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
吟著千年前的詩,他驀然想起那年初春,風卷起沙粒肆虐,柳條來不及吐出新芽,就被纏上黃灰的枷鎖。
他看著眼前的沙丘,被風吹散又聚攏,沙子在空中低飛,卻無纖云相伴——這里已經(jīng)很久沒有下過雨了。
風漫無目的地飛著。他回首望去,在那遙遠的、望也望不到的地方,是層層青綠、無限江山。
他又想起故鄉(xiāng)了,當沙粒散盡時,生機勃勃、滿目青綠,那才是春天該有的模樣。
他又想起故鄉(xiāng)了,此時大概是翠雨戲春燕之時,哪像這兒,黃沙滿地,旱風涸天!
然后呢?來此地是為何呢?
他沉默著,靠著身邊的胡楊。
有人問:“繼續(xù)走嗎?”
“當然?!?/p>
他出發(fā)了,投身于萬頃黃沙之中。風沙雖然淹沒了他的足跡,卻為他吹開了前進的道路。
“到了?!毖矍笆且黄瑯淞?,是胡楊林。那是一片難得的綠洲,觀測站建在那里。
“喲!新人來了!”一聲叫喊,讓目光全都聚焦到他身上。他看著圍過來的人,眼里閃耀著光芒,宛如這荒漠中的綠洲,孕育著生機與希望。
“江南來的高材生,能扛得住這大西北的風沙嗎?”
“我要是扛不住,又怎能走到這兒來呢?”
“行,有干勁!以后你就是我們的隊員了!”
那人伸出手,他也伸了過去,兩個人握手。他仿佛感到大地脈搏的跳動,身體已與腳下的土地相連。
“我們這個站也是最近才建成,目前主要是觀測周圍的地形、土壤、水、天氣等,現(xiàn)在你來了,也可以開始生物研究了。”
“嗯。我大致看了看,胡楊是經(jīng)典選擇,梭梭與堿蓬也不錯。”
“這兒的胡楊長得可好了,枝繁葉茂,看得人斗志昂揚?!?/p>
“畢竟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一棵樹便能守望西北風沙千年,我們更應如此!”
“嗯!加油,好好干!我們來到這兒,治理一片風沙,守護一方土地,用自己的人生開出一片翠綠,人生便無悔了?!?/p>
他再次看向他們,看向綠洲,看向荒漠,看向遠方與將來。
“其實我有個愿望,就是把樹種到玉門關,在那兒等春暖花開?!?/p>
“哦?是為啥?”
“因為,我的名字叫春風?!?/p>
【浙江紹興諸暨市海亮高級中學英才(3)班,指導老師:蔣平】
◆點評
這篇作文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為線,展開了一段充滿希望與奮斗的故事。
1.主題深刻。作文通過主人公對家鄉(xiāng)與西北荒漠的對比,深刻地傳達出對生態(tài)治理、守護祖國土地的堅定信念?!按猴L”這一名字的寓意,更是將個人的愿望與改變西北環(huán)境的宏大目標緊密相連,使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2.人物形象鮮明。主人公從一開始對西北荒漠的感慨,到毅然投身其中的堅定,展現(xiàn)出勇敢、堅毅和有責任感的形象。而其他隊員們的熱情歡迎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也為故事增添了溫暖和力量。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的群體,形象鮮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