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動態(tài)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ASI)與血壓變異性(BPV)及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3年2月至8月宿遷市鐘吾醫(yī)院收治的8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為甲亢組,另選取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為健康組,收集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AASI不同將甲亢組患者分為高AASI組(AASI≥0.55,33例)與低AASI組(AASI<0.55,47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不同AASI患者的BPV、甲狀腺功能相關激素水平,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結果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甲亢組患者24 h收縮壓標準差(24 hSSD)、日間收縮壓標準差(dSSD)、夜間收縮壓標準差(nSSD)、AASI指數及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均高于健康組;24 h舒張壓標準差(24 hDSD)、日間舒張壓標準差(dDSD)、夜間舒張壓標準差(nDSD)、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均低于健康組(均P<0.05)。高AASI組患者24 hSSD、dSSD、nSSD均高于低AASI組;24 hDSD、dDSD、nDSD均低于低AASI組(均P<0.05)。高AASI組患者FT3、FT4水平均高于低AASI組,TSH水平低于低AASI組(均P<0.05)。
24 hSSD、dSSD、nSSD及FT3、FT4水平與AASI均呈正相關(r值=0.662、0.679、0.625、0.684、0.632,均P<0.05);24 hDSD、dDSD、nDSD及TSH水平與AASI均呈負相關(r值=-0.647、-0.647、-0.610、-0.812,均P<0.05)。結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存在相關性,通過監(jiān)測患者BPV及甲狀腺激素水平能為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患者預后提供參考,臨床應予以密切關注。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動態(tài)動脈粥樣硬化指數;血壓變異性;甲狀腺激素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1.0109.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1.033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科疾病,該病患者甲狀腺激素異常分泌,易引起機體代謝加快、神經興奮性提高,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食欲亢進、眼球突出等[1]。此外,甲狀腺激素過量分泌會提高心肌的收縮率,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且長期處于高甲狀腺激素水平狀態(tài)可能引發(fā)心肌肥厚[2]。因此,探尋準確、高效的生化指標預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心血管情況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動態(tài)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ASI)和血壓變異性(BPV)是臨床用于評估心血管及血壓波動的重要指標。有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長期未得到控制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動脈的彈性等[3]。因此, AASI可能與該疾病患者BPV和甲狀腺激素水平相關。此外, AASI對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預測價值。有研究結果證實,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由于體內甲狀腺激素過多,可引起代謝亢進及交感神經興奮等表現進而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且可能使血壓的波動增大,即血壓變異性增加;此外, BPV與心肌梗死患者出現心血管事件的預后情況有相關性[4]。因此,評估患者的AASI與BPV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預防及治療有一定價值,但臨床關于上述敏感指標與甲狀腺激素水平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2月至8月宿遷市鐘吾醫(yī)院收治的8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為甲亢組,另選取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為健康組,進行回顧性分析。健康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齡28~45歲,平均年齡(35.27±5.12)歲。甲亢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27~45歲,平均年齡(35.25±5.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宿遷市鐘吾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甲亢組患者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5]中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診斷標準[5],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既往存在甲狀腺手術治療史者;⑵存在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⑶存在自身免疫類疾病者;⑷存在惡性腫瘤者;⑸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檢查方法 ⑴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BMI、吸煙史。⑵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采用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長沙千祥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湘械注準20232070162,型號: QX-ABPM001)24 h監(jiān)測所有患者左上肢的動脈壓力,夜間(22:00~6:00)間隔30 min自動測量1次,白天(6:00~22:00)間隔20 min自動監(jiān)測1次。根據血壓監(jiān)測所得數據繪制24 h血壓散點圖,并記錄BPV指標,包括24 h收縮壓標準差(24 hSSD)、 24 h舒張壓標準差(24 hDSD)、日間收縮壓標準差(dSSD)、日間舒張壓標準差(dDSD)、夜間收縮壓標準差(nSSD)、夜間舒張壓標準差(nDSD)。 AASI=1-收縮壓與舒張壓的直線回歸斜率。根據AASI不同將甲亢組分為高AASI組(AASI≥0.55, 33例)與低AASI組(AASI<0.55,
