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部位發(fā)硬,小心腦梗
腦梗塞即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造成腦組織缺氧。
大腦每缺血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長時間缺血可能造成腦組織永久性壞死,因此提前識別腦梗信號十分重要。如果以下3個部位發(fā)硬,就要當心了。
舌頭發(fā)硬
因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血液流速減慢,血液黏稠度會增高,使舌靜脈循環(huán)變差,進而刺激舌神經導致舌根發(fā)硬,吐字不清。
如同時有吞咽困難、嘴角流涎等癥狀,表示情況較為危險,應及時就醫(yī)。
面部僵硬
表現為面部突然歪斜、無力或麻木,尤其是嘴角和眼周。
若有腦梗發(fā)生傾向,大腦會因為血管堵塞而處于缺氧、缺血的狀態(tài),很容易影響腦部的神經,從而影響到面部的神經。
動脈硬化
如有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會增厚變硬、失去彈性或管腔縮小。
當血管腔嚴重狹窄,血液通過受阻,相應區(qū)域就會有缺血表現;若粥樣斑塊突然破裂,會在該部位形成血栓,相關區(qū)域組織缺血壞死,可能造成腦梗。
除了上述癥狀,腦梗發(fā)生前身體還可能有以下表現:
肢體突然無力或麻木,尤以身體一側為甚;
言語含糊不清,出現理解困難或表達障礙;
視力突降,包括雙眼或單眼視力下降、視野缺失或視物模糊;
突然劇烈頭痛,特別是沒有明顯原因的頭痛;
無明顯原因的惡心和嘔吐;
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突然喪失、眩暈或步態(tài)不穩(wěn),意識突然喪失或昏迷。
身邊人突發(fā)腦梗這樣做
急性腦梗發(fā)病突然,致死率高,如果不及時搶救,往往會危及生命,因此把握治療“黃金時間”非常關鍵。當懷疑他人可能發(fā)生腦卒中時,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2.檢查生命體征,若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有條件者馬上做心肺復蘇。
3.失去意識的病人,應維持昏睡體位,以保持氣道通暢。如果意識清楚,可讓患者仰臥,頭部略向后。
4.如果患者嘔吐,臉朝向一側,讓其吐出,不可給患者飲水。
5.對腦梗塞患者不能進行搖晃、捻頭部等不當急救措施。
6.如果患者出現抽搐,迅速清除患者周圍的危險物品,用手帕包著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其抽搐發(fā)作咬傷舌頭。
7.救護車到達時,要將患者病情快速準確地告知醫(yī)生。
如果周圍有人突發(fā)腦梗,切記不要做以下3件事。
亂吃藥
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如果自己吃藥或家人強行喂藥,易使藥和水嗆入肺里,引發(fā)呼吸問題。
掐人中
很多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需要大口喘氣,此時家屬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則會影響呼吸。
隨意挪動患者
隨意背抱患者,易導致其嘔吐,最好等待專業(yè)醫(yī)護人員進行挪移。等待過程中,要讓患者保持安靜,盡可能地安撫患者。
預防腦梗從控制血壓開始
我國腦血管病發(fā)病率很高,其中腦梗死占腦血管病的大多數。對于個人來說,提高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是最有效也最節(jié)省成本的方法。
1.平穩(wěn)控制血壓
普通人需定期監(jiān)測血壓,將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內;高血壓患者應遵醫(yī)囑服用降壓藥物。
2.管好血糖、血脂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監(jiān)測血糖,按醫(yī)生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同時調整飲食等。
高血脂患者應定期檢查血脂水平,必要時遵醫(yī)囑服用降脂藥。
3.定期進行體檢
定期體檢可及時發(fā)現并治療潛在疾病,有助于降低腦梗風險。尤其是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更應重視定期全面體檢。
4.積極戒煙限酒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促進血栓形成,過量飲酒會升高血壓,誘發(fā)心律失常,增加腦梗風險。建議平時盡量不抽煙、限制飲酒。
5.保持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有助于降低血壓、控制體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腦卒中風險。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6.注重健康飲食
建議三餐多攝入蔬菜、水果、全谷類、低脂奶制品、魚類和堅果等食物,減少紅肉、加工肉類以及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有助降低腦梗風險。
7.管理心理壓力
長期承受心理壓力可能誘發(fā)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進而增加腦卒中風險。建議學會減壓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日常生活中可嘗試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也可與親友分享心情,尋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