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張荷,代號西格瑪21103,事情還要從早上起床后講起。
那天早上,我照例起床后沖了一杯咖啡,就在這時,一通電話打了過來,是我的下屬。哦,忘了告訴你,我是地球觀察員,負責處理一切有關地球的事務。
“喂,張荷?”
“嗯,是我。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嗎?”
“是的,地球……上的輻射量突然超標了。”
“不會吧?”
“重災區(qū)在海洋?!?/p>
“是海豚成精了,還是亞特蘭蒂斯的核電站爆炸了呢?”
“不知道,不過行動小組的人從地球帶回來一樣東西。我想,您應該來看看?!?/p>
“好,等我?!?/p>
不久,我就見到了那個“東西”,是一條金黃色的小魚。此刻,它正在一個魚缸中游動。
“我們?nèi)サ臅r候只剩它了?!毙袆咏M的一個成員說。
我看了看它的狀態(tài),雖然它目前看起來還是活蹦亂跳的,但其實它的生命已岌岌可危,超高的核輻射讓它不久就要步同伴的后塵了。我只能短暫地延長一會兒它的生命,好讓我閱讀它的記憶,去了解地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至于其他的,我也無能為力了。
小魚的記憶.
當我從夢中醒來,周圍儼然已經(jīng)不再是我的故鄉(xiāng)了——透明的玻璃杯后,站著一個“人”,與我常見的人類相似,卻總感覺有一絲不同。他正盯著我看。水缸周圍插滿了密密麻麻一根又一根相互纏繞的軟管。之后,那“人”往水中滴入了一滴無色的液體,一陣頭暈目眩的感覺襲來,我便重新陷入夢境。
海水,一望無際,我在游動。我回到了家,看著甲板上的人相互說著“庫尼幾哇”和“塞尤娜拉”,孩子們在海邊拾撿貝殼和海螺,海鷗飛翔于蒼穹之中。一切都如此熟悉,也包括那根管道。
那天,不過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一群人從船上扔下一根管子,管子沉了下來,如同一條生命落幕后的巨鯨,毫無生氣。那群人從船上躍入水中,將平靜的海面砸得七零八落。他們將管道安裝在海底,海水的阻力像一只手在有意地阻撓他們,可看上去蒼白無力。
管道安裝好后,我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這種想法一直持續(xù)到管道打開的瞬間,一切仿佛都在那時候戛然而止。一股水流涌了出來,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霎時間,橫尸遍海,黑暗籠罩了海洋。抬頭望去,海鷗與同伴的尸體浮在水面,阻擋著陽光進入……人類大肆吹捧的“外星生物”章魚,此時也宛如一塊破舊的爛布一樣在水中沉浮,而往常一些溫和的魚此時卻變得如殺神一般……是那個管道!珊瑚礁漸漸分崩離析,失去了昔日的色彩,海藻也失去了原有的綠色,變成了一攤黑褐色的垃圾……那個管道,像一個看不見的殺手,正在完成它那血腥的任務;像一個惡魔,正在用一條條生命壘出地獄的城堡!末日,也就是這樣了吧!
我再也撐不過去了,昏了過去。再次醒來,我便出現(xiàn)在了這里。
張荷的總結(jié)
在看完了這條魚先生的記憶與行動組的報告后,我陷入了沉默。桌上擺著一道精美的壽司,原材料產(chǎn)自地球,不過是一年前的魚了,由于技術先進,其口感與新鮮程度不會與原來的差太多。這大概也是唯一一塊沒有被污染的魚肉壽司了。我坐在沙發(fā)上,身后的那條魚漸漸地失去了生命—讓它在睡夢中沒有痛苦地死去,這大概是我能為它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陽光透過窗戶灑入房間,照在了那杯咖啡上,總結(jié)報告上的墨跡尚未干透,一行“地球人對海洋生物及生態(tài)圈的屠殺計劃”躍然于紙上。
遙遠的宇宙邊緣,那顆藍色的星球正在逐漸黯淡無光……
借鑒點
面對作文題,我們還可以從社會時事中尋找思路。紛繁復雜、世態(tài)萬千的社會原本就是寫作的源頭活水,能不能成為作文素材,在于寫作者對所有信息的整合、加工。近年來,日本多次的核廢水排放成為世界熱點事件,馬正陽同學以此為思維起點,與圖結(jié)合,借助科幻視角、宏大的敘事,給我們奉獻了一個精彩而又促人深思的故事。與前兩文相比,圖中的魚不再是故事的主角,只是構(gòu)成故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