47例)。⑶生化指標: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6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半徑15 cm)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離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腺激素(TSH)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 BMI、吸煙史、 BPV、 AASI、甲狀腺功能相關激素水平。⑵比較不同AASI患者的BPV。⑶比較不同AASI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⑷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相關性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等進行檢驗, |r|值越大表示變量間關系越緊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甲亢組患者24 hSSD、 dSSD、 nSSD、 AASI及FT3、 FT4水平均高于健康組;24 hDSD、 dDSD、 nDSD、 TSH水平均低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不同AASI患者的BPV比較 高AASI組患者24 hSSD、 dSSD、 nSSD均高于低AASI組;24 hDSD、 dDSD、 nDSD均低于低AASI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不同AASI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相關激素水平比較 高AASI組患者FT3、 FT4水平均高于低AASI組, TSH水平低于低AASI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見表3。
2.4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分析 24 hSSD、 dSSD、 nSSD及FT3、 FT4水平與AASI均呈正相關(均P<0.05);24 hDSD、 dDSD、 nDSD及TSH水平與AASI均呈負相關(均P<0.05),見表4、圖1。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于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而引起的病癥,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及體質量減少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甲亢組患者24 hSSD、dSSD、nSSD、AASI指數及FT3、FT4水平均高于健康組;24 hDSD、
dDSD、nDSD、TSH水平均低于健康組(均P<0.05);高AASI組患者24 hSSD、dSSD、nSSD均高于低AASI組;24 hDSD、dDSD、nDSD均低于低AASI組;高AASI組患者FT3、FT4水平均高于低AASI組,TSH水平低于低AASI組;24 hSSD、dSSD nSSD及FT3、FT4水平與AASI均呈正相關;24 hDSD、dDSD、nDSD及TSH水平與AASI均呈負相關。分析原因為,患者的舒張壓增加時,若收縮壓增加的比例低于舒張壓增加的比例,則患者AASI的水平會相應降低。動脈作為血液流動的主要通道,其在收縮期和舒張期的彈性決定機體維持血流的能力[5]。當動脈壁變硬時,動脈緩沖壓力的能力減弱,使脈搏波傳導速度增加,并導致收縮壓的升高與舒張壓下降,因此,高AASI組患者的收縮壓值均較高[6]。
正常范圍內的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血管生成及收縮的作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甲狀腺激素異常上調,使肌漿網中的Ryanodine受體(RYR)形成鈣離子通道,從而增加肌漿膜的鈣濃度。心肌細胞中的鈣離子在細胞質與肌漿網間穿梭,可促進心肌興奮-收縮耦聯(lián),高水平的血漿鈣離子可降低神經纖維中動作電位的頻率,間接影響心臟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刺激,進而增加心臟收縮力,縮短心肌收縮達峰的時間[7]。甲狀腺激素能提高機體對內皮素的合成與釋放能力,并促進其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中的受體互相結合,加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繁殖,從而造成血管管腔狹窄。此外,高甲狀腺激素水平患者的代謝速率較快,機體的耗氧量大,且患者的末梢動脈由于血壓低等因素極易出現缺氧現象,這些因素均能促使間質細胞和免疫細胞產生適應性改變,進一步加劇血管的損傷并降低血管壁彈性[8]。同時,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還會提高NO酶的活性,該物質作為重要的血管活性因子可激活平滑肌細胞內的水溶性鳥苷酸環(huán)化酶,其含量過高會導致血管舒張、主動脈的彈性回位能力減弱,進而增加機體的脈壓差[9]。在這種高動力血液循環(huán)模式下,會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切應力沖擊,造成動脈內皮細胞的損傷與凋亡[10]。因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AASI指數具有一定的相關性。FT3、FT4水平升高會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垂體分泌TSH,因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TSH水平降低[11]。
綜上所述,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AASI與BPV及甲狀腺激素存在相關性,通過監(jiān)測患者BPV及甲狀腺激素水平能為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改善患者預后提供參考,臨床應予以密切關注。
參考文獻
黃思華,陸鋒,韋耀麗,等.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內脂素水平及與膳食炎癥指數的相關性[J].廣西醫(yī)學, 2022, 44(18): 2081-2084.
謝治麗,武麗麗,陳曉晴,等.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22, 20(2): 118-122.
劉園園,郭緒昆,陳孟英,等.高血壓患者血清骨保護素水平的變化及與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9, 27(7): 652-656.
劉星宇.正常高值血壓人群左心室肥厚、舒張功能障礙與血壓變異性相關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 2023.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9, 18(12): 1118-1128.
劉浪浪,袁曦,王新,等.甲狀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狀腺激素與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廣西醫(yī)學, 2023, 45(7): 745-748, 758.
黃柳海,譚斯露,方震,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短期血壓變異性與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志, 2022, 30(1): 30-37.
姜文,劉娜娜.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變異和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與腎功能的關系[J].廣西醫(yī)學, 2019, 41(20): 2610-2613.
魏煒,汪靖園,趙巧玲,等.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股動脈的內皮功能[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 32(10): 1478-1481.
李闊,張俊玲,夏瑞雪,等.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FT4、FT3、TSH水平與血管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 2021, 28(1): 49-53.
胡曉峰,邱超,陳衛(wèi)香,等.老年人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和病情程度的關系[J].廣西醫(yī)學, 2021, 43(14): 1669-1672.
1作者簡介:許雪,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科疾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