的,并恭喜我完成了第一步。整體來看,教練把后空翻動作細分成了8到10個步驟,而每個步驟相對上一步的進階都很簡單,屬于笨蛋都能完成的程度,比如第二步是下蹲擺手之后,雙手上舉并原地跳一下,第三步是雙手上舉跳一下之后躺在一個海綿包上,每次進階都加入一個簡單可行的增量。
通盤來看,后空翻這細化而成的10個步驟,每一步在做時,既復習了上一步,也預習下一步,我就在這種復習和預習兼顧的循環(huán)反饋中,迅速取得了進展。
第一節(jié)課時我還什么都不會,第三節(jié)課時,我就能在有保護的情況下做出完整的后空翻了,雖然這個進度整體而言只在50%左右,但后空翻對我來說,已經從之前一個不可能的動作,變成了費勁但能做出來的動作,這有本質不同。
因為我過去那種認為其不可能做到的恐懼心理已經一掃而空,它變成了一個如何做好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
在學空翻時,我有很多感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意識到科學細化的訓練能消除你對陌生技能的恐懼,工作生活中很多技能就像后空翻一樣,你站在遠處看,心里又怕又虛,嘀咕著:我怎么可能做得了這個。但只要你能將整個訓練步驟細化,并串聯成復習預習兼顧的循環(huán)反饋,讓自己在這個飛輪里轉起來,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這就是細化的力量,它能為你鋪設一條既清晰又平滑的進步曲線,無論這個技能在你看來有多么遙遠,多么可怕,多么高不可攀,也禁不住你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地練,你就這么一點一點按部就班地往前蹭,堅持一段時間后回頭看,會驚訝地發(fā)現自己離出發(fā)的位置已經那么遠了。
所以,去學新技能吧,解放思想百無禁忌地學,就像學后空翻那樣,沒啥可怕的,細化,訓練,掌握,就這樣,然后不斷地在各個方向上重復這個過程,以細化實現泛化,以泛化應對變化。你泛化得越充分,作為個人就越獨特,也就越能主宰自己的未來。
(摘自《北京青年報》)
作為技術管理者,我談過很多次自己的三條管理經驗:管自己以身作則,管團隊將心比心,管業(yè)務身先士卒。具體管法是:
1.如果管七八個人,自己帶頭干,因為你的技術比所有人都好。
2.如果管二三十個人,走著干,早晚問一圈。
軟件工程有句名言叫:可能錯的地方一定會錯。舉個例子,投影儀多半會在你要用的時候壞掉,筆記本也是如此。我每次開發(fā)布會的時候要準備兩臺一模一樣的筆記本,正是因為有過無數次的教訓。
3.如果管上百人的團隊,要靠3到5人幫助管理。
極少有人能1個人管理100人。如果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千萬別這么做。還是要有管理班子。怎么建班子很重要,最難的是管理五六百人,會異常痛苦。
——雷軍《優(yōu)秀的人內心是有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