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總是走在不斷告別的路上。
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一架飛機失事墜落。我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個友人,他的一個親人乘上了這架飛機,友人在朋友圈里發(fā)出一個絕望落淚的表情。一剎那,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安慰這顆哭泣的心靈。
當(dāng)飛機穿云破霧時,有人在大地上凝望與牽掛。所以有個問題這樣問,親人們什么時候望出去的目光最深切?回答是,一個是目送推向手術(shù)室的親人,一個是仰望天空中飛入云霄的飛機,飛機上,有親人遠行。飛機在天空中飛行,親人們牽掛的目光也一路追逐著。
我有一次出差,在沈陽桃仙機場——那天遇到了大霧,航班延遲了——我看見一位接機的母親,一直仰望著天空喃喃自語,她是在求兒子所乘的飛機平安落地。
我第一次坐飛機,是28年前的秋天,我和妻子進行新婚的蜜月旅行。母親聽說我要坐飛機,頭天晚上就沒睡好覺,因為那段時間她在電視新聞里看到一架外國飛機失事了。那年我25歲,之前有過天花亂墜的夢想,但還沒坐過一次飛機,那次航班的機票相當(dāng)于我一個月的工資。走前,看母親的樣子突然很凝重。我說,媽,不必這樣,也就一個多小時嘛。母親連聲說,記得飛機落地后,給家里打一個電話。
當(dāng)年那次航班,是在鄰縣小機場坐的小飛機,在轟鳴聲中起飛了,如離弦之箭穿過跑道,升入空中,到了云層之上。透過機窗,看到那些游走的云,我激動得想伸手出去抓一把。在飛機上,我似乎看到,母親正站在山梁上,手搭涼棚仰望云霄。那次飛行只有一個多小時航程,感覺太短,就像夢里的一段光陰。飛機落地后,妻提醒說,記得給媽打個電話啊。直到住進旅館,我才給母親打去了報平安的電話:“媽,坐飛機好比坐在客廳沙發(fā)上一樣平穩(wěn),啥時候我?guī)愫桶肿w機……”母親在電話那邊笑了。
后來,我坐飛機的次數(shù)多了起來,興奮感也減弱了,望云也疲憊了,看藍天也眼花了,開始在飛機上看雜志,打瞌睡,或虛構(gòu)一個與美麗空姐的愛情故事。每次出門遠行,我這個急性子一般就要坐飛機,畢竟它的速度還是比火車快,上午在家,中午就可以在落地城市的館子里吃飯了。但父親母親的擔(dān)心依然如此,不過自從有了手機,給家里親人報聲平安就方便多了。常常就是一句話,爸,媽,我到了。他們有時還追著問,那邊天氣咋樣?我就望望天,報天氣情況。后來聽父親說,我每一次坐飛機抵達某城市,母親就要在《新聞聯(lián)播》后看某個城市的天氣預(yù)報,緊接著便給我打來電話,那邊氣溫低,多喝熱湯,多添衣服啊……母親這樣的噓寒問暖,以至我常感覺人在異地時,才發(fā)現(xiàn)她的真實存在。母親就是那個一生凝望著你回家又離開的人,就是那個關(guān)心外省天氣預(yù)報的人,就是那個等飛機落地后報一聲平安給她的人,世上最親的人……
有次去上海,下飛機后忘了開機,母親不停地給我打電話,直到我開了機,才終于打通,那頭是她焦急得快哭出來的聲音:“你……你到哪兒去了啊……”從那以后,只要飛機一落地,我就迅速打開手機,告訴母親,我到了。
那些在飛機上凝望云層的人,請別忘了,當(dāng)飛機平安落地,給他們報一聲平安,他們是你生命中最值得托付的人。