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鯰魚須”發(fā)型不妨寬容看待
王昌杰
近日,不少中學女生的“鯰魚須”發(fā)型再次引發(fā)熱議。起因是一位中學教師曬出班里學生的視頻,鏡頭下學生穿著寬大的校服趴在桌上做習題,但女生幾乎無一例外地從額頭正上方垂下兩綹頭發(fā),擋住半張臉。不少家長認為這種發(fā)型不夠清爽,與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不少網(wǎng)友圍繞這種發(fā)型展開熱烈討論。
現(xiàn)實中,因為發(fā)型、穿著等問題帶來的親子沖突、師生矛盾時有發(fā)生。嚴厲的批評指責未必是良策,那么該如何應對呢?
正確歸因,不要一味指責。青春期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很多孩子在這一時期都渴望展現(xiàn)自我、追求個性,同時也更容易受到某種流行文化的影響。服裝、發(fā)型作為個人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表達自我、彰顯個性的重要載體。中學生之所以重視自己的外形,其實是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或者通過另類的裝扮體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這樣的訴求一旦遭到反對,他們就很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所以,對于學生一些看似不妥的打扮和行為,教師和家長應該做的不是一味指責,而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關注剖析他們近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多思考他們?yōu)槭裁磿鞒鲞@樣的選擇。只有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親子溝通和師生對話才有可能順利地進行。
學生注重外貌打扮,說明他們正在長大,有更加獨立的想法。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關心和愛,既不一味指責,也不放任縱容,在對話交流和日常教育活動中耐心引導,幫助他們獲得心智上的成長。
(摘編自“拂曉新聞網(wǎng)”)
為什么是小白鞋?
常 言
近段時間,氣溫升高,不少人換上了更加簡便輕快的鞋子。這其中,不乏小白鞋的身影。街道上、地鐵里、校園內(nèi),低下頭去,總有幾抹清新的白色映入眼簾??墒?,既沒有華麗的設計,也缺少亮眼的色彩,甚至還有著不耐臟特性的小白鞋,何以為消費者所青睞呢?
時尚是時代的產(chǎn)物,潮流是一定時期內(nèi)社會風尚的鮮活切片。小白鞋的流行,正在于其自然、純粹而又簡潔的質(zhì)感,契合了當代人的審美需求。法國哲學家吉勒·利波維茨基曾將當下形容為“輕文明”時代。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面對層出不窮的商品與目不暇接的信息,人們越來越向往輕松、靈活、自由的生活方式與態(tài)度。簡潔的線條、纖細的輪廓、素凈的配色,小白鞋的特質(zhì),正給人一種極簡主義的松弛感和率性的青春氣息。
(摘編自“人民融媒體”)
素材解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的美應該是內(nèi)外兼修的美。對于中學生而言,朝氣蓬勃、干凈整潔就是一種自然美。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班風班貌、校風學風都受美育的影響。學校應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教育,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自然和藝術的機會,提高其審美能力和趣味,進而實現(xiàn)陶冶情操的目的。
沖鋒衣的走紅,花襪子的興起,高跟鞋的“失寵”,加上小白鞋的流行,這些服飾演變的趨勢無不說明了,人們的審美品位更加多元,穿搭理念更為包容。追求的是適體從容,主打一個自洽悅己。鐘愛白色,不阻礙滿目春光;偏愛小白鞋,也不代表排斥其他商品。懷舊也好,新潮也罷,消費者最終會“用腳投票”。說到底,合不合適、舒不舒服,鞋知道,腳知道,你也知道。
適用話題:審美教育、溝通、真正的